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沙塵活躍期來了嗎
□ 今年以來,我國已出現8次大範圍沙塵天氣。4月9日以來的沙塵天氣是由蒙古氣旋引起大風卷起沙塵,在途經我國北方幹旱半幹旱地區時,沿途沙塵得到補充,強度進一步增強,從(cong) 而長距離輸送至我國長江以北區域。
□ 我國要進一步擴大精準治沙範圍,除了在生態治理方麵采取一些積極措施以外,還需要和周邊一些國家開展國際合作。
今年以來,我國已出現8次大範圍沙塵天氣。4月9日以來的沙塵天氣過程達到沙塵暴級別,也是今年第二次沙塵暴以上強度的沙塵天氣過程,影響範圍近400萬(wan) 平方公裏。由於(yu) 低空反氣旋的影響,本已南下的沙塵又回流,4月13日夜間至14日,京津冀等13個(ge) 省區市的部分地區又有揚沙或浮塵天氣,被網友調侃為(wei) “回鍋沙”。
為(wei) 什麽(me) 近期沙塵天頻繁來襲?是否意味著我國進入了新的沙塵活躍周期?如何更好地治理沙塵天氣?
“此次沙塵天氣是由蒙古氣旋引起大風卷起沙塵,在途經我國北方幹旱半幹旱地區時,沿途沙塵得到補充,強度進一步增強,從(cong) 而長距離輸送至我國長江以北區域。”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桂海林解釋。
中央氣象台監測顯示,此次沙塵天氣過程,北方多地PM_10峰值濃度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內(nei) 蒙古中部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或強沙塵暴,最低能見度不足50米。
沙塵天氣為(wei) 什麽(me) 總在春天到來?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每年3月至5月本就是我國沙塵天氣的高發季節,近期出現的沙塵天氣都屬於(yu) 正常現象。隨著大地回暖,日曬使得地表凍土鬆動,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氣大風頻發的季節,所以當強風經過蒙古國和我國內(nei) 蒙古西部、甘肅等地的沙源地時,會(hui) 將沙塵卷到空中,隨低空氣流向東(dong) 向南傳(chuan) 輸,影響內(nei) 蒙古以東(dong) 以南等區域。
2000年以來,我國大範圍沙塵暴次數總體(ti) 呈現降低趨勢。但近年有部分年段的沙塵次數要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尤其是2018年以來,我國北方平均沙塵天氣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均高於(yu) 2013年至2017年的均值,表現出小幅上升。
近期沙塵天氣頻發,是進入新的沙塵活躍周期了嗎?桂海林表示,沙塵頻次除了與(yu) 中高緯度大氣環流有直接聯係,還與(yu) 地表植被、土壤水分、積雪覆蓋等因素有密切關(guan) 係,因此,每年沙塵的活動會(hui) 呈現出一定的年際變化特征。目前的情況還不能表明我國進入了新的沙塵活躍周期。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以“綠進”促“沙退”。數據顯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yi) 畝(mu) ,封禁保護沙化土地2658萬(wan) 畝(mu) ,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
沙區生態環境改善不小,為(wei) 什麽(me) 還是擋不住肆虐的狂沙?有專(zhuan) 家表示,防護林的確對我國沙塵源起沙的降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境外如蒙古等國一些沙源地的配合作用下,會(hui) 出現大型跨國沙塵現象。像最近這段時間出現的沙塵天氣就是發生了跨國沙塵。因此,我國要進一步擴大精準治沙範圍,除了在生態治理方麵采取一些積極措施以外,還需要和周邊一些國家開展國際合作,久久為(wei) 功才能夠真正形成廣大北方地區的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不隻是沙塵天氣較多。據此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對2023年汛期全國氣候趨勢做出的綜合研判顯示,預計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ti) 為(wei) 一般到偏差,旱澇並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暴雨、高溫、幹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兩(liang) 條多雨帶,長江中遊降水明顯偏少。
專(zhuan) 家建議,要正確認識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了解其中的形成機理和控製因素,加強氣候風險管理和早期預警預報,持續提升趨利避害的經濟社會(hui) 服務保障能力。(記者 郭靜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