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高鐵網遍布 長途客運大巴何去何從?
近年來,隨著高鐵、飛機、網約車等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便利化,長途汽車客運行業(ye) 市場空間受到擠壓,部分汽車客運站關(guan) 閉、客運企業(ye) 經營困難。《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出行方式選擇豐(feng) 富,是導致長途汽車客運行業(ye) 持續“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同時,部分客運企業(ye) 經營方式僵化,加之長途汽車客運的乘坐舒適度、體(ti) 驗感相對較差,也造成客源流失嚴(yan) 重。
因長途汽車客運價(jia) 格相對較低,且在銜接立體(ti) 交通、構建多元運力等方麵仍發揮著一定作用,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支持相關(guan) 企業(ye) 轉型發展、多元發展。在實踐中,一些客運企業(ye) 不斷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如開行“定製客車”、客運站“一站多用”、多站聯運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客運企業(ye) 經營壓力。
長途汽車客運業(ye) “走下坡路”
近日,記者登上從(cong) 貴州省貴陽市金陽客車站開往貴州省長順縣的客車。令人驚訝的是,這個(ge) 擁有45座的大巴,從(cong) 金陽客車站發車時隻有包括記者在內(nei) 的2名乘客。此後,大巴先後輾轉貴陽北站、花果園、花溪等地換車、接人,最終也僅(jin) 有5名乘客。這趟約100公裏的旅程,以每人38元的票價(jia) 計算,客運公司僅(jin) 有190元的收入。
“原以為(wei) 今年客運會(hui) 有所回暖,但目前來看仍不樂(le) 觀。”提及長途汽車客運情況,貴州一家客運企業(ye) 負責人顯得很無奈。該負責人介紹,2022年春運期間,該公司的營業(ye) 收入還有1700多萬(wan) 元,而今年春運僅(jin) 有1400多萬(wan) 元。
“2015年以來,公司的營業(ye) 收入以每年約20%的速度下滑。”貴州百聯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東(dong) 說,高峰期時,該公司共有700多輛客車,現在僅(jin) 剩350多輛,運行線路也大幅減少。袁東(dong) 介紹,2015年前後,車輛的平均上座率約80%,現在不到50%。“公司收入下滑,不少司機轉行開公交車、網約車,有的甚至外出打工。”他說。
記者調研發現,一些私營客運公司由於(yu) 資金實力等原因,大部分車輛為(wei) 私人掛靠,聘請司機駕駛。“很多司機收入按趟數計算,但有時他們(men) 一兩(liang) 天才能排到一個(ge) 班次。”有車主告訴記者,前些年,一家人隻要有一輛大巴,不管是自己營運還是承包給他人,收入相對可觀,現在這種狀況已成曆史。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國內(nei) 不少地方出現汽車客運站合並、關(guan) 閉現象,相關(guan) 客運企業(ye) 持續虧(kui) 損。長途汽車客運行業(ye) 持續萎縮,部分從(cong) 業(ye) 人員轉行。
多種因素擠壓
長途汽車客運市場空間
貴州省畢節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科負責人林靜表示,長途汽車客運行業(ye) 大幅下滑原因是多方麵的。“出行方式的多元化,是客運行業(ye) 持續下滑的根本原因。”她說,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鐵、飛機、私家車、網約車等快速發展,人們(men) 出行往往會(hui) 選擇更加便捷方便的交通方式。
“長途汽車客運經營模式的僵化,也是行業(ye) 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有受訪者表示,以近年來興(xing) 起的網約車為(wei) 例,其車型一般以7座以下的小型車輛為(wei) 主,進出城方便,不但可以實現點對點、門對門服務,而且人滿就走,時間靈活。而固定班線營運的大客車,乘客需要根據發車時間買(mai) 票、到車站候車,而且一般不能把乘客送到最終目的地。
速度較慢、體(ti) 驗感和舒適度較差,也是長途汽車客運萎縮的主要因素。在貴州某地,記者發現個(ge) 別縣際客車座墊上布滿汙漬,窗簾也破爛不堪,體(ti) 驗感較差。司機坦言,由於(yu) 效益不佳,實在沒錢更換、打理。
貴州省畢節市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洋介紹,當前雖然人員流動更加頻繁,但在每天開行數十趟高鐵、擁有機場的貴州省畢節市區,長途汽車客運量仍在下滑。
“2023年以來,外出務工人員有所增加。”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汽車站負責人胡程說,由於(yu) 當地還沒有火車站、機場,不少人仍然選擇乘坐客車出行。他表示,雖然目前客運有所恢複,但仍遠未達到之前水平。“與(yu) 高峰期相比,營業(ye) 收入仍然下滑了約40%。”
相關(guan) 企業(ye) 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受訪者表示,長途汽車客運價(jia) 格較低,且在銜接立體(ti) 交通、構建多元運力等方麵仍發揮著作用。同時,部分乘客不會(hui) 用智能手機或者攜帶大件行李,長途汽車客運依然是他們(men) 的首選。因此,為(wei) 了促進長途汽車客運行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相關(guan) 企業(ye) 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意識,是客運企業(ye) 轉型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方式。”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為(wei) 了實現不同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有的地區將客運站搬遷、合並到高鐵站附近,實現不同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更加方便乘客出行。同時,建議相關(guan) 部門支持客運企業(ye) 兼並重組,支持企業(ye) 進行多元化經營。例如,貴州省畢節市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經營客運站和客運市場的同時,逐漸向公交車、出租車、駕考、旅遊服務等領域擴展。
改進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也是客運行業(ye) 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老百姓實現出家門就上車門,下車門就進廠門。”胡程說,為(wei) 了服務好外出務工人員,春運期間,安龍汽車站開通農(nong) 村務工包車服務。畢節高鐵樞紐中心公路客運站探索“一站多用”,在經營客運的同時,探索整合旅遊集散中心等,以增加客運站收入。
為(wei) 了擺脫經營困境,一些客運公司開始探索拓展“定製客車”“多站聯運”“客運+旅遊”“客運+就業(ye) ”等業(ye) 務,實現轉型發展、多元經營。有受訪者認為(wei) ,目前我國農(nong) 村客運市場需求仍然較大,城鄉(xiang) 間的短途客運,也是相關(guan) 企業(ye) 可以深耕的市場。目前,已有一些客運企業(ye) 探索與(yu) 物流企業(ye) 合作,利用農(nong) 村客運富餘(yu) 運力,幫助物流企業(ye) 運送快遞等貨物,實現“客運增收、物流降本”的雙贏。(記者 施錢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