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有話說|絕美唐詩誕生在這裏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詩歌有話說,今日話長安。
“經遊天下遍,卻到長安城。城中東(dong) 西市,聞客次第迎。”
自西漢張騫由長安出發出使西域以來,持續不斷的絲(si) 綢之路貿易造就了長安規模宏大、國際貿易繁榮的商業(ye) 市場,也讓東(dong) 西方文明在這裏交融碰撞。及至唐朝,無數文人墨客到訪長安,或以文會(hui) 友,或對酒當歌,讓一首首絕美唐詩誕生在這裏。《全唐詩》收錄的4.9萬(wan) 首詩中,涉及長安的超過2萬(wan) 首。
“五陵年少金市東(dong) ,銀鞍白馬度春風”。
李白走過的長安,商貿興(xing) 旺、富足繁華。
“千百家如圍棋局,十二街似種菜畦”。
白居易看到的長安,裏坊方正、庭院錯落。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wan) 國衣冠拜冕旒。”
王維筆下的長安,氣勢恢宏,開放包容。
韓愈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來描摹長安春天所蘊含的無限希望與(yu) 想象;杜甫在“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li) 人”中刻畫了長安曲水邊的熱鬧繁華;杜牧用“南山與(yu) 秋色,氣勢兩(liang) 相高”突顯長安秋色高遠;岑參用“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展現長安雪景絕美。
古之長安,今之西安。
西安大唐不夜城(2023年1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大唐不夜城位於(yu) 西安大雁塔腳下,南北總長2100米,東(dong) 西寬500米。在唐代,這裏曾是大唐高僧玄奘的譯經之處,眾(zhong) 多文人騷客曾在這裏賦詩抒懷。新科進士會(hui) 在及第後一起在曲江遊宴,登寶塔、覽長安,更把“雁塔題名”視為(wei) 莫大榮耀。劉滄《及第後宴曲江》一詩所寫(xie) 正是此景,“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白居易成為(wei) 進士後也寫(xie) 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這裏是唐詩的聖殿。有時候你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一個(ge) 唐詩的典故,馬上就想到白居易的詩,馬上就想到杜甫的詩,李白的詩。”陝西省詩詞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商子秦說。
遊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觀看互動節目“盛唐密盒”(5月8日攝)。新華社發(鄒競一 攝)
一首首詩歌裏,有長安的輝煌過往,更有西安的活力今朝。
西安鍾樓(5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古絲(si) 綢之路上的駝隊經由中亞(ya) 溝通中國與(yu) 歐洲的貨物人文時,一定無法想象,今日的“鋼鐵駝隊”會(hui) 在亞(ya) 歐大陸上高速往來,輸送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商品物資。從(cong) 最初一年開行46列,到去年開行突破4600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已實現歐亞(ya) 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
4月23日,中歐班列長安號吉利汽車出口專(zhuan) 列從(cong) 西安國際港站駛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從(cong) 唐詩中走來,古老的長安與(yu) 現代的西安交織,包容與(yu) 開放並蓄的新詩篇正在書(shu) 寫(xie) 。
這是5月16日拍攝的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新聞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記者:孫正好、吳鴻波、張思潔、
陳昌奇、李佳旭
編輯:吳煒玲、何莉
海報設計:李保娟
演播:胡函博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責任編輯:張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