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踐行大食物觀 森林“糧庫”讓中國飯碗更“豐盛”

發布時間:2023-05-18 11:2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打造森林“糧庫” 讓中國飯碗更“豐(feng) 盛”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森林麵積達2.31億(yi) 公頃,豐(feng) 富的森林資源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森林食品。森林作為(wei) “糧庫”,是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中國飯碗提供了更“豐(feng) 盛”的食品。

  據中國林業(ye) 和草原統計年鑒數據,2014年我國森林食品產(chan) 量為(wei) 1.54億(yi) 噸,需求量1.51億(yi) 噸。到2020年,我國森林食品產(chan) 量增至1.94億(yi) 噸,需求量1.91億(yi) 噸。從(cong) 需求結構上看,我國森林食品消費較大的領域主要是水果及幹果,需求占比約為(wei) 66.5%,此外為(wei) 茶及其他飲料、林產(chan) 品采集、森林藥材等。

  北京林業(ye) 大學國家林草經貿研究院院長 程寶棟:森林“糧庫”的“糧”是一個(ge) 寬口徑的概念,不再是傳(chuan) 統糧食,更準確地理解,應該是“食物”,森林提供的食物種類主要包括木本糧食、木本油料、菌菇類、蔬菜類等,森林灌木叢(cong) 中的動物還給人們(men) 提供肉食和動物蛋白。

  森林植物一般為(wei) 多年生,一次種植,可多年受益。如油茶從(cong) 栽種到開始結果一般隻要3年至5年,而受益期長達50年至60年,甚至更長。實行科學管理、合理經營,將會(hui) 長期有收獲。同時,森林植物栽培成本低,效益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強。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森林食品市場規模逐年穩步增長,2020年達2.92萬(wan) 億(yi) 元,同比上升4.66%,發展態勢良好。

  森林“糧庫”豐(feng) 富食物種類 助農(nong) 增收

  經濟林是森林生態係統中食物等非木質林產(chan) 品的重要生產(chan) 者,國家林草局最新統計就顯示,目前全國經濟林種植麵積6.71億(yi) 畝(mu) ,經濟林年產(chan) 量2.09億(yi) 噸,產(chan) 值1.59萬(wan) 億(yi) 元。經濟林分布範圍廣,覆蓋全國縣級行政區總數的84.4%,從(cong) 業(ye) 人口達9094萬(wan) 人。

  經濟林中,有不少植物的果實、種子、根等,都可以為(wei) 人類直接提供食物,這些食物不僅(jin) 豐(feng) 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充實了當地村民的錢袋子。

  總台央視記者 施韶宇:這裏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化成鎮奎星樓村的核桃園,那我身旁就是核桃樹,像這樣的一畝(mu) 核桃林,核桃的產(chan) 量能達到五六百斤。

  村裏核桃園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men) 合作社的社員,靠種核桃,年收入最高的有8000多元,最低的也有3000多元。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林業(ye) 局生態保護修複股股長嶽映強:像核桃這種木本經濟林,我們(men) 全區有近2萬(wan) 畝(mu) ,老百姓在這塊的收入是十分穩定的。我們(men) 局裏專(zhuan) 門成立了技術團隊,解決(jue) 像核桃這種炭疽病、黑斑病,進行技術指導。

  在福建羅源下湖村,眼下正是桃樹保果的關(guan) 鍵時期,村民正在給桃樹施肥澆水。為(wei) 了開發荒山、幫助村民增收,村裏引進水蜜桃產(chan) 業(ye) ,在山上開墾出500多畝(mu) 桃園。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下湖村第一書(shu) 記 林軍(jun) :到今年7月份桃子就能夠成熟采摘了,今年我們(men) 還采用了線上認養(yang) 、現場銷售等多種模式,村裏還配套發展了民宿,舉(ju) 辦了桃花節,桃樹成了我們(men) 村的致富樹。

  森林“糧庫” 蘊藏豐(feng) 富間接食物資源

  森林生態係統植物資源豐(feng) 富。從(cong) 供給食物的視角,這些森林資源,還提供了豐(feng) 富的間接食物。我們(men) 繼續一起了解。

  總台央視記者 施韶宇:這裏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的漁溪鎮,這裏豐(feng) 富的植物資源,為(wei) 土雞等家禽提供了優(you) 質的飼料,使這些生態天然的土雞成為(wei) 市場的搶手貨。

  巴中市恩陽區漁溪鎮鎮長 朱海峰:經測算,我們(men) 全鎮8.4萬(wan) 餘(yu) 畝(mu) 森林資源通過采取林下種植、林下養(yang) 殖的途徑,帶動了全鎮3000餘(yu) 戶、10000餘(yu) 人發展林下經濟,人均年增收達4000元以上。

  在河南內(nei) 鄉(xiang) 湍東(dong) 鎮,群山環抱中,一個(ge) 個(ge) 蜂箱遍布溝穀林間,蜂進蜂出,一片忙碌。當地利用豐(feng) 富的森林資源,成立蜂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森林養(yang) 蜂,產(chan) 品涉及蜂蜜、蜂王漿、蜂膠等,年銷售額2000多萬(wan) 元。

  通過森林獲取食物,還具有特別的優(you) 勢。

  北京林業(ye) 大學國家林草經貿研究院院長 程寶棟:森林供給食物不占用基本農(nong) 田,不與(yu) 農(nong) 爭(zheng) 地,就更凸顯出了它的優(you) 勢。

  樹立大食物觀 助推森林“糧庫”發展

  專(zhuan) 家指出,“大食物觀”的提出,具有標誌性意義(yi) 。這是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為(wei) 森林“糧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

  客觀來看,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森林中多種多樣的動物、喬(qiao) 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中所含有的多種可食用的營養(yang) 成分還沒有被認識、開發出來。據統計,我國森林中僅(jin) 木本植物就有8000多種。其中,目前被我們(men) 所開發利用的隻是極少的一部分。

  北京林業(ye) 大學國家林草經貿研究院院長 程寶棟:衡量森林“糧庫”發展質量的標準應該錨定提供多少產(chan) 品、創造多少價(jia) 值,而不應該是種植了多少麵積,改造了多少麵積,也就是說,森林“糧庫”的發展機遇能否抓住,其關(guan) 鍵抓手應該從(cong) 投入端轉向產(chan) 出端,投入再多,產(chan) 出不上去,就沒法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更大作用。

  專(zhuan) 家指出,向森林要食物相當於(yu) 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拓展了一個(ge) 新的領域。此外,從(cong) 食物供給的角度考慮,森林作為(wei) 生物多樣性寶庫,可以大力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ye) 迭代升級,降低傳(chuan) 統養(yang) 殖業(ye) 帶來的環境資源壓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