經濟日報金觀平:支持平台企業大顯身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強調,支持平台企業(ye) 大顯身手。平台企業(ye) 要增強信心、大膽探索、持續創新,相關(guan) 部門要積極營造良好環境,為(wei) 平台企業(ye) 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作為(wei) 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台企業(ye)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國數百萬(wan) 名快遞小哥、保潔人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通過平台實現就業(ye) ;阿裏翻譯每天以200多種語言,為(wei) 跨境電商平台上的200萬(wan) 個(ge) 中小商家提供上億(yi) 字數的翻譯服務;在寧德時代、富馳高科、三一重工等企業(ye) ,騰訊雲(yun) 利用工業(ye) AI技術輔助完成生產(chan) 、質檢、維修等工序;在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菜鳥為(wei) 中國商家提供了低成本出口物流,讓中國商品直通海外……正因為(wei) 眾(zhong) 多平台企業(ye) 的存在,我國企業(ye) 得以深耕國內(nei) 這個(ge) 超大規模單一市場,還具備了參與(yu) 世界競爭(zheng) 的強勁實力。
當然,平台企業(ye) 成長迅速,在搶占發展先機、積累社會(hui) 財富的同時,也出現了壟斷市場、侵害消費者權益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wei) 。為(wei) 此,我國開展平台經濟專(zhuan) 項整治,目的是以規範促發展,而不是打斷發展、遏製發展。隨著專(zhuan) 項整治基本完成,平台合規意識顯著提高,常態化監管體(ti) 係逐步完善,平台經濟發展迎來新階段、麵臨(lin) 新機遇。
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變化是,近期中央及相關(guan) 部門在提及平台經濟時,多次強調其對數字經濟的帶動作用。如果說平台經濟上一階段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創新商業(ye) 模式,重要成果是湧現出上百家平台企業(ye) ,實現了從(cong) 0到100的突破,那麽(me)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則需要其將發展重點轉向加快實現科學技術創新與(yu) 應用場景創新,加快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為(wei) 全國5000多萬(wan) 戶企業(ye) 、1.1億(yi) 戶個(ge) 體(ti) 工商戶和200多萬(wan) 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賦能,實現100對1.6億(yi) 的托舉(ju) 。
近兩(liang) 年,將平台企業(ye) 帶上熱搜的多是一些老問題,這說明部分企業(ye) 開拓步伐減緩,創新陷入停滯。鼓勵平台企業(ye) 大顯身手,關(guan) 鍵要解決(jue) 信心問題,支持企業(ye) 創新。
在經濟恢複期,信心比黃金重要。對平台企業(ye) 來說,更是如此。短期來看,應盡快落實之前提出的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強信心,明方向;中期來看,在常態化監管的同時,應對平台企業(ye) 的創新嚐試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讓他們(men) 有空間、有膽量去探索;長期來看,要堅定不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用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和更有溫度、有力度的“放管服”改革,為(wei) 包括平台企業(ye) 在內(nei) 的所有經營主體(ti) 創造發展空間。
近段時間,部分平台企業(ye) 已開始嚐試新業(ye) 務。要趁熱打鐵,出台相關(guan) 扶持政策,以激勵平台企業(ye) 恢複活力,並帶動整體(ti) 經濟複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