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身警服是我的摯愛”
在群山間穿梭了3個(ge) 多小時,又跨過一片廣袤的無人區,大德鄉(xiang) 終於(yu) 要到了。車過入鄉(xiang) 小道,兩(liang) 邊早早圍滿了人群。
“羅桑達娃回家了!”“‘泥朵巴’回家了!”人群中傳(chuan) 來牧民們(men) 的歡呼聲。藏語裏,警察被稱為(wei) “泥朵巴”。在許多牧民心裏,“泥朵巴”就是羅桑達娃的樣子。
羅桑達娃,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公安局民警。2009年甘孜縣大德鄉(xiang) 建立派出所,羅桑達娃擔任第一任所長。長期紮根高原一線,傾(qing) 力守護群眾(zhong) 安全,他先後獲得“全國公安係統二級英雄模範”“雙百政法英模”等榮譽。因長期在高原奔忙,羅桑達娃患上多種疾病,暫別工作一線。前不久,身體(ti) 有所恢複後,羅桑達娃便萌生了“回家”看看的想法。
遠遠望見老鄉(xiang) 的帳篷,能忘掉一路的苦與(yu) 累
2007年12月,剛參加工作的羅桑達娃被分配到甘孜縣達通瑪派出所。這裏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當時還未通電。“當了警察,就得把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全擱在心窩子裏。”燭光中,在達通瑪堅守了18年的老所長給羅桑達娃上了入警第一課。
達通瑪地廣人稀,正常情況下巡邏一次得走半個(ge) 月。常年行走高原,哪裏山路陡峭些、河流湍急些,羅桑達娃都熟稔於(yu) 心,地圖仿佛印在腦子裏。“那時候通信不便,群眾(zhong) 法律觀念也不強,不走得勤一點,小矛盾很容易升級。”羅桑達娃覺得,必須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知道“遇事找警察”。
每逢雪季來臨(lin) ,高原寒風就像剛磨過的刀子。“這山水遠看秀美,走進去可凶險著呢!”羅桑達娃回憶,他與(yu) 同事在一次巡邏中騎摩托車跨過冰河,卻掉進了冰窟窿。“我們(men) 趕快把警槍和‘民情日記’舉(ju) 過頭頂,咬牙蹚到岸邊。”幾人一圈圈地奔跑以維持體(ti) 溫,一直堅持到了太陽出來。
遠遠望見老鄉(xiang) 的帳篷時,民警們(men) 總能忘掉一路的苦與(yu) 累。坐下聊聊,哪兩(liang) 家人最近鬧過矛盾,村民們(men) 有什麽(me) 訴求,大小事都寫(xie) 在民情日記上。
2009年,羅桑達娃到大德鄉(xiang) 擔任派出所所長。牧民索羅告訴記者,那時草原上偷牛盜馬案件頻發,大家都很害怕。羅桑達娃得知索羅有3頭犛牛失竊,上門幫他找牛。“我們(men) 這第一次有了派出所,民警把我們(men) 的幾頭牛放在了心上。”索羅心懷感激。
羅桑達娃一行人爬懸崖、過草地,夜晚就睡在牧民的帳篷裏。順著犛牛的足跡追了8天,最終在青海省達日縣找到了失竊的犛牛。經當地警方協助,犯罪嫌疑人也被成功抓獲。犛牛送回那天,牧民們(men) 將羅桑達娃圍在中間,紛紛表達感激之情。
羅桑達娃說:“牧民的安全感是在一件件具體(ti) 的事中建立起來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也常跟羅桑達娃打趣:“你們(men) 吃住在草原上,心裏揣的也是草原上的事,比我們(men) 還像牧民呢!”
在危急時刻站得出來,才能讓群眾(zhong) 安心
晌午的陽光灑下來,大德鄉(xiang) 一排排精致的藏房更顯鮮亮。在街巷間逛逛,地攤鋪子開得有序,街邊交通工具停得整整齊齊。老人們(men) 曬著太陽,背著書(shu) 包的孩子們(men) 歡快地奔跑,一片溫馨景象。
然而,羅桑達娃剛到大德鄉(xiang) 工作時,這裏的治安存在一些問題。“人民警察在危急時刻站得出來,才能讓群眾(zhong) 安心。”羅桑達娃一到任就迅速開始摸排重點案件線索,從(cong) 治安狀況改善抓起。
羅桑達娃把目光轉向轄區內(nei) 的一名逃犯。經過數月蹲守、走訪,他了解到該逃犯持有槍支。一個(ge) 雪夜,警方開始抓捕行動。蹚著齊腰積雪,隊員們(men) 跋涉7個(ge) 多小時,終於(yu) 在黎明前到達目標位置。
抓捕開始前,想往前衝(chong) 的民警蘇吉多吉被羅桑達娃一把拽住。“師傅讓我守在門口,如果槍響了卻沒人出來,就啥也別管,找增援去。”後來他得知,逃犯的枕頭下還藏有一把槍,但槍剛上膛人就被羅桑達娃按在了床上。“麵對不法分子,羅桑達娃總是衝(chong) 在最前麵。”蘇吉多吉說。
逃犯被抓的事很快傳(chuan) 遍大德鄉(xiang)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民警漸漸有了信任。
每年蟲草采挖季,大批外來采挖人員湧入大德鄉(xiang) ,糾紛漸漸多了起來。這段時間羅桑達娃最忙,幾乎住在山上。羅桑達娃收集雙方訴求反映到縣裏,相鄰地區的幹部群眾(zhong) 圍坐一堂,明確管理權責。對於(yu) 違法行為(wei) ,羅桑達娃嚴(yan) 格依法處置。幾樁案子辦下來,人人都稱讚他公平。“有民警守著,好生活也跟著來了。”山上的村民帕羅和家人擺攤做藏餐,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足。
牆上的錦旗、櫃中的獎狀,記錄著大德鄉(xiang) 派出所為(wei) 民服務的點滴
常年在高原奔走,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幾乎是工作日常,羅桑達娃患上不少疾病。考慮到身體(ti) 原因,組織決(jue) 定將羅桑達娃調到海拔相對較低的甘孜縣拖壩派出所。他一樣傾(qing) 力付出,把隊伍帶成了全縣模範。可病情惡化,羅桑達娃住院的次數越來越多,繼續守在高原會(hui) 有危險,他不得不前往成都養(yang) 病。
住院治療時,大夥(huo) 每家湊一點,給他送去10斤酥油。這次聽說他要回來,鄉(xiang) 親(qin) 們(men) 早早就等在派出所。“咋瘦了這麽(me) 多?”有老人忍不住關(guan) 切地問。不少人留著羅桑達娃的手機號,隔三差五就會(hui) 打電話聊聊近況。
離開一線,羅桑達娃常說:“覺得自己不爭(zheng) 氣,當了‘逃兵’。”醫生向他保證,隻要養(yang) 好身體(ti) ,還能從(cong) “山腳下”爬上去。休養(yang) 時,羅桑達娃也沒閑著,一有時間便協助同事偵(zhen) 辦電信詐騙案,還常常幫助解決(jue) 鄰裏糾紛。去年,羅桑達娃路上發現一名男子遭到毆打,他衝(chong) 上前製服行凶者,直到別的民警趕來。
這次回大德鄉(xiang) ,下車前,羅桑達娃偷偷將背包留在了座椅上。包裏滿當當的藥瓶一碰就響,“鄉(xiang) 親(qin) 們(men) 發現了,又要擔心。”
到了大德鄉(xiang) 派出所,羅桑達娃在院裏轉了一圈又一圈。派出所新修了宿舍樓,房間寬敞溫暖,他羨慕又欣慰;當年搭的土灶台變成明廚亮灶的食堂,炒菜、奶茶一應俱全。掌勺師傅請他放心:“咱們(men) 所的後勤一定保障有力。”
“阿哥,我向你匯報工作。”現任所長生龍澤仁拉著羅桑達娃的手走進會(hui) 議室。牆上密密麻麻的錦旗、陳列櫃中擺滿各種獎狀,記錄著大德鄉(xiang) 派出所這些年為(wei) 民服務的點滴。
生龍澤仁告訴記者,在羅桑達娃和一批批民警的努力下,信任的種子已經在大德鄉(xiang) 警民之間生根發芽。如今治安壓力小了,生龍澤仁沒有放鬆對巡邏和完善“民情日記”的要求,並把更多精力花在鄉(xiang) 裏的青年身上:一麵普及法律知識、宣講國家政策;一麵了解他們(men) 在升學、工作等方麵的想法和困惑,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們(men) 一天天長大,大德鄉(xiang) 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龍澤仁說。
臨(lin) 走前,鄉(xiang) 親(qin) 們(men) 滿眼不舍,卻沒人提起回來工作的事。“這身警服是我的摯愛,高原是我的歸宿,我一定會(hui) 康複歸來。”羅桑達娃先開了口。遠方雪山依舊,晨間草原上的霜雪卻已被暖陽消融。“‘泥朵巴’一直守護著高原群眾(zhong) ,從(cong) 沒離開過。”羅桑達娃笑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