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投資熱土”聚集效應初顯
風暖燕歸,渤海灣畔春意正濃,經濟建設佳音頻傳(chuan) 。在日前舉(ju) 辦的天津市外資及服務業(ye) 重點項目首批集中簽約儀(yi) 式上,70個(ge) 外資及服務業(ye) 項目集中落地,用增資擴產(chan) 的實際行動為(wei) 天津投下“信任票”。
今年以來,天津已集中舉(ju) 辦三次大型簽約儀(yi) 式。重點推介項目首期集中簽約儀(yi) 式上即有38個(ge) 總投資超4500億(yi) 元項目完成簽約;2月中旬,天津集中簽約36個(ge) 製造業(ye) 項目,總投資達668億(yi) 元;3月初,天津再次集中簽約70個(ge) 外資及服務業(ye) 重點項目,總投資676.3億(yi) 元。
快速推進項目進度,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從(cong) 開工奠基到完成項目建設僅(jin) 用130天時間;提供暖心精準服務,著力解決(jue) 科技型企業(ye) “成長的煩惱”;集中舉(ju) 辦簽約儀(yi) 式,“投資熱土”的聚集效應初步顯現……開年以來,天津以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助推實體(ti) 經濟加速發展,不斷創新升級舉(ju) 措、持續落地優(you) 質項目,讓企業(ye) 紮根津城的信心更堅、幹勁更足。
在天津市東(dong) 麗(li) 區政務服務中心,一名申報人員(左)進行“填空式”項目申報。天津市東(dong) 麗(li) 區政務服務中心圍繞工作中發現的“項目申報信息多、企業(ye) 不會(hui) 填”的問題,創新推出了“麗(li) 企辦——填空式”自助申報舉(ju) 措。通過為(wei) 企業(ye) 提供行政審批標準化模板,實現企業(ye) 辦事由做“問答題”向做“填空題”的轉變,暢通投資企業(ye) 手續辦理進程,為(wei) 投資企業(ye) 自助申報提供便利,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發展。記者 孫凡越 攝
貼心服務 “真金白銀”添動能
起步初創的科技型企業(ye) 往往麵臨(lin) 著前期資金投入較高、缺乏融資渠道等諸多挑戰。與(yu) 此相對,如何從(cong) 中選優(you) 、評估把控企業(ye) 風險也往往是金融機構的一大難題。
“之前企業(ye) 靠自身渠道尋找融資難度相對較高,也花費了大量精力時間。”依脈人工智能醫療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杜建麗(li) 回憶道,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注於(yu) 中醫現代化診療設備和中醫人工智能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公司也曾遭遇同樣的“成長煩惱”。
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普遍存在的抵押物不足、科技創新能力難以量化識別等難題,天津濱海高新區專(zhuan) 門聯合合作銀行推出了金融產(chan) 品“科創積分貸”,幫企業(ye) 紓難解困。
“我們(men) 根據企業(ye) 不同的成長階段分級進行評估,以‘百分製’的形式,從(cong) 技術創新、成長經營、人才團隊、金融征信四個(ge) 維度反映企業(ye) 發展情況。”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董麗(li) 萍說,評估過程中也設置了逆向指標,對企業(ye) 在環保、安全、誠信等方麵的負麵情形予以扣分和一票否決(jue) ,通過把積分作為(wei) 授信的評價(jia) 標準,緩解企業(ye) 科研投入的壓力。“今年,我們(men) 還計劃在首批基礎上再增加5家銀行,共同開展合作。”
天津科技金融中心執行主任陳若穀說,2022年,區內(nei) 聯合工商銀行天津市分行、興(xing) 業(ye) 銀行天津分行和天津農(nong) 商銀行三家金融機構開展深入合作。截至去年年底,首批三家合作金融機構授信額度共計2.3億(yi) 元,惠及60餘(yu)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
“通過‘科創積分貸’,我們(men) 很快就從(cong) 工商銀行獲得了一筆利率較低的融資。”杜建麗(li) 說,相關(guan) 部門工作人員時常聯係調研、詢問企業(ye) 需求,向金融機構推薦區內(nei) 的優(you) 質企業(ye) ,聯係公司的銀行數量明顯增加。
在資金支持下,企業(ye) 對於(yu) 未來發展也更有信心。“今年,我們(men) 準備進一步拓展與(yu) 醫療、養(yang) 老機構的合作範圍,結合設備推出新的康複醫療手段與(yu) 方案。”杜建麗(li) 說。
實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ye) 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津心融”三年提升方案……近年來,天津頻頻出實招、想辦法,促進普惠金融提質擴麵增量,為(wei)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發展保駕護航。
天津市金融局科技金融服務處處長林豔紅說,天津強化金融服務戰略科技力量培育,鼓勵金融資本支持海河實驗室、大學科技園建設,加大對重點區域和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金融支持。同時,用足用好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機構累計投放科技創新企業(ye) 貸款955.73億(yi) 元,獲得科創專(zhuan) 項再貸款80.8億(yi) 元。
速度升級 助推項目快落地
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投資11.8億(yi) 元建設新車間;一汽-大眾(zhong) 汽車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投資20餘(yu) 億(yi) 元進行新車型技術改造;總投資約1.38億(yi) 美元的聚苯乙烯生產(chan) 基地開工建設……開年以來,一係列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實施,為(wei) 津城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3月18日,位於(yu) 天津市河北區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揭牌並接入中國算力網,雅致的小樓匯聚起智慧算力的巨大能量。中心機房內(nei) ,數十台黑色機櫃列隊排開,一盞盞指示燈快速閃動,“智慧大腦”飛速運轉、一刻不停。
2022年2月正式啟動準備工作,同年8月開始修建、12月底順利竣工——這一項目從(cong) 開工奠基到完成項目建設隻用了短短130天時間,充分彰顯了“天津速度”。
“這樣的高效率不僅(jin) 反映出天津的行動力與(yu) 決(jue) 策力,也讓企業(ye) 對在津發展充滿信心。目前,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達成意向合作算力空間超過120P,首批100P算力實現上線即滿載,還在圍繞後續業(ye) 務與(yu) 多家企業(ye) 及科研院所開展對接。”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首席運營官海珊珊說。
智能算力是賦能千行百業(ye) 的核心動能之一。為(wei) 推動項目盡快落地,相關(guan) 部門通力合作,高效推進各項工作。
項目開工、驗收往往牽涉質量安全、規劃消防等多方麵環節。如果不同部門各自為(wei) 戰,很容易使“戰線”拉長。
為(wei) 此,河北區合作交流辦作為(wei) 牽頭單位全程對接跟進。“我們(men) 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工作專(zhuan) 班,提供‘管家式’服務,幫助項目協調解決(jue) 通電、用水、交通、設備調試等各類問題。”天津市河北區合作交流辦主任賈龍說。
賈龍說,為(wei) 了幫助企業(ye) 進一步發展壯大,該部門還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服務機製。從(cong) 企業(ye) 前期對接、洽談、簽約、注冊(ce) 落地,到後續拓展應用場景、提供審批及稅收服務等方麵,竭盡所能為(wei) 其排憂解難、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對接用戶339家,簽約服務天津港集團等58家用戶,帶動數十家生態夥(huo) 伴集聚。
“未來,我們(men) 希望助力打造智能產(chan) 業(ye) 化與(yu) 產(chan) 業(ye) 智能化的良性循環,讓數據模型、原創算法、基礎算力等深度融通,使人工智能技術更好賦能天津實體(ti) 經濟,帶動周邊更多企業(ye) 、機構來到天津、重倉(cang) 天津。”海珊珊充滿期待。
招商引企 打造投資“新高地”
連日來,天津津村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村製藥”)占地2萬(wan) 平方米的中藥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推進如火如荼,5月即將破土動工。天津津村製藥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張立弦感慨道,天津政府的“保姆式服務”,正是企業(ye) 此次增資10億(yi) 元、加速布局的“催化劑”。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ye) 最有發言權。
“了解到企業(ye) 擴建的需求後,相關(guan) 部門積極聯係、多方對接,僅(jin) 用短短幾個(ge) 月的時間,就幫助我們(men) 將擴建項目的想法落了地。”張立弦說,天津為(wei) 企業(ye) 配備“外企專(zhuan) 班”,隨時隨地提供幫助。
“優(you) 質的營商環境是我們(men) 在華發展的信心源泉,”張立弦笑道,“即便有困難也不怕!”
津村製藥的變化發展是天津開年以來加大招商引企力度的縮影。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孫劍楠介紹,今年以來,天津建立重大外資項目市領導掛牌包聯、專(zhuan) 班工作推進機製,開展“外資招商大走訪專(zhuan) 項行動”,主動“走出去”精準招商。
新年伊始,天津就分別組織招商團、經貿代表團赴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馬不停蹄、全力以赴,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出訪日韓期間,實地考察的經曆給禧天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外貿總經理盧永升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wei) 家居收納用品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化公司,了解供應商準入機製與(yu) 采購流程、探訪賣場門店的具體(ti) 情況對我們(men) 拓展業(ye) 務而言十分重要。”盧永升說,借此次出訪機會(hui) ,自己實地考察了日本永旺超市、無印良品、宜得利家居等門店,掌握了潛在意向客戶在塑料家居用品方麵的產(chan) 品結構、特色風格、貨源款式等大量一手信息,為(wei) 加強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men) 全力抓項目、穩投資、促創新,繼續強化服務保障,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開放合作,激發天津經濟發展動力。”孫劍楠說。
隨著“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投資熱土”的聚集效應也在津初步顯現。
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劉桂平表示,將不遺餘(yu) 力地以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和更加適配的要素支持,為(wei) 廣大企業(ye) 家在津興(xing) 業(ye) 、來津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記者 劉惟真 宋瑞 天津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