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報火警,拉電閘,他“救”下一棟樓的鄰居

發布時間:2023-04-13 11: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前不久,蘇州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專(zhuan) 業(ye) 辦公室收到了一封感謝信。信的末尾,簽著董國興(xing) 和妻子兩(liang) 人的名字。

  這封感謝信寫(xie) 道:“李潤達同學麵對險情,不顧個(ge) 人安危、臨(lin) 危不懼、挺身而出,搶救他人家庭財產(chan) ,維護小區安全。”

  李潤達的父親(qin) 李猛壓根兒(er) 沒想到,他們(men) 癡迷天文知識、甚至給“句芒號”取了名的兒(er) 子李潤達,在麵對火災時臨(lin) 危不懼,冷靜應對。

  三四月正是春筍上市的季節。3月28日,家住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的董國興(xing) 夫婦一早就買(mai) 好了春筍,晚飯前他們(men) 將燒好的油燜筍送去兒(er) 子家讓他們(men) 嚐嚐鮮。就他們(men) 出門這會(hui) 兒(er) 工夫,家險些“燒沒了”。

  “年齡大了,出門後我們(men) 忘了爐灶上還燒著醃篤鮮。”董國興(xing) 回憶。

  18時左右,天已經黑了,李潤達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飯,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他們(men) 走出家門,看到對麵院子三樓的一扇窗戶正冒出火光,濃煙陣陣從(cong) 窗戶裏飄出來。

  鄰居們(men) 一下慌了神,有說“打110”的,有回去拿手機的,有看是哪一家著火的。

  李潤達立刻掏出手機撥通了火警電話,清晰地說明了小區的位置。大家還沒緩過神,他又跑到了著火的那棟樓樓下,迅速拉掉了整棟樓的電閘,並朝樓上大喊:“著火了!快下來!”

  “我學的就是電氣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知道怎麽(me) 做。”李潤達說,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拉掉電閘,廚房的火順著燒著了樓棟裏的電線,“情況可能會(hui) 糟糕很多”。

  接到電話,匆匆趕來的董國興(xing) 看到自家窗戶冒著大火,慌忙地要上樓滅火,被李潤達和鄰居們(men) 一起攔下。

  在學校裏學習(xi) 到的安全教育知識,和他自身的安全意識,讓李潤達在麵對火災時表現出了異於(yu) 常人的沉著冷靜。

  很快,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孩子都在樓道充斥黑煙前撤出,最終沒有造成人員傷(shang) 亡。

  “幸虧(kui) 當時他們(men) 喊得早,要是再晚一點,樓道裏的居民就撤不下來了。”附近的居民回憶。

  沒過多久,消防車趕來,李潤達又跑去小區門口把消防車一路引到樓下。

  “當時消防員還問我們(men) 哪裏有消防栓,我們(men) 平時哪裏會(hui) 注意到這些,隻有李潤達知道。”李猛說。

  李潤達也沒想到,平時繞著小區跑步時注意到的消防栓,有一天真的派上用場,他又跑著帶消防員找到了小區裏的兩(liang) 處消防栓。

  在他的協助下,消防員迅速取水、撲救,讓這場大火在火勢蔓延前就被撲滅了。

  煤氣罐也被消防員及時搬下來進行降溫處理,沒有發生爆炸。

  鄰居們(men) 紛紛對李潤達豎起大拇指,李潤達的父親(qin) 說:“我們(men) 平時也覺得他馬虎粗心,但是在那個(ge) 時候他敢於(yu) 衝(chong) 在前麵,我們(men) 做爹媽的也對他刮目相看。”

  收到了來自家人和鄰居的誇獎,李潤達卻沒有向同學提及此事,就像上次他瞞著家裏人偷偷報名社區防疫誌願者一樣。

  他解釋說:“這些事總要有人做,那為(wei) 什麽(me) 不應該是我呢?”

  孫藝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