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作者:李偉(wei) 紅
“必須堅持係統觀念”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之一。推動媒體(ti) 融合向縱深發展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係統工程,必須把係統觀念這個(ge) 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堅持好、運用好,做到統籌謀劃、綜合施策、整體(ti) 推進,努力破解媒體(ti) 融合發展中各方麵、各層麵和各環節的問題,不斷開創主流媒體(ti) 深度融合發展新局麵。
堅持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麵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在媒體(ti) 融合發展過程中,不僅(jin) 會(hui) 有發展方向等問題,而且會(hui) 有發展目標、發展路徑等問題,還會(hui) 有技術創新、產(chan) 品更迭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並製約著媒體(ti) 融合發展的實際成效。推動媒體(ti) 融合向縱深發展,要堅持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研判製約主流媒體(ti) 融合發展的各種因素,全方位規劃全媒體(ti) 傳(chuan) 播體(ti) 係的戰略藍圖和實施路徑。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給新聞生產(chan) 傳(chuan) 播方式帶來的深刻影響,洞悉媒體(ti) 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通盤考慮主流媒體(ti) 融合發展的目標任務,不斷優(you) 化全媒體(ti) 傳(chuan) 播體(ti) 係建設的戰略設計。要完善主流媒體(ti) 融合發展的整體(ti) 布局,在形成網上網下一體(ti) 化、內(nei) 宣外宣有效聯動上下功夫,處理好媒體(ti) 融合發展中的各種重大關(guan) 係,推動主流媒體(ti) 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差異施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我們(men) 認識、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認識、科學研判各種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媒體(ti) 融合發展所麵臨(lin) 的問題複雜繁多,需要運用係統思維把握戰略重點,處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麵和次要方麵的關(guan) 係,精準施策、有序推進。比如,在內(nei) 容建設方麵,針對主流媒體(ti) 移動傳(chuan) 播平台存在的量產(chan) 不夠、量質不齊等問題,需要精準查找短板,堅守內(nei) 容為(wei) 王的理念不動搖,優(you) 化媒體(ti) 資源配置,實施內(nei) 容生產(chan) 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釋放主流媒體(ti) 的生產(chan) 力、創新力,以內(nei) 容優(you) 勢贏得發展優(you) 勢。又如,針對“主力軍(jun) 全麵挺進主戰場”任務,要處理好傳(chuan) 統媒體(ti) 和新興(xing) 媒體(ti) 的關(guan) 係,構建推動各類媒體(ti) 資源向互聯網主陣地匯集的相關(guan) 機製,做大做強主流媒體(ti) 網絡平台,占領新興(xing) 傳(chuan) 播陣地。再如,針對完善中央媒體(ti) 、省級媒體(ti) 、市級媒體(ti) 和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四級融合發展布局問題,既要認識到不同層級媒體(ti) 融合發展的共性難題,又要把握好不同層級媒體(ti) 融合發展的個(ge) 性問題,堅持靶向施策,製定和實施適合不同層級、不同類型媒體(ti) 的策略。
強化協調聯動,提升整體(ti) 效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萬(wan) 事萬(wan) 物是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隻有用普遍聯係的、全麵係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作為(wei) 一項係統工程,推動媒體(ti) 融合發展涉及技術與(yu) 市場、組織與(yu) 管理、平台與(yu) 治理等多種要素和多種關(guan) 係,改革舉(ju) 措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men) 不僅(jin) 要抓好發展目標和方向問題,也要抓好體(ti) 製機製改革創新問題,還要重視采編流程再造問題,更要重視全媒體(ti) 人才培養(yang) 問題,同時要強化政策製度層麵的扶持支持。比如,準確把握內(nei) 容建設、平台建構、經營創新、技術演進、人才隊伍和體(ti) 製機製改革的交互作用,最大程度發揮各項舉(ju) 措的正向功能和協同效應。隻有強化協調聯動,形成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工作機製,深入實施全媒體(ti) 傳(chuan) 播工程,才能把我們(men) 掌握的資源和有利條件轉化為(wei) 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you) 勢。(李偉(wei) 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