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詩《瑪納斯》何以煥發新顏?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5月11日電 題:英雄史詩《瑪納斯》何以煥發新顏?
作者 陶拴科 朱景朝
5月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xiang) 天空蔚藍,喀拉鐵克山峰依然白雪皚皚,山下草場開始漸漸泛綠,夏日的溫暖也已悄然而至草原深處。
蘇木塔什鄉(xiang) 賽馬場的草地上,來自周邊鄉(xiang) 村的民眾(zhong) 盤腿坐著,合唱《瑪納斯》,婉轉甜美的歌聲,飄向遙遠的天邊。
“瑪納斯策馬出擊,太陽般的麵龐閃爍光芒……從(cong) 背後望去,他有白虎般的雄偉(wei) ;從(cong) 正麵看,他有巨龍般的神威;從(cong) 頭頂俯瞰,他有阿勒普卡拉神鳥的光輝……”
這是阿合奇縣《瑪納斯》新創作能手對謝別克·依不拉音帶頭吟唱《瑪納斯》的片段,千人合唱,場麵壯觀,氣勢磅礴。
傳(chuan) 統文化煥發新顏
史詩《瑪納斯》被學術界稱為(wei) “柯爾克孜族古代生活的百科全書(shu) ”,用口頭藝術的方式體(ti) 現著柯爾克孜族的文化傳(chuan) 統、生活經驗和審美趣味。2006年,《瑪納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瑪納斯》有著深厚而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它是柯爾克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同饢、羊肉、奶茶一樣,已經成了當地民眾(zhong) 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chuan) 唱《瑪納斯》的民間歌手被稱為(wei) “瑪納斯奇”,在長期的傳(chuan) 承過程中,經過廣大群眾(zhong) 尤其是才華出眾(zhong) 的民間說唱藝人的再創造,故事發生了很大演進,史詩的內(nei) 涵和外延不斷擴展,情節和人物性格不斷豐(feng) 富和生動,傳(chuan) 播範圍也更加廣泛。
阿合奇縣一代又一代“瑪納斯奇”的口頭傳(chuan) 授,使柯爾克孜族史詩不斷地加入即興(xing) 創作,不斷地創編,潤色,由短變長,內(nei) 容情節豐(feng) 富、生動。
今年50歲的對謝別克·依不拉音是阿合奇縣哈拉奇鄉(xiang) 一名普通牧民,他的爺爺是鄉(xiang) 裏說唱《瑪納斯》最有名望的大師。“5歲時,我開始跟著爺爺學習(xi) 說唱《瑪納斯》。那時候除了放牧,傳(chuan) 唱《瑪納斯》是我最重要的事情。”對謝別克·依不拉音說。
《瑪納斯》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保留其內(nei) 涵的前提下也需要創新與(yu) 發展,不斷為(wei) 其注入新的生機與(yu) 活力。2010年,對謝別克·依不拉音開始琢磨創作《瑪納斯》新的故事,他把創作的靈感集中在新時代下人們(men) 日常的生活、新技術、農(nong) 村新變化、婚姻、愛情、家庭等多個(ge) 領域。不斷地思考新的創作理念,融入到《瑪納斯》說唱展示中,讓古老文化煥發新顏。
與(yu) 阿合奇縣各地的大多數《瑪納斯》說唱藝人一樣,對謝別克·依不拉音肩負起傳(chuan) 承和弘揚這一史詩的曆史使命。他能連續幾個(ge) 小時一直吟唱下去,不用任何文字手稿提示,隨口唱起,語言生動十分流暢,表情豐(feng) 富,全神貫注。
薪火相傳(chuan) 新生代接力
阿合奇縣人口不到5萬(wan) 人,柯爾克孜族占八成。如今,諳熟《瑪納斯》說唱藝術及文本內(nei) 容的民間藝人大多年事已高。阿合奇縣加大挖掘、傳(chuan) 承和保護工作。截至目前,阿合奇縣有國家級傳(chuan) 承人1名、自治區級傳(chuan) 承人3名、縣級160名。阿合奇縣每年定期舉(ju) 辦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培訓班,2023年3月,成立了瑪納斯奇、馴鷹、馬術、刺繡、庫姆孜協會(hui) ,使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得到更好地傳(chuan) 承與(yu) 保護。
今年9歲的唐幣克·塔西塔拜克天資聰明,從(cong) 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也經常跟著“瑪納斯奇”老藝人學習(xi) 。每次爺爺、奶奶唱《瑪納斯》,她就坐在一邊,聽得津津有味。“現在學習(xi) 《瑪納斯》說唱很順暢,我很有興(xing) 趣,它能給我帶來快樂(le) 。”唐幣克·塔西塔拜克說。
近年來,在阿合奇縣,學習(xi) 《瑪納斯》已經成為(wei) 許多青少年喜歡的事情。今年19歲的阿裏木江·玉蘇甫說:“我們(men) 從(cong) 小就喜歡唱《瑪納斯》,我身邊學習(xi) 《瑪納斯》的人也不少,每個(ge) 人都會(hui) 唱一些。”
2008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瑪納斯》研究中心),目前有國家級傳(chuan) 承人4名,自治區級傳(chuan) 承人14名,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高級民間藝術資格的傳(chuan) 承人5名。2022年4月,該州舉(ju) 辦史詩《瑪納斯》漢文全譯本出版首發儀(yi) 式。
“每年我們(men) 州各縣市都要舉(ju) 辦《瑪納斯》演唱會(hui) ,目的就是促進傳(chuan) 承人實踐、交流、互學,拓展了文化空間。同時各縣市每年利用寒暑假,在文化館、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鄉(xiang) 鎮文化站等場所舉(ju) 辦文化傳(chuan) 承培訓班,由老一代傳(chuan) 承人對有興(xing) 趣的年輕愛好者和擅長表演的青年、少兒(er) 進行集中培訓,近年來共培訓3200人次。”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瑪納斯》研究中心)主任紮依爾·居馬西說。
史詩保護取得豐(feng) 碩成果
《瑪納斯》不僅(jin) 是柯爾克孜族文學藝術的“靈魂”,也是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瑰寶。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這一世界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專(zhuan) 家學者經過幾十年的堅持和嘔心瀝血的付出,史詩保護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如今《瑪納斯》創新性發展進程逐漸加快,根據《瑪納斯》唱本改編的舞劇、歌劇、雕塑、繪畫等現代藝術形式不斷呈現和演繹。各級瑪納斯研究中心成立,不斷完善相關(guan) 研究數據庫、圖書(shu) 文獻庫,利用數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對國內(nei) 《瑪納斯》傳(chuan) 承人及傳(chuan) 承作品進行搶救性保護。
2022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文化部門先後認定並命名一批州級《瑪納斯》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對《瑪納斯》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予以資金補助。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不斷適應市場和時代發展需求,推動非遺文旅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非遺+文旅”品牌。“讓非遺產(chan) 品與(yu) 旅遊結合,不僅(jin) 拓展了史詩文化的宣傳(chuan) 載體(ti) ,為(wei) 非遺文化的傳(chuan) 承開辟了新路,還讓非遺文化涵養(yang) 滋潤遊客與(yu) 當地民眾(zhong) ,延續新時代史詩的生命。”紮依爾·居馬西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