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關:新興“異寵”正在對我國生物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北京海關(guan) 黨(dang) 委委員、副關(guan) 長馮(feng) 斌今天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當前,興(xing) 起了一股“異寵”風潮,特別是有不少年輕人對飼養(yang) “異寵”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加上部分商家在網絡平台的宣傳(chuan) ,這種新興(xing) 愛好正在對我國的生物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馮(feng) 斌透露,自2022年10月,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啟動以來,北京海關(guan) 共截獲蘇門答臘巨扁鍬甲、長戟犀金龜等“異寵”33批次41種次192隻,並依法依規進行了嚴(yan) 格的安全處置。
馮(feng) 斌介紹,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首次提出:“嚴(yan) 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wei) ,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加強‘異寵’交易與(yu) 放生規範管理。”
如今寵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飼養(yang) 有別於(yu) 貓、狗等傳(chuan) 統伴侶(lv) 動物的“異寵”逐漸成為(wei) 潮流,如蜥蜴、甲蟲、蜘蛛、蛇等外形奇特的動物。但多數“異寵”屬於(yu) 外來物種,一旦發生逃逸或被遺棄到自然界,在沒有天敵的情形下會(hui) 迅速繁殖擴散,擠占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嚴(yan) 重影響我國生態環境安全、農(nong) 林牧漁生產(chan) 安全。
此外,一些“異寵”有攻擊性和毒性,且可能攜帶多種致病生物,影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如北京海關(guan) 曾截獲火蠑螈、巨人蜈蚣、箭毒蛙,及超過10厘米長的蘇門答臘巨扁鍬甲、巴拉望巨扁鍬甲等大型甲蟲。
“海關(guan) 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加強‘異寵’監管是海關(guan) 堅守國門的職責所在。”馮(feng) 斌說,海關(guan) 部門將充分發揮口岸防控職能作用,按照海關(guan) 總署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國門綠盾”專(zhuan) 項行動和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
馮(feng) 斌表示,北京海關(guan) 將強化風險監測評估,發掘整理“異寵”非法寄遞、交易信息,開展分析排查;強化口岸檢查,利用X光機、CT機及智能審圖等技術手段,加強非貿渠道檢疫監管,防範“異寵”通過郵遞、快件、旅客攜帶等方式入境;強化聯防聯控,多部門溝通協作形成合力,重拳打擊引進“異寵”等外來物種的非法行為(wei) ;強化社會(hui) 共治氛圍,加強對跨境電商平台、寄遞企業(ye) 和進出境旅客的宣傳(chuan) 教育,提高公眾(zhong) 生物安全意識。
北京海關(guan) 呼籲,維護國家生物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受益。下一步,北京海關(guan) 將嚴(yan) 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wei) ,確保查驗快速精準、鑒定科學高效、處置及時有力,堅決(jue) 守牢國門關(guan) 口。海關(guan) 同時呼籲廣大市民自覺抵製非法引入的“異寵”交易,不要為(wei) 了追求個(ge) 性觸碰法律的高壓線。(北京海關(guan) 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