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星火 匯聚成炬——二〇二三年全國“青馬工程”啟航再出發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自2007年啟動以來,培養(yang) 了一批批信仰堅定、能力突出、素質優(you) 良、作風過硬的青年政治骨幹。2023年4月,新一批全國“青馬工程”學員齊聚北京,開啟了“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的征程。
匯聚:為(wei) 同一個(ge) 目標從(cong) 大江南北走來
2023年全國“青馬工程”由高校班、農(nong) 村班、國企班、少先隊工作者班、社會(hui) 組織班共275名學員組成,他們(men) 一直在各自的領域奮鬥著,發光發熱。各種經曆和體(ti) 會(hui) 把他們(men) 引向了一個(ge) 共同的目標:認真學習(xi) ,刻苦鍛煉,努力成長為(wei) 合格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
“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趙建銘作為(wei) 獻詞領誦員,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代表無數中國青年喊出了這句心聲。而作為(wei) 學校團委青年工作指導中心的負責人,在團學工作中他也時常會(hui) 遇到各種問題。抱著進一步鍛造能力的決(jue) 心,趙建銘報名參加了今年的全國“青馬工程”。
得知入選全國“青馬工程”時,陳思良仍在厄瓜多爾為(wei) 長安汽車的項目奔忙,直到完成工作的每個(ge) 細節,他才匆匆登上回國的航班,24小時晝夜兼程趕到北京。從(cong) 一名普通技術工人到全國技術能手,陳思良用精益求精的匠心點亮了自己——28歲便閃耀世界技術大賽。為(wei) 了心中的信仰、中國汽車的未來,他立誌在“青馬工程”中學得更深、想得更透、幹得更好,“照亮”更多的青年。
“明利同誌,恭喜您入選2023年全國‘青馬工程’農(nong) 村班。”白天在農(nong) 場翻看土豆而無暇查看手機的鄭明利,深夜才看到來自團市委的這則短信。在此之前,她已經在機器前連軸轉了24小時。9年前,鄭明利與(yu) 先生毅然辭去城裏穩定的工作,將家中70畝(mu) 的流轉土地由小農(nong) 場發展成為(wei) 1300畝(mu) 的大農(nong) 場,帶動種植麵積5000多畝(mu) ,吸納周邊貧困家庭和一般農(nong) 戶入場就業(ye) ,帶動整體(ti) 創收超千萬(wan) 元,讓父老鄉(xiang) 親(qin) 的錢袋子更鼓了。鄭明利給自己定下硬目標——在“青馬工程”中必須學好理論知識、堅定理想信念,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廣闊天地裏,帶領更多父老鄉(xiang) 親(qin) 富起來。
王靜江是來自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工作者。他深知,發展的接力棒終將交到新一代少年兒(er) 童的手中。2016年10月,他參加了四川省團校舉(ju) 辦的川東(dong) 北經濟區新任職輔導員培訓班。自那以後,他堅定地將培養(yang) 共產(chan) 主義(yi) 接班人視作自己的神聖使命。2023年,他決(jue) 心繼續在全國“青馬工程”中曆練成長,為(wei) 少先隊員的成長撐起一片寬廣的天空。
90後青年莊子雲(yun) 是南昌市崛美公益發展中心主任,也是全國六萬(wan) 鄉(xiang) 村孩子心目中的“子雲(yun) 姐姐”。針對青少年閱讀危機,莊子雲(yun) 推出了“名著小書(shu) 包鄉(xiang) 村寶貝藏書(shu) 築夢計劃”,形成係統化、規模化鄉(xiang) 村閱讀生態。短短4年,“名著小書(shu) 包”覆蓋全國6萬(wan) 鄉(xiang) 村寶貝,截至2022年,她的項目已覆蓋小學、鄉(xiang) 村3664人次,直接受益人數達8335人。莊子雲(yun) 得知入選全國“青馬工程”後,決(jue) 心積極學習(xi) 科學理論,提升政治素養(yang) ,帶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繼續投身於(yu) 不負時代的青春事業(ye) 。
275名學員都和他們(men) 一樣,秉持“空杯”心態,做足準備在全國“青馬工程”的學習(xi) 鍛煉中繼續豐(feng) 盈羽翼,以期更高更遠地翱翔。
研學:用理論錘煉擔當品格、鍛造實幹風骨
“要堅持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學講結合,著力抓深學員理論學習(xi) 。”團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徐曉同誌給2023年全國“青馬工程”學員上了“開班第一課”。學員們(men) 深受鼓舞、學勁十足,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課上參照著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的原文和老師的講解內(nei) 容進行比照、思索,課下將學習(xi) 生活實際與(yu) 課堂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圍著老師提問。像樹苗一樣努力紮根向下,汲取“知識養(yang) 分”。
信仰上的堅定離不開理論上的清醒。“引導青年進行理論學習(xi) ,是‘醒腦’,絕非‘洗腦’”,課堂上的教誨發人深省,來自中國航發的團委書(shu) 記陳韜深以為(wei) 然,“對於(yu) 理論與(yu) 信仰、曆史與(yu) 文化、時代與(yu) 使命,當代青年是‘最聰明的讀者’,我們(men) 要用‘真心’幫助更多青年獲得‘真知’。”“熟知不等於(yu) 真知”這句話讓中國通號的侯昱澤豁然開朗,“特別是國有企業(ye) 的青年,我們(men) 的初心和使命必須要付諸行動中、體(ti) 現在服務上、凝結在產(chan) 品裏”。
來自重慶大學的付彥博在課間翻閱著《毛澤東(dong) 選集》裏的《反對本本主義(yi) 》感慨道:“經典著作還是要常讀,常讀常新”。這樣學習(xi) 原著的身影在課堂上、宿舍裏隨處可見。每位學員宿舍都設置了供學員們(men) “補鈣”的理論書(shu) 架,《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論黨(dang) 的青年工作》《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等書(shu) 籍應有盡有。付彥博借閱的《毛澤東(dong) 選集》就是書(shu) 架上經典原著之一。
“理論學習(xi) +課前展示+學習(xi) 分享”的課堂形式,讓學員們(men) 對每堂課都充滿期待,坐得住、聽得進、想得深。“他們(men) 不幹,誰幹”“他們(men) 都來幹”的精氣神和迸發的家國情懷是學員們(men) 學習(xi) 後最大的變化。少先隊工作者班的鄭高蘭(lan) 結課前說:“要隨時以一種‘我能為(wei) 學校建設、為(wei) 社會(hui) 發展做什麽(me) ’的挺膺姿態,主動去學習(xi) 、去實踐,把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先讀厚、再讀薄,當好‘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青馬人’。”
每晚各班學員按專(zhuan) 題進行分組研討,激烈精彩的思想碰撞深化了每位學員對理論的認識。《讓紅色信仰引領青春航向》《論青年人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可為(wei) 空間》《淺談社會(hui) 組織在助推全麵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國企青年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認識》……一篇篇心得文稿,成為(wei) 學員傳(chuan) 閱學習(xi) 的重要材料。理論學習(xi) 不僅(jin) 要有追尋真理的深度,還必須要有貼近實際的溫度,這是各班學員在一次次研討交流後的真實感受。
社會(hui) 組織班學員石磊是郭明義(yi) 愛心團隊青海青情援助分隊的一名誌願者,他在研討時分享道:“學好理論有助於(yu) 我們(men) 更好議大事、懂全局、管本行,進一步深刻把握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前進方向,在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貢獻。”王然玄這位“90後旅遊村長”在分享時表示:“當老支書(shu) 跟我說,‘娃娃,我不知道你們(men) 要幹什麽(me) ,但我知道你們(men) 是共產(chan) 黨(dang) 派來的,共產(chan) 黨(dang) 是不會(hui) 做壞事的,我相信你們(men) ’,那一刻,我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體(ti) 會(hui) ,我絕不能辜負老支書(shu) 、父老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信任。”
每一次研討,各行各業(ye) 青年都能找到理論與(yu) 各自實踐的結合點,認識到自己在民族複興(xing) 大進程中的小定位。
“時間到,請交卷!”理論測試結束的信號發出後,學員們(men) 交上了檢驗學習(xi) 成果的答卷。為(wei) 準備理論測試,“青馬”學員坐得住板凳、研得透問題。奮鬥路上,還有許多場“測試”等著“青馬”學員,他們(men) 深知,唯有堅定信仰、錘煉能力,才能衝(chong) 破阻礙、一往無前。
鑄魂:“青馬人”要立誌發出“青年音”
“傳(chuan) 播青馬聲音,匯聚青春力量”是“青馬學員說”創辦的目標,也是每一名青馬宣講員的職責和使命。“青馬學員說”於(yu) 2022年誕生,在“青馬人”的努力下,成為(wei) 青年講理論、講曆史、講成就、講成長、講體(ti) 會(hui) 的重要平台,展現著當代中國青年矢誌奮鬥的昂揚朝氣和青春風貌,以一個(ge) 個(ge) “小我”的故事引領各行各業(ye) 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我”之中。2023年全國“青馬工程”第一次集中學習(xi) 期間,19名學員代表各班參加了“青馬學員說”演講比賽,講述著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青年故事,發出“強國有我”的“青年之音”。
來自貴州理工學院的冷青軒從(cong) 小切口講述了父親(qin) 用行動點亮他內(nei) 心的故事。2021年7·20鄭州特大暴雨中,他的父親(qin) 作為(wei) 藍天救援隊的一員馳援抗洪一線。因為(wei) 擔心父親(qin) 的安危,他坐立難安,但父親(qin) 的堅毅和果決(jue) 讓他真正理解了在關(guan) 鍵時刻對人民群眾(zhong) 的大愛無疆。於(yu) 是他選擇在後方輔助抗災,主動到鄉(xiang) 村支教,傳(chuan) 遞奉獻與(yu) 擔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李倩茹分享道,她的老師劉永才院士為(wei) 了中國自己的巡航導彈,犧牲了健康,甚至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作為(wei) 新中國第一批航天工程師的姥爺,總愛送她“奇奇怪怪”的禮物,言傳(chuan) 身教下,讓她這個(ge) 90後姑娘毅然選擇了成為(wei) 一名導彈設計工程師……她親(qin) 曆的故事展現了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後繼、勇擔使命,傾(qing) 心鑄就國之重器的偉(wei) 大品格。
中國鐵建的許江浩引領青年們(men) 回到共建“一帶一路”的征途中,感受國際救援的驚心動魄、 “鐵兵精神”的壯烈無私、中國鐵建在國際版圖上共創共贏的“大國胸懷”,讓青年們(men) 在“鐵兵”後代深情的告別信中,深深感受到了那份遺憾卻無悔的親(qin) 情和無法割舍的家國情懷。
華潤集團的曾晨雨與(yu) 長安汽車的陳思良,共同講述了陳思良從(cong) “叛逆頑童”到“大國工匠”的成長之路,從(cong) “細致”做到“精致”再到“極致”,從(cong) “個(ge) 人”帶領“隊伍”輻射“全局”,28歲便閃耀世界技能大賽的舞台,成為(wei)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技能大師,繼續弘揚著“大國工匠”的精神。
中國海油的邵天琛在璿璣係統自主研製的故事中,展示了“中國速度”的驕傲與(yu) 自豪和“要將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決(jue) 心和魄力,號召青年以能源安全築國之長城,以吾輩之肩擔國之複興(xing) 。
少先隊工作者班的靳興(xing) 旭和郭鵬程把一株平凡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馬蘭(lan) 花種進了觀眾(zhong) 心裏。他們(men) 以鄧小嵐支教馬蘭(lan) 小學播種音樂(le) 夢想為(wei) 引子,講述了和少先隊員、輔導員一起成長的點滴故事。演講結束時,靳興(xing) 旭和郭鵬程莊重地敬起隊禮,激動地說:“我們(men) 就是平凡的馬蘭(lan) 花,綻放在祖國需要的地方,譜寫(xie) 著守望成長的教育之歌!”
一個(ge) 個(ge) 故事講完了,但“青馬學員說”並沒有結束。它的使命是持續“凝心鑄魂”,讓更多青年堅定信仰、凝聚力量,在光榮與(yu) 夢想的遠征上並肩起來,爬坡上坎、過關(guan) 闖隘,在偉(wei) 大征程上畫上屬於(yu) 青年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共進:青年就要團結一致而充滿幹勁
在集中學習(xi) 前,高校班張康寧、李澤中、林涅、朱玲霞、王力泉分工完成了670頁、40餘(yu) 萬(wan) 字理論學習(xi) 資料匯編的整理,為(wei) 全體(ti) 學員學習(xi) 提供參考。高校班還成立了臨(lin) 時團支部,建立了“學習(xi) 、實踐、組織、宣傳(chuan) 、文體(ti) ”的功能性團小組和按照學校所在地區進行劃分的班小組,進一步激發班級學員內(nei) 在溝通活力,讓第一次集中學習(xi) 成為(wei) 好的開始,也讓為(wei) 期一年的聯學聯建成為(wei) 常態。
“我們(men) 不是‘卷’,我們(men) 是享受團結奮鬥的過程。”國企青年們(men) 總是這樣調侃著這幾天的集中學習(xi) 。國企班先後成立了宣傳(chuan) 組、信息專(zhuan) 報組、“青馬學員說”材料支撐突擊隊等誌願團體(ti) 。宣傳(chuan) 組自製《國企青馬觀察》欄目,推出高質量短視頻《追光》;信息專(zhuan) 報組將每日的學習(xi) 研討心得匯編成冊(ce) 、將熱議撰寫(xie) 成文。有時為(wei) 了一個(ge) 詞語反複推敲,不經意就錯過飯點,隻為(wei) 把話說進青年心裏;有時為(wei) 了一個(ge) 畫麵反複琢磨,不惜深夜外出拍攝,隻為(wei) 把更好的鏡頭映入青年腦海。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竭盡全力地精益求精,成為(wei) 每一個(ge) 國企班學員的精誠態度。
“阿貴班長、各位同學,我有一定拍攝經驗,為(wei) 咱們(men) 農(nong) 村班記錄每個(ge) 美好瞬間,就請放心地交給我吧!”農(nong) 村班學員何秀娟自薦成為(wei) 班級委員,希望能更好地為(wei) 同學們(men) 服務。為(wei) 了促進班級建設有效開展,農(nong) 村班探索並確立“小組責任製”,以小組為(wei) 單位,分配到組、責任到人,組長牽頭、組內(nei) 成員互相提醒督促,在專(zhuan) 題學習(xi) 、小組學研、“青馬學員說”展示等傳(chuan) 遞、布置、落實、反饋等各環節各專(zhuan) 項實現“全麵、準確、高效、協作”的效果。
“我推薦艾孜買(mai) 提·艾尼瓦爾作為(wei) 班長”“我同意這個(ge) 提議”“我也同意”……在全國青馬工程社會(hui) 組織班全體(ti) 學員的共同推薦下,北京青年藝術發展促進會(hui) 設計專(zhuan) 委會(hui) 負責人艾孜買(mai) 提·艾尼瓦爾成為(wei) 全國青馬工程社會(hui) 組織班班長。這段時間,為(wei) 了能夠保證社會(hui) 組織班健康有序發展,艾孜買(mai) 提·艾尼瓦爾和班委們(men) 組織全體(ti) 學員共同建立了班級公約、班口號、願景、使命等班級文化,通過班級文化進一步增強了集體(ti) 的向心力。
少先隊工作者班班長吳雲(yun) 在組織班級最後一次課前展示準備時遇到了難題:展示視頻很有可能做不出來。為(wei) 更快完成任務,吳雲(yun) 動員各小組全員參與(yu) 。即便到了晚上11點,各小組同學也連聲答應,沒有猶豫,她真切地感受到,這群人從(cong) 天南海北聚到一起,是因為(wei) 同一個(ge) 夢想,同一場奔赴!努力克服設備問題、硬撐著疲倦的眼睛,淩晨4點多,視頻終於(yu) 完成。他們(men) 互相調侃,除了紅領巾的標識,黑眼圈也成了他們(men) 共同的標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雖然疲憊,他們(men) 仍然看到了彼此臉上的光,這光屬於(yu) “青馬人”,足以照亮未來路。
團結一致,幹勁十足,擰成一股繩,“青馬人”身上的這股勁兒(er) ,造就了良好的學習(xi) 氛圍,形成了高效的班級管理方式,在互學互鑒、取長補短中共同成長進步。
成炬:我們(men) 以同一種姿態向複興(xing) 中國走去
點點星火不成氣候,匯聚成炬才有光芒。每一個(ge) 全國“青馬工程”學員回到各自工作崗位,用實際行動帶動一批人、引領一批人,與(yu) 他們(men) 一同追逐夢想、生生不息。
“來到全國‘青馬工程’的平台,是我進一步提升個(ge) 人理論水平,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故事的寶貴機會(hui) 。”來自西北工業(ye) 大學的王力泉說。他曾經帶領來華留學生前往中共一大會(hui) 址等地領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使命,外國友人對中國發展、中國成就讚許連連,也更加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集中學習(xi) 後,他將繼續組織學校的中外青年參加社會(hui) 實踐、形成常態化機製,促進中外青年互學互鑒、當好中外友好交流橋梁。
“參加全國青馬工程讓我站上了一個(ge) 新的起點”,來自中國鐵塔的國企班學員徐驥奮戰在通信行業(ye) 10餘(yu) 年,見證和參與(yu) 了我國移動通信網絡從(cong) 3G落後到4G同步再到5G領先的跨越式發展,他回到崗位上將組建中國鐵塔“青年講師團”,把親(qin) 身經曆講給大家,在公司青年中宣揚堅持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厚植“人民郵電為(wei) 人民”的紅色基因,引領公司青年更加火熱的投身於(yu) “網絡強國”戰略,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享受便捷移動通信網絡服務保駕護航。
農(nong) 村班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動誌願者何藝珊走進祖國最基層,與(yu) 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感受到年輕人作為(wei) 連接國家與(yu) 基層群眾(zhong) 橋梁的意義(yi) 。未來,作為(wei) “青馬人”“新農(nong) 人”,農(nong) 村班的學員將更加堅定為(wei) 農(nong) 初心,厚植愛農(nong) 情懷,練就興(xing) 農(nong) 本領,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廣袤天地裏做好“領頭雁”“貼心人”“宣講員”等角色,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鄉(xiang) 村、建設青春之中國。
少先隊工作者班吳雲(yun) 在和同事交流後,決(jue) 定了要與(yu) 揚中市“紅領巾巡講團”的成員們(men) 深入學校開展巡講,邀請高校班、國企班學員走進校園,開展主題宣講交流活動。少先隊工作者班李響一回到學校就和北京市昌平區流村村支書(shu) 楊強達成合作意向,帶學生們(men) 走進農(nong) 村、了解農(nong) 村,通過走訪、調研等方式為(wei) 新農(nong) 村建設出謀劃策。王靜江聯係了其他省份的學員夥(huo) 伴開展“手拉手”活動,讓學生們(men) 深入了解和體(ti) 驗各民族文化。“資源共享能帶給少先隊員們(men) 更多收獲和成長。”王靜江和其他省份的少先隊輔導員們(men) 討論時談到,表達了想要建設全國少先隊資源庫、組建跨省聯合課題研究團隊、創建少先隊名師工作室的意願。少先隊“大朋友”們(men) 一呼百應,準備在自己的課程中融入“青馬工程”教育,發展更多的青馬“星火”。
90後袁鴻飛是一名“斜杠青年”,作為(wei) 4家青年社會(hui) 組織負責人,他回到天津後,帶領天津市青少年事務社工管理服務中心全體(ti) 社工在全市15個(ge) 區的100多個(ge) 社區,聚青少年思想引領、身心健康、婚戀交友、就業(ye) 創業(ye) 等領域,啟動實施“社區青春行動”服務項目活動,以全市示範性社區為(wei) 實踐陣地,重點打造100個(ge) 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的服務品牌項目,探索激活基層有效動能,預計開展各類活動1000餘(yu) 場次,直接服務青少年1萬(wan) 餘(yu) 人次。
浙江省諸暨市吾欣公益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莊園從(cong) 北京培訓結束後,聯動高校打造“青鬆共富工坊”聚集青年大學生中的骨幹力量,分享學習(xi) 青馬工程的思想主旨,用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方法引導青年創新開發設計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社會(hui) 公益類、誌願服務類項目。通過青年榜樣說、紅色小品等形式,以青幫青、青帶青公益創業(ye) 模式以文化人,實踐動人。她還定期組織青年誌願者開展“青楓V站”公益直播活動,聯合抖音、小紅書(shu) 、美團外賣等平台,在為(wei) 地方優(you) 質“土特產(chan) ”直播推薦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團結青年人的愛國愛黨(dang) 情懷,發揮誌願奉獻精神,多維度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越來越多的青馬“火苗”將帶著“青馬工程”賦予的信念和使命,熊熊燃燒、緊密匯聚,努力燃亮更多青年的“信仰之炬”“理想之炬”“奮進之炬”,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