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北方各地“熱力”升級 今夏氣候趨勢如何?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 近期,南北方接連迎來高溫天氣。4月中旬,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曆史同期偏高,四川盆地、安徽中南部等地氣溫達35℃,雲(yun) 南局地氣溫接近或達到40℃。從(cong) 上周末起,北方各地“熱力”升級,部分地區氣溫飆升至35℃以上。今年夏天的天氣形勢如何,是否會(hui) 出現和去年一樣的極端高溫?如何防禦應對高溫導致的氣象災害?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符嬌蘭(lan)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就近期天氣及今夏高溫趨勢等接受記者采訪。
北方多地開啟“炎熱模式” 南方多陰雨升溫乏力
符嬌蘭(lan) 表示,5月15日至16日,大陸高壓脊發展控製華北、黃淮地區,天空雲(yun) 量較少,受高壓脊下沉增溫以及晴空輻射加熱的共同影響,上述地區迎來首個(ge) 高溫天氣。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dong) 北部及南疆盆地東(dong) 部等地將有35℃以上高溫天氣,山東(dong) 北部部分地區氣溫可達37℃以上。
從(cong) 常年來看,華北平原的首個(ge) 高溫日平均出現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次天氣過程與(yu) 常年同期高溫出現時間接近。17日以後,受降雨和弱冷空氣共同影響,高溫範圍和強度將明顯減弱。
與(yu) 北方高溫相比,南方降雨的“戰線”則相對長得多。近期,由於(yu) 冷暖空氣交匯,華南、雲(yun) 南等地出現較明顯鋒麵降雨,加之受孟加拉灣風暴影響,15日,雲(yun) 南中西部、西藏東(dong) 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高海拔山區有雨夾雪或雪,總體(ti) 以穩定性降水為(wei) 主。
16日至17日,受位於(yu) 西藏南部高空槽東(dong) 移並在長江中下遊加強影響,加上低層低渦切變係統發展,江南大部、華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東(dong) 北地區、華北地區東(dong) 部等地16日午後至夜間強對流發展條件相對充分,需著重關(guan) 注。
而20日開始還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20日至21日,西北地區東(dong) 部、內(nei) 蒙古東(dong) 北部、東(dong) 北大部、華北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22日至23日,西北地區東(dong) 南部,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地區北部及西南地區東(dong) 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
符嬌蘭(lan) 提醒,受高溫影響地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華北、東(dong) 北等地強對流天氣頻繁,公眾(zhong) 外出時可隨身攜帶雨具,警惕雷雨、冰雹等天氣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今夏高溫日數偏多 嚴(yan) 峻形勢弱於(yu) 去年
據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介紹,預計今年夏季,除黑龍江中部和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慶大部、四川東(dong) 部、陝西南部、甘肅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區氣溫偏高1℃—2℃。
我國的氣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海溫、極冰等)和陸麵(積雪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在春夏季的演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而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也增加了氣候趨勢預測的不確定性和難度。
結合去年天氣情況對比分析,在高溫持續的時間長度、峰值強度、高溫範圍及極端40℃以上高溫所覆蓋的城市等方麵,今年夏季高溫情況要弱於(yu) 去年。“但今年的高溫時長、高溫範圍與(yu) 常年夏季相比還將偏多。”高輝說。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幹旱的總體(ti) 範圍和強度要弱於(yu) 去年長江流域的極端幹旱。但在局部地區,如長江中遊地區,發生持續幹旱的可能性較大;在長江下遊等地,隨著雨季結束以後高溫快速發展,蒸發量急劇加大,將導致階段性旱情快速發展。
從(cong) 全國範圍看,階段性的區域性氣象幹旱可能會(hui) 頻繁發生,高輝建議要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e) ,加強塘壩水庫蓄水保水工作,並合理開展用水調度。
預測顯示,今夏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高溫日數偏多。華東(dong) 、華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建議公眾(zhong) 注意防範高溫對人體(ti) 健康的不利影響,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準備工作。
氣象部門將持續密切監視影響氣候預測的關(guan) 鍵係統和天氣氣候特征的變化,加強會(hui) 商研判,及時滾動訂正氣候預測意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