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向善,是人心所需
【同期】中國著名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言
當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當中,你內(nei) 心深處的這種善實際上在放射光芒,所以我想做慈善或者說向往慈善,確實是我們(men) 內(nei) 心深處的每個(ge) 人都具有的這麽(me) 一種本質,當然也是需要。
【解說】2023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hui) 5月20日在武漢開幕,中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以“公益項目發起人”身份受邀參會(hui) 並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
【解說】回溯莫言作品,從(cong) 《透明的紅蘿卜》裏的黑孩,到《豐(feng) 乳肥臀》中的母親(qin) ,在小人物的生死沉浮中,“悲憫”二字力透紙背。在莫言看來,如托爾斯泰、塞萬(wan) 提斯、雨果等偉(wei) 大的作家,他們(men) 在書(shu) 寫(xie) 苦難的背後,其實是講述那些與(yu) 苦難作鬥爭(zheng) 的頑強生命,以及人性所煥發出的光彩。
【同期】中國著名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言
苦難往往能給人留下更為(wei) 深刻的體(ti) 驗,尤其是要在寫(xie) 苦難當中的人的愛心,寫(xie) 人們(men) 跟苦難作鬥爭(zheng) ,寫(xie) 在這種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人性所煥發出來的光彩。
【解說】真正加入慈善行列,源於(yu) 莫言的一次就醫經曆,得知全國先天性心髒病患兒(er) 數量龐大,自2015年起,他便開始向西部貧困地區兒(er) 童開展捐助。2019 年底,莫言和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hui) 會(hui) 長王振共同推出了公眾(zhong) 號“兩(liang) 塊磚墨訊”,旨在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和書(shu) 法藝術。以此為(wei) 契機,2022年初,莫言和王振以手書(shu) “百福”的方式為(wei) 西部地區患先天性心髒病兒(er) 童籌集善款,並由此開啟“莫言同心”項目。截至目前,“莫言同心”項目已完成16批、281名困難家庭先心病兒(er) 童的救助。
【解說】一貫低調的莫言,如今麵對慈善事業(ye) 不再“莫言”。
【同期】中國著名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言
善應該讓人知,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並不是說為(wei) 了表彰你給你發獎牌,而是喚起喚起大家的都具有的慈善之心,喚起大家的善念,來共同做這個(ge) 事業(ye) 。
【解說】今年68歲的莫言笑稱“自己正值創作盛年”,但隻要慈善方麵有需求,他一定不會(hui) 缺席。5月20日,莫言在武漢發布“與(yu) 莫言同行”計劃,倡導營造“人人慈善”的社會(hui) 氛圍。莫言稱,人人都有慈善之心,幫助別人減輕痛苦,給他人帶來幸福的獲得感遠遠大於(yu) 付出。
【同期】中國著名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言
每個(ge) 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當全社會(hui) 形成一種共識,形成一種幫助他人的習(xi) 慣,以幫助他人為(wei) 榮耀,以幫助他人為(wei) 滿足,以幫助他人為(wei) 幸福的時候,我們(men) 全社會(hui) 就會(hui) 變成一種愛心蕩漾的社會(hui) 、善意流行的社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