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鬥青春正當時——軍地青年典型與西昌航天青年麵對麵

發布時間:2023-05-18 11:11:00來源: 中國網

  5月的大涼山,天高氣清、滿目青翠。群山環抱間的西昌航天發射場熱鬧非凡,12日下午,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團中央主辦的“青春向黨(dang) 勇擔當、奮進強軍(jun) 新征程”活動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8名軍(jun) 地青年典型與(yu) 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麵對麵交流互動、碰撞思想、點燃夢想,分享青春故事、感悟航天精神、汲取奮進動力。

  巾幗不讓須眉,柔肩勇挑重擔

  這是一次向海圖強“女主官”與(yu) 向天圖強“女01”的同頻共振

  “2015年1月剛上艦時,我被選為(wei) 女艦員隊隊長。女艦員能不能獨立值更?值夜班行不行?裝備保養(yang) 又髒又累幹得了嗎?一連串質疑和問號擺在麵前。但是我認為(wei) 航母艦員第一件事就是忘記自己的性別。男艦員、女艦員,一樣都是戰鬥員!”。活動現場,來自海軍(jun) 某部的全國人大代表朱悅萌首先登場,動情地講述自己在向海圖強的征程中追夢圓夢的精彩故事。

  作為(wei) 首位航母女性基層主官,她先後在作戰、機電、航空等多個(ge) 部門任職,親(qin) 曆了中國航母跨越發展、挺進深藍的非凡曆程,也見證了人民軍(jun) 隊奮鬥強軍(jun) ,邁向一流的鏗鏘步伐。

  “剛才聽了您的事跡分享後,很受觸動、很受啟發,也引發了我的強烈共鳴。”我國首位女性01指揮員張潤紅深有感觸說。

  在向天圖強的征程上,張潤紅大學畢業(ye) 後來到發射場,麵對女同誌不是幹低溫的料、當指揮員更是天方夜譚的質疑,她倔強地認定“誰說女子不如男”,從(cong) 學理論、練操作、爬塔架、上擺杆幹起,五年內(nei) 硬是幹完了很多男同誌都難以完成的低溫係統所有崗位,十年磨一劍,終於(yu) 成長為(wei) 我國首位女性01指揮員,在男性為(wei) 主的發射場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同樣作為(wei) 一名女性,你們(men) 是向海圖強、挺進深藍,我們(men) 是向天圖強、逐夢蒼穹,雖然經曆不同、崗位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理想追求,就是為(wei) 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活動現場,張潤紅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成長為(wei) 01指揮員的心路曆程。

  青春與(yu) 青春的對話,軍(jun) 中玫瑰與(yu) 航天玫瑰的交流,點燃了現場科技人員的激情。“萌姐和紅姐把自己的個(ge) 人理想融入祖國的偉(wei) 大事業(ye) ,敢於(yu) 有夢、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很精彩、很感人、很勵誌,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和努力追趕的目標!”青年科技工作者虞炳文動情的說到。

  敢於(yu) 戰勝艱難險阻,勇於(yu) 攀登科技高峰

  ——這是一次為(wei) 國試劍飛行員與(yu) 為(wei) 國礪箭指揮員的惺惺相惜

  空軍(jun) 試飛員被譽為(wei) “刀尖上的舞者”,每一次試飛都是在懸崖邊緣遊走,時刻麵臨(lin) 犧牲的風險;航天發射也是一場高風險的事業(ye) ,每一次發射都不是簡單的重複,成功是差一點點的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的成功,航天人有句老話“沒有強大的心髒是幹不了航天的”。這次交流,也是一場英雄與(yu) 英雄的思想碰撞。

  “那是2020年,我與(yu) 戰友執行某型機科研試飛任務,飛機一下子從(cong) 溫順的綿羊變成脫韁的野馬!接踵而至的是一連串刺耳的告警聲!”空軍(jun) 某部的試飛員馬曉雲(yun) 的故事,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不自覺代入進那段驚心動魄的瞬間。

  加入試飛員隊伍以來,他完成重要型號飛機高風險飛行任務,在多次麵臨(lin) 飛行重大險情時,沉著冷靜處置,為(wei) 挽救國家重要武器裝備平台作出重要貢獻。狹路相逢勇者勝,關(guan) 鍵時刻沉著冷靜、臨(lin) 危不懼、敢於(yu) 亮劍,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發射場01指揮員尹相原。

  2020年6月,北鬥三號全球導航係統收官之戰舉(ju) 國關(guan) 注、舉(ju) 世矚目,然而在進入發射倒計時的關(guan) 鍵時刻,作為(wei) 這發任務的01指揮員尹相原,麵對現場直播、產(chan) 品突發故障,他果斷下令推遲發射,組織近400噸已經加注的燃料全箭泄回,這在我國航天史上尚屬首次。燃料加注極為(wei) 危險、燃料泄回更是危險萬(wan) 分,麵臨(lin) 生與(yu) 死的考驗,尹相原和發射場的科技人員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最大規模常規推進劑泄出再加注,並在一周後成功將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組網的曆史重任。

  “每次試飛員試飛和我們(men) 組織航天發射一樣,都經常麵臨(lin) 很多未知風險和嚴(yan) 峻考驗,你們(men) 每一次試飛都是在打造大國重器,我們(men) 每一次發射都是在潛心為(wei) 國礪箭,我們(men) 都在勇攀科技高峰、踐行使命擔當。”尹相原的分享也激起了馬曉雲(yun) 的共鳴,兩(liang) 位英雄惜英雄,碰撞出強烈的思想火花。

  敬業(ye) 精業(ye) 、專(zhuan) 注創新

  ——這是一次軍(jun) 中工匠和航天工匠的精神交匯

  什麽(me) 是大國工匠?不同領域、不同行業(ye) 、不同崗位的人,可能會(hui) 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認識,但是萬(wan) 變不離其宗,大國工匠的深層內(nei) 核就是以匠人之心、匠人之品、匠人之智鑄大國重器。

  王明磊是被譽為(wei) 軍(jun) 中工匠、軍(jun) 士考官、組訓專(zhuan) 家的戰略支援部隊某部三級軍(jun) 士長,他在分享交流時談到自己初到崗位的心路曆程。“麵對密如蜂巢的端口、織如蛛網的拓撲,錯綜複雜的連接關(guan) 係,對於(yu) 隻有高中學曆的我,剛開始學通信理論就像看天書(shu) 。”但是他堅信,無論崗位大小、職位高低,隻要勤於(yu) 鑽研、主動攻堅,普通一兵也能幹出不凡業(ye) 績。“最終,我做到了上機準備時間最短、擔任領班年紀最輕、處理業(ye) 務技術最熟的技術骨幹,這些年來我參與(yu) 國慶閱兵、全國‘兩(liang) 會(hui) ’等各類重大保障任務1600餘(yu) 次,無一差錯”。

  來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低溫液氫加注指揮員童萬(wan) 富對王明磊班長的先進事跡同樣感同身受,他深情地談到,“我所在的加注崗位每天都與(yu) 零下200多度的低溫燃料打交道,低溫燃料‘脾氣暴躁’、極其危險、難以駕馭,我們(men) 被譽為(wei) ‘與(yu) 魔鬼打交道的人’。越是危險就越要下真功夫、苦功夫,這些年來我上管橋、鑽地溝、摸閥門,經曆了管路巡視、電源間、配氣台、液氫現場等多個(ge) 崗位的錘煉,練就了‘蒙眼摸閥’、‘聽聲辨故’等絕活,每一項操作都形成肌肉記憶、達到人機一體(ti) ,對任何可能出現的故障都了如指掌、胸有成竹,隨時能夠快速處置、萬(wan) 無一失。”

  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建功立業(ye) ?王明磊和童萬(wan) 富的回答不約而同:一輩子專(zhuan) 心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就能夠成就夢想、人生出彩,在普通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ye) 績。

  青言青語、點燃心燈

  ——這是一場高校“鑄魂師”和航天“播火者”的心靈碰撞

  “想要把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做深、做大、做出氣象,就要順應時代、融入學生,回應時代、敢於(yu) 實踐,久久為(wei) 功、不斷創新……”來自內(nei) 蒙古大學交通學院的莫伶老師,分享自己從(cong) 事宣傳(chuan) 工作以來的所思所悟。

  新形勢下,如何踐行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每個(ge) 宣傳(chuan) 思想戰線的工作者必須回答和思考的時代課題。近年來,她創建莫伶思政工作室,創辦“交想悅團”微信公眾(zhong) 號,主持《青年說》精品網絡思政項目,創作近2000篇原創推文和網絡爆款文化作品,先後完成近100場理論宣講、覆蓋近1000萬(wan) 人次,傳(chuan) 遞黨(dang) 的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無獨有偶,宣講團所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年來牢固樹立紅藍融合理念,大力開展“網絡+”創新實踐,建成融媒體(ti) 、黨(dang) 建、法律、心理服務四個(ge) 中心和騰飛廣播、騰飛黨(dang) 校、騰飛大講堂等十位一體(ti) 文化矩陣,打造了“向疫戰、向天行”“航天百戰群英譜”“黨(dang) 史裏的西昌航天”等一係列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特色主題宣教品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走新更走心,講好了中國航天故事、傳(chuan) 播了中國航天精神、弘揚了中國航天文化。

  莫伶老師心有所信、信有所行、行無止境的動人故事,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理論宣講骨幹徐成名的內(nei) 心激起陣陣漣漪,他感慨道“莫伶老師的宣傳(chuan) 理念與(yu) 我們(men) 的創新實踐有異曲同工之秒,新時代的宣傳(chuan) 工作者必須與(yu) 時代同頻共振,用青言青語,點燃思想之火、凝聚奮鬥之誌、驅動創新之能,當好理論宣講的奮鬥者、思想引領的踐行者、事業(ye) 發展的助推者。”

  國際比武屢奪桂冠的連長劉威、勇鬥災情不懼生死的消防隊長高大千……一個(ge) 個(ge) 生動精彩、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青春故事,生動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鐵心向黨(dang) 、一心報國的赤膽忠誠,頑強拚搏、追夢奮鬥的精神風貌,立足崗位、精武強能的時代風采,也讓中心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經受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禮和思想升華。

  “今天的麵對麵交流互動,精彩紛呈、成果豐(feng) 碩、很受啟發,碰撞出了很多心靈火花、思想火花,既凝聚了思想上的共識,也啟發了很多靈魂的感悟。我們(men) 這一代青年人趕上了強國強軍(jun) 的新時代、領袖領航掌舵的好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蓬勃發展的大時代,隻要堅定強國複興(xing) 有我的理想信念,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擔起使命、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強國強軍(jun) 的新征程上大有可為(wei) 、實現夢想!”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人力資源部主任趙新說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