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5%!一季度GDP出爐,全年經濟形勢如何?哪些行業恢複更快?丨火線解讀

發布時間:2023-04-18 15:17:00來源: 第一財經

  4月18日,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28499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2022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分產(chan) 業(ye) 看,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11575億(yi) 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107947億(yi) 元,增長3.3%;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165475億(yi) 元,增長5.4%。

  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0%;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yi) 元,同比增長5.8%;全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25974億(yi) 元,同比下降5.8%;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107282億(yi) 元,同比增長5.1%。

  兩(liang) 大動力推動經濟回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各項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政策舉(ju) 措靠前發力,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開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國內(nei) 需求不足製約明顯,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中金公司分析稱,目前的複蘇源於(yu) 兩(liang) 大驅動力:一是2022年政策的滯後作用;二是疫情影響大幅消退後內(nei) 生動力的釋放。目前經濟增長動能仍較強,經濟內(nei) 生恢複仍有一定空間。

  具體(ti) 來看,供需兩(liang) 端同步回暖,一季度經濟實現穩步回升。從(cong) 供給端來看,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個(ge) 百分點。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9%,比1-2月份加快1.5個(ge) 百分點。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wei) ,一季度推動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有兩(liang) 個(ge) ,一是消費場景打開後,居民消費回升較快,其次是政策保持穩增長取向,基建延續高增長,製造業(ye) 投資韌性較強,地產(chan) 投資拖累效應也在減弱。

  “盡管3月的出口表現較為(wei) 亮眼,但今年外貿形勢仍然嚴(yan) 峻,5月後出口可能再度轉為(wei) 同比下滑,這意味著為(wei) 了推動經濟較快複蘇,當前要更倚重內(nei) 需,宏觀政策要在促消費、穩投資、提振市場信心等方麵持續加碼。”王青說。

  上海國際金融與(yu) 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曹嘯表示,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說明中國宏觀經濟有很強的韌性。這個(ge) 韌性一方麵是由於(yu) 宏觀經濟對於(yu) 經濟政策的敏感度比較高,另一方麵說明中國的經濟有很強的複蘇能力和活力。

  全年經濟形勢會(hui) 怎麽(me) 走?

  對於(yu) 下階段走勢,付淩暉表示,我國經濟增長的內(nei) 生動力在逐步增強,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經濟運行有望整體(ti) 好轉。考慮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基數比較低,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顯加快。三、四季度隨著基數的升高,增速會(hui) 比二季度有所回落。如果不考慮基數影響,總的來看全年經濟增長有望呈現逐步回升態勢。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一季度經濟恢複態勢良好,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速,房地產(chan) 市場總體(ti) 向好,二季度進一步企穩回升的態勢明朗,增速或超6%,甚至更高。

  此外,付淩暉表示,物價(jia) 會(hui) 穩步恢複,價(jia) 格帶動會(hui) 逐步增強,不會(hui) 出現所謂的通貨緊縮情況。從(cong) 價(jia) 格表現來看,由於(yu) 去年基數較高,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漲幅較高,再加上國內(nei) 受疫情影響供給偏緊,導致去年二季度CPI漲幅都比較高,這樣影響今年二季度CPI漲幅可能保持低位,但這不說明通貨緊縮。隨著下半年影響因素逐步消除,價(jia) 格會(hui) 回到一個(ge) 合理水平。

  那麽(me) ,下階段哪些行業(ye) 恢複能力會(hui) 更快?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任興(xing) 洲認為(wei) ,快變量因素影響的一些行業(ye) 恢複的更快,比如接觸性消費,包括餐飲、旅遊、零售、批發、住宿、院線等等。“還有一些智能設備製造、通訊設備製造、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數字技術應用行業(ye) ,以及與(yu) 百姓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服務業(ye)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