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的中國式民主
作者:張樹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jia) 值,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從(cong) 世界各國曆史實踐來看,民主又是多樣的、具體(ti) 的、發展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高舉(ju) 人民民主旗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吸收借鑒了人類政治文明成果,符合人類政治發展規律,在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you) 越性,推動和引領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民主的偉(wei) 大創造
紮根本國土壤的中國式、自主性民主。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社會(hui) 政治環境、曆史文化土壤,因而,堅持什麽(me) 樣的民主觀、選擇什麽(me) 樣的民主道路、采取什麽(me) 樣的民主實現形式等,是各國人民的權利。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經過長期獨立自主的探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逐步建立起適應中國國情、符合人民需要、有利於(yu) 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製度體(ti) 係,為(wei) 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堅實製度保障。
人民至上、具有本質性規定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與(yu) 間歇性投票選舉(ju) 掩蓋下的西式寡頭政治、財閥當政根本不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本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隻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yu) 的權利,人民隻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yi) 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僅(jin) 僅(jin) 行使間歇性投票權的選舉(ju) 民主,而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旨在保障和實現人民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等廣泛權利的真實的民主。
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團結性、共識性民主。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有兩(liang) 種重要實現形式,即人民通過選舉(ju) 、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nei) 部各方麵在重大決(jue) 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兩(liang) 種民主形式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找到全社會(hui) 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諦。
形式多樣的高效能、高質量民主。對一個(ge) 國家政治製度體(ti) 係的評價(jia) ,要看其能否促進社會(hui) 發展與(yu) 進步,能否真正改善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通過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人民當家作主具體(ti) 地、現實地體(ti) 現到黨(dang) 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黨(dang) 和國家機關(guan) 各個(ge) 方麵各個(ge) 層級工作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優(you) 質有效的民主。
與(yu) 時俱進的全新型、係統性民主。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在民主、法治等方麵的要求日益增長。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不斷健全民主製度、豐(feng) 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民主需要。當前,中國基層民主實踐更加廣泛、生動,村民理事會(hui) 、村民監事會(hui) 、村民議事會(hui) 、居民議事會(hui) 等一係列豐(feng) 富多樣的基層民主形式在城鄉(xiang) 社區蓬勃發展,電視問政、廣播問政、黨(dang) 報問政、網絡問政等一係列充滿時代氣息的基層民主渠道不斷拓寬。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民主理論、製度、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製度優(you) 越性得到更好發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得到鞏固和發展。我們(men) 不斷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豐(feng) 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確保黨(dang) 和國家在決(jue) 策、執行、監督落實各環節都能聽到人民聲音、都有人民參與(yu) 。
人民監督權力是中國民主製度建構的內(nei) 核,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前提和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國家民主不民主,關(guan) 鍵在於(yu) 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權力運行規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製約”。隻有人民充分行使監督管理國家的民主權利,才能防止公權力被濫用,保持執政黨(dang) 的先進性。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製度安排。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項重點工作和著力方向就是切實發揮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根本政治製度作用,發揮好人大監督作用。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特點和優(you) 勢。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國不斷完善協商民主的發展路徑,探索形成了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社會(hui) 組織協商等協商渠道,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促進不同思想觀點的充分表達和深入交流,形成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充分發揚了民主精神,廣泛凝聚了全社會(hui) 共識,促進了社會(hui) 和諧穩定。
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生動實踐和最鮮活體(ti) 現。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是基層治理實踐的真正主體(ti) 。我國實行以村民自治製度、居民自治製度和職工代表大會(hui) 製度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人民群眾(zhong) 在基層黨(dang) 組織的領導和支持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效防止了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信息時代,我們(men) 黨(dang) 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更好傾(qing) 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同時將基層民主許多好的經驗做法轉化為(wei) 國家政策,為(wei) 民主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統一戰線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決(jue) 定黨(dang) 的生死存亡。發展民主,就是要推動社會(hui) 向著團結、和諧的方向前行。統戰工作的根本是解決(jue) 人心和力量問題,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隻有從(cong) 這一高度認識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促進政黨(dang) 關(guan) 係、民族關(guan) 係、宗教關(guan) 係、階層關(guan) 係、海內(nei) 外同胞關(guan) 係和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類民主的新形態
民主是多樣的,世界是多彩的。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園裏,中國的民主之花絢麗(li) 綻放。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中國之治”豐(feng) 富了人類政治文明的百花園。
冷戰結束時,西方國家有學者鼓吹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是“普世”的、永恒的,是人類通往幸福世界的唯一道路。然而,現實卻是,逐漸失靈的西方民主製度遭遇越來越嚴(yan) 峻的困境。近些年西方國家強行對外輸出西式民主、一些發展中國家移植西式民主模式也先後遭受失敗。這充分證明,民主是曆史的、發展的、具體(ti) 的,也是成長的、多樣的,各個(ge) 國家在追求現代化、實現民主的道路探索中,理應具有自主性、對話性、創新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治理一個(ge) 國家,推動一個(ge) 國家實現現代化,並不隻有西方製度模式這一條道,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可以說,我們(men) 用事實宣告了‘曆史終結論’的破產(chan) ,宣告了各國最終都要以西方製度模式為(wei) 歸宿的單線式曆史觀的破產(chan) 。”在當今混亂(luan) 迷茫的複雜國際形勢下,中國式民主超越西式自由民主“一元論”、西式民主“普世論”,反對任何以“民主”名義(yi) 拉幫結夥(huo) 、分裂世界、妄圖重演“冷戰”的政治圖謀。中國全新的民主觀和民主路,匯成了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彰顯中國政治文明光彩。
當前,一個(ge) 不可逆轉的曆史趨勢是,世界將朝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方向發展,多元文明之花將競相綻放。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人們(men) 已經看到,以“中國之治”美麗(li) 風景為(wei) 標誌的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正呼之欲出,人類政治文明的百花園必將隨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而更加五彩斑斕、多姿多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