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敏銳洞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趨勢,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並對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全麵部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一係列科學闡述,形成了從(cong) 科學判斷、戰略規劃到具體(ti) 部署的完整理論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當前正在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認真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切實踐行、積極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的新論斷、新戰略、新部署,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十分重要。
科學把握重大戰略判斷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根據我國發展的新環境、新變化、新條件和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一個(ge) 量變到質變、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量的積累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也必然遵循這一客觀規律。在經曆高速增長後,經濟發展必然從(cong) 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這是任何一個(ge) 經濟體(ti) 發展所必然曆經而不可抗拒的客觀邏輯。遵循這一規律,適時順勢轉向高質量發展,才能成功實現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升級。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men) ,事物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wei) 轉移的,既不能任意修改規律,也不能憑空創造規律,隻能正確地認識規律,科學地把握規律,順勢而為(wei) ,按照規律辦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經曆了一個(ge) 高速增長的階段,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的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我國客觀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wei) 科學把握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曆史方位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從(cong) 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而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第一,分析了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2022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全國政協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指出:“我們(men) 要看到,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這就是: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五個(ge) 有利條件”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隻要我們(men) 抓住用好“戰略性的有利條件”,就一定能夠不斷書(shu) 寫(xie) 發展新篇章、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二,強調了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性。一是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jue) 我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二是實現戰略目標和曆史任務的必然需要。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把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2023年3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可以說,隻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實現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目標。三是應對風險與(yu) 挑戰的必然選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chong) 擊挑戰,關(guan) 鍵在於(yu) 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我們(men) 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從(cong) 而有效化解各類風險與(yu) 挑戰,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hui) 和諧安定。
第三,闡述了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和“四個(ge) 必須”的重要要求。202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提出了推進高質量發展“四個(ge) 必須”的重要要求。一是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二是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三是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四是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總的來看,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nei) 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最佳結合;必須充分調動一切積極性和創造性,實行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提升我國經濟核心競爭(zheng) 力;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深刻認識重大理論創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係統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經濟“怎麽(me) 看、怎麽(me) 幹、幹什麽(me) ”的一係列重大問題,是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高度總結,為(wei) 新時代我國經濟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是重大理論創新。
第一,明確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nei) 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這一係列論述指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nei) 涵:基礎是發展,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基礎;關(guan) 鍵是質量,應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將高質量發展擺在更為(wei) 突出的位置;總體(ti) 是統籌,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些內(nei) 涵構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
第二,界定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外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ge) 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方麵麵的總要求;不是隻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製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這就從(cong) 三個(ge) 維度明確界定了高質量發展的外延:從(cong) 領域上說是方方麵麵的、全方位的高質量發展;從(cong) 空間上看是所有區域的、全空域的高質量發展;從(cong) 時間上觀則是長期的、全過程的高質量發展。這些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nei) 容。
第三,提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2017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發展。2021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次會(hui) 議時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這一係列重要論述,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也明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
第四,強調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yi)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這些重要論述從(cong) 三個(ge) 方麵強調了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yi)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征,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然途徑。
第五,論述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2018年4月,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年會(hui) 開幕式上指出,“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2018年11月,習(xi) 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隻要我們(men) 保持戰略定力,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jue)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把高質量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京津冀考察時指出,“自主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撐”。202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可以說,這些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體(ti) 係和作用機製,構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
第六,提出高質量發展的統籌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各方麵、各領域、各環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隻有統籌推進好這些重大舉(ju) 措,才能更好做到協調有序、形成合力,從(cong) 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
第七,指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重點。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圍繞“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要部署。這些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重點。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從(cong) 這些重點上著力、發力,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從(cong) 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教授、南開大學終身教授、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院長 王偉(wei) 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