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每日一習話】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發布時間:2023-04-25 15:57:00來源: 央廣網

  習(xi) 近平:要大力弘揚“兩(liang) 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堅持麵向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麵向國家航天重大戰略需求,強化使命擔當,勇於(yu) 創新突破。

  這段話出自2022年4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海南視察文昌航天發射場時發表的講話。

  航天事業(ye) 是一個(ge) 國家經濟、科技實力的綜合反映,也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領域。發展航天事業(ye)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中國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ye)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不斷刷新紀錄,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航天強國建設逐漸從(cong) 願景成為(wei) 現實。新時代十年來,我們(men) 圓滿完成了月球采樣返回任務、著陸火星任務等,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中國空間站支持航天員長期駐留。同時,我國航天事業(ye) 突破多個(ge) “首次”,神舟十三號首次驗證了徑向交會(hui) 對接技術,首次利用空間站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試驗;天舟五號首次實現了兩(liang) 小時自主快速交會(hui) 對接在軌空間站,創造了世界紀錄;神舟十五號與(yu)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太空會(hui) 師”,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員乘組的在軌輪換……

  偉(wei) 大事業(ye) 孕育偉(wei) 大精神,偉(wei) 大精神引領偉(wei) 大事業(ye) 。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ye) 的驕人成績背後是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從(cong)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dong) 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到“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從(cong)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到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近期進行第四次出艙活動,刷新中國航天員單個(ge) 乘組出艙活動紀錄,中國航天事業(ye) 的發展始終與(yu) 國家的命運、民族的複興(xing) 緊密相連。在這一奮鬥曆程中,中國航天人勇擔使命、敢打硬仗、迎難而上,所孕育的“兩(liang) 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鬥精神,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征程上,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wei) 榜樣,始終高舉(ju) 愛國主義(yi) 的偉(wei) 大旗幟,賡續“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yu) 登攀”的“兩(liang) 彈一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牢牢抓住戰略機遇,為(wei) 航天強國建設注入更多創新力量。

  本期特約專(zhuan) 家:王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