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和諧、“濕”意盎然!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成“鳥類天堂”
【開欄語】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nei) 涵、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強調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裏的現代化建設起步較早、成果頗豐(feng) 、代表性強。4月22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在兩(liang) 階段、共計19天的行程中,采訪團將深入蘇滬浙皖蹲點調研采訪,生動展現長三角地區在現代化建設方麵的積極探索和發展經驗。
黃海濕地上,丹頂鶴翩翩起舞、麋鹿呦呦鳴叫、極危物種勺嘴鷸悠然棲息……它們(men) 自在生活,詮釋著這裏的無限生機。如今,好生態已然成為(wei) 鹽城最耀眼的一張名片。
碧波蕩漾,水天一色。4月25日,記者隨“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江蘇鹽城東(dong) 台條子泥濕地。成群的鳥兒(er) 自在嬉戲,春日的條子泥濕地美不勝收。
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見,各類鳥類時而翩躚起飛、時而低頭覓食、時而清洗羽毛,其中不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現在主要是小型遷候鳥前來報到的時節。近年來,我們(men) 推進濕地修複,不斷提高海岸帶生態係統質量,恢複珍稀瀕危候鳥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不斷豐(feng) 富。”東(dong) 台市沿海區條子泥濕地服務中心主任薑文魁告訴記者。
據了解,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ya) 洲大陸邊緣麵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77萬(wan) 公頃海岸型濕地,是全球9條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遷飛區”的重要補給站,每年有數百萬(wan) 隻鳥選擇在這裏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32種鳥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皮書(shu) ,是丹頂鶴全球最大的越冬地,全球麋鹿最大的基因庫。
日前,東(dong) 台條子泥入選全國首批美麗(li) 海灣優(you) 秀案例。作為(wei) 江蘇唯一的獲獎“選手”,條子泥濕地在濕地修複、生態保護上持續發力。東(dong) 台市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沿海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呂洪濤介紹,當地在全省率先編製濱海濕地修複規劃,觀測到的珍稀瀕危鳥類逐年上升,2021年新觀測到22種鳥類種群。作為(wei) 全球瀕危物種的小青腳鷸,種群數量從(cong) 不到600隻到2022年的1221隻,連續三年刷新觀測記錄。世界上僅(jin) 存500多隻、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勺嘴鷸近一半在條子泥覓食、換羽,停留長達3個(ge) 月,與(yu) 丹頂鶴、麋鹿並稱鹽城“吉祥三寶”。
黃海濕地更是觀鳥者的天堂,攝影愛好者紛紛聚集於(yu) 此。這裏曾定格過121隻東(dong) 方白鸛棲息覓食的畫麵,創條子泥濕地近年來記錄到的東(dong) 方白鸛數量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鹽城受保護濕地麵積達41.6萬(wan) 公頃,濕地保護率達54%,自然濕地保護率62%,初步構建了完善的濕地保護體(ti) 係。“我們(men) 在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同時,積極促進旅遊業(ye) 發展。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強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這樣才能讓整個(ge) 區域經濟發展得更快。”呂洪濤說道。
在探尋濱海濕地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最優(you) 路徑過程中,鹽城正書(shu) 寫(xie) 著愈發精彩的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