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努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發布時間:2023-05-18 16:0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黃莉(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製定一係列具有全局性意義(yi) 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我們(men) 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ti) 上已經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特點。解決(jue) 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必須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通過增加高質量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新時代十年,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國經濟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you) 勢,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取得重大突破,邁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也要看到,雖然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績顯著,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我們(men)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實現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發展。

  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製度保障。要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構建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關(guan) 係我們(men) 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把握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機遇和產(chan) 業(ye) 升級方向,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業(ye) 新體(ti) 係,推動現代服務業(ye) 同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要加快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把鄉(xiang) 村建設擺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完善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製,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ti) 係。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dong) 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係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you) 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麵的功能。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以國內(nei) 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引導沿海內(nei) 陸沿邊開放優(you) 勢互補、協同發展,加大西部、內(nei) 陸和沿邊地區開放力度,加快形成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改革。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ti) 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