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
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e) 再度迎來利好。
5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會(hui) 議指出,農(nong) 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有利於(yu) 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mai) 使用、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於(yu)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等新業(ye) 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新動力。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施意見。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市場規模或達5000億(yi) 元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已經成為(wei) 提振汽車市場表現、推動汽車行業(ye) 發展的重要措施。國家發改委日前也提出,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鼓勵汽車企業(ye) 開發更適宜縣鄉(xiang) 村地區使用的車型。
目前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已經進入第四個(ge) 年頭。汽車下鄉(xiang) 政策從(cong) 2009年開始,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下鄉(xiang) 的主角變成了新能源車,從(cong) 三部委聯合發起到四部門全力支持,參與(yu) 活動的企業(ye) 與(yu) 車型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的影響力與(yu) 日俱增。
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下鄉(xiang) 車型共完成銷售265.98萬(wan) 輛,同比2021年同期的141.93萬(wan) 輛,增長87%,全年活動共有28家汽車企業(ye) 、64款車型積極響應參加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於(yu) 2020年7月啟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3年來奔赴10省(市)開展18站啟動活動,發布6批累計近200款下鄉(xiang) 車型,帶動新能源下鄉(xiang) 車型累計銷售410多萬(wan) 輛。同時,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普遍改善,在車型選擇方麵,對新能源汽車的誤解基本消除,並出現了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傾(qing) 向。
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旗下媒體(ti) 《汽車縱橫》預測,到2030年,農(nong) 村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160輛,總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wan) 輛,市場規模達5000億(yi) 元。
就工信部網站所公布的曆年參與(yu) 活動的汽車企業(ye) 及車型來看,小微型純電車型占比較大,售價(jia) 多在10萬(wan) 元以內(nei) ,如奇瑞小螞蟻、宏光MiniEV等,主要解決(jue) 農(nong) 村地區代步需求,適應農(nong) 村中低端市場對於(yu) 電動汽車需求,同時也有利於(yu) 普及新能源汽車知識,對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能形成正向拉動。
聚焦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無疑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劑強心針,不過伴隨購車而來的充電問題,在下沉市場更加迫在眉睫。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比2月公共充電樁增加8.9萬(wan) 台,3月同比增長59%。截至2023年3月,聯盟內(nei) 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195.8萬(wan) 台,其中直流充電樁82.2萬(wan) 台、交流充電樁113.6萬(wan) 台。從(cong) 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6.1萬(wan) 台。
就充電基礎設施與(yu) 電動汽車對比情況來看,樁車增量比為(wei) 1:2.5,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然而具體(ti) 從(cong) 不同地域來看,補能基礎設施建設實則並不均衡。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廣東(dong) 、浙江、江蘇、上海、北京、湖北、山東(dong) 、安徽、河南、福建10個(ge) 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達71.2%,充電基礎設施明顯聚集在東(dong) 部沿海地區以及經濟發達省市。
實際上,相關(guan) 部門也考慮到了配套設施等方麵的問題。工信部多次提及,要加強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的售後運維服務保障,提出加快完善充換電設施網絡等舉(ju) 措。
針對補能基礎設施,本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強調,要聚焦製約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
就售後服務保障,會(hui) 議提出,要引導企業(ye) 下沉銷售服務網絡,鼓勵高職院校麵向農(nong) 村培養(yang) 維保技術人員,滿足不斷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yang) 需求。會(hui) 議還指出,要進一步優(you) 化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mai) 使用的政策,鼓勵企業(ye) 豐(feng) 富新能源汽車供應,同時加強安全監管,促進農(nong) 村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概念受到市場追捧,農(nong) 村市場也是其實現落地的理想“試驗田”。“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即“光伏+儲(chu) 能+汽車充電”模式,被認為(wei) 是解決(jue) 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的理想方案,而農(nong) 村地區“一戶一院”的居住形式以及閑置土地、屋頂,都為(wei) 光伏和儲(chu) 能提供了天然便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