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論壇觀察|外國人講述中國故事 構建國際傳播新範式
央廣網南京4月21日消息(記者王晶)“沒有體(ti) 驗就沒有發言權,我的責任之一就是加深對中國的認識,並用受眾(zhong) 喜歡的方式來講述在中國體(ti) 驗到的一切。”已在中國生活了17年的意大利籍網絡名人羅密歐(Mattia Romeo)21日在2023年中國網絡媒體(ti) 論壇“中國敘事·構建國際傳(chuan) 播新範式”平行論壇上表示。
如今,在中國學習(xi) 生活的外國人成為(wei) 中國發展的見證者,他們(men) 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中國之美,講述發生在中國的真實故事。
門杜:留學中國不僅(jin) 使我們(men) 自身成長成才 更連通著中外青年
人類的文明發展與(yu) 敘事息息相關(guan) ,通過不同的敘事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文明得以持續交流。“還沒來中國之前,我好奇為(wei) 什麽(me) 中國的經濟能在數十年間騰飛,跨越山海就是為(wei) 了見到真實的中國。”來自喀麥隆的門杜向記者講述了他的“中國故事”。
作為(wei)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博士、非洲青年駐華代表團團長、中非青年聯合會(hui) 聯合創始人的門杜(Joseph Olivier Mendo'o)來華留學期間,探訪了30多個(ge) 農(nong) 村,跟著當地村幹部下基層,親(qin) 自感受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許多基層青年幹部和村民就像朋友,村民們(men) 相信基層幹部,基層幹部也想著村民。我覺得正是團結和實幹,才讓中國越來越好。”
門杜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當地風俗、開展公益活動和誌願服務,在中國走深、走真、走實。河北李莊村,江西朱橋古村、神山村、易家河新村,貴州遵義(yi) 花茂村,江蘇常熟市,山西興(xing) 縣,寧夏永寧縣,新疆的喀什、和田、烏(wu) 魯木齊等地的35個(ge) 基礎鄉(xiang) 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門杜說:“留學中國不僅(jin) 使我們(men) 自身成長成才,更連通著中外青年,連通著中國和世界。因此,讀懂中國,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中外友好成為(wei) 我們(men) 的自覺擔當。”
他表示,自2018年作為(wei) 非洲青年駐華代表團團長至今,每當在基層鄉(xiang) 村考察完回京甚至假期回國時,他都會(hui) 將在中國基層鄉(xiang) 村所體(ti) 驗的、所經曆的、所學到的,分享給在華非洲青年領袖、非洲大陸青年群體(ti) 以及非洲國家官方媒體(ti) 、智庫、研究機構等平台,讓他們(men) 對中國有新的認識和進一步的了解。
“我認為(wei) 中非雙方擁有相同的夢想、共同的任務、一致的追求,中國案例在國際上具有示範性、引領性,中國的成功經驗可以助力中國夢和非洲夢相融相通,實現共同發展。”門杜說,“我們(men) 非洲有一句古老的諺語‘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意思就是說,‘要想走得快就一個(ge) 人走,要想走得遠就一起走’,與(yu) 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有異曲同工之妙。”
門杜相信,中國和非洲國家攜手合作,都將邁向新的發展高度。“這需要雙方青年更多的參與(yu) ,更多的交流、互動、對話,互學互鑒、互幫互助,我們(men) 可以走得更快,也可以走得更遠。”他說。
門杜最後表示,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中非青年以及中國與(yu) 非洲媒體(ti) 深化務實合作的舉(ju) 措和行動,將有利於(yu) 促進中非相互了解,讓世界更加了解非洲國家和中國。非洲與(yu) 中國,國與(yu) 國之間、民與(yu) 民之間的合作共贏、互信互助、交流互鑒、團結協作也必將發展得更加穩健、深遠。
中東(dong) 人的“中國緣”:學習(xi) 中醫 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為(wei) 鼓勵更多與(yu) 中國結緣的國際友人講好中國故事,本次論壇首次麵向全球啟動“中國故事共創會(hui) ”,來自亞(ya) 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多位外籍“網紅”代表共同宣讀“中國故事共創會(hui) ”倡議。
在中國學習(xi) 生活的外國人成為(wei) 中國發展的見證者,來自伊朗的月亮就是見證者之一。
在論壇現場,記者見到她時,她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已在中國生活十餘(yu) 年的她,如今是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形修複外科研究生。“早在2000多年前,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國家就開始了友好交流,這是多奇妙的緣分。現在,我自己生活在中國,想把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事告訴更多伊朗人。”
月亮與(yu) 中國的緣分始於(yu) 孩提時代,自幼便和經商的父母來到中國生活。目前,她就讀於(yu)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形修複外科研究生。在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的過程中,她接觸到了中醫這門學科,並被其中蘊含的智慧所折服。
“現在的我學會(hui) 了針灸、艾灸和拔火罐術,希望能夠以後在伊朗開一家中醫館。因為(wei) 學習(xi) 中醫不僅(jin) 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得我的伊朗朋友們(men) 受益其中,領略到了中華文明的恢弘和璀璨。”她說,“越來越多的伊朗人向我詢問中國的生活,還想學習(xi) 中文,我很高興(xing) 能成為(wei) 促進中伊交流中的一份子。”
月亮表示,她還會(hui) 通過個(ge) 人社交網絡媒體(ti) 平台向中國和伊朗朋友們(men) 介紹自己在中國的學習(xi) 和生活經曆,向伊朗網友介紹中國文化和美食,也向中國網友介紹伊朗的社會(hui) 百態,推動加深中伊兩(liang) 國人民對彼此的了解。她說:“每次回國,我也會(hui) 不經意之間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渴望通過我了解中國,並且加入學習(xi) 漢語的行列。”
今年,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月亮說,作為(wei) 新一代的波斯人,她願意成為(wei) 新絲(si) 綢之路上一顆小小的鋪路石,“盡我所能去貢獻自己的力量,盡我所能去成為(wei) 中伊友誼的建設者和見證者,中伊文明的傳(chuan) 播者。”
意大利小夥(huo) 羅密歐:被漢字的魅力和中國人的智慧所吸引
出於(yu) 對中華文化的喜愛,羅密歐從(cong) 2001年開始自學中文,而美食則是拉近他與(yu) 中國之間距離的大功臣。他在米蘭(lan) 唐人街向中國人學習(xi) 中文,與(yu) 朋友們(men) 嚐試不一樣的中國美食,一起討論如何使用筷子。
從(cong) 那時起,他意識到,除了意大利,世界上還有許多花園,而且那些花園裏的花萬(wan) 紫千紅,各具特色。隨著對中文學習(xi) 的深入,羅密歐愈發被漢字的魅力和中國人的智慧所吸引,也越來越喜歡中國。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走上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尚潮流接軌,在世界舞台上愈發閃耀。
2006年,羅密歐終於(yu) 踏上了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走進了“別人的花園”。
他在論壇現場分享了跟隨“中國有約”活動前往寧夏、安徽的感受和全新認識。在他眼中,寧夏就是差異化和多元化的化身:從(cong) 寧夏的北部到南部,從(cong) 浩瀚無垠的沙漠到綠水青山的六盤山,從(cong) 寧靜的藍天到愉悅的溪水,寧夏處處都是反差和驚喜。在那裏,專(zhuan) 家們(men) 熱情地和他們(men) 聊天,講述治理沙漠的親(qin) 身經曆。
而安徽對他來說的關(guan) 鍵字是“穿越”。由於(yu) 長居廣州,粵港澳協同發展讓羅密歐享受著大城市生活的便利,也沉浸在極具特色的嶺南文化中,安徽的自然資源和曆史文化再一次喚醒了他。他說,無論是徽派建築風格還是徽菜,無論是曆史悠久的徽墨或是黃山壯麗(li) 的風景,都仿佛穿越回古代,走進了一幅水墨畫,讓他體(ti) 會(hui) 到中國古人的智慧與(yu) 工匠精神。
羅密歐表示:“‘中國有約’好比與(yu) 新朋友約會(hui) 時,雙方放慢腳步,努力了解彼此,發現對方的美,建立永久的友誼。也期待再次共同起航,共創中國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