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三院: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1”走向“100”

發布時間:2023-05-24 11:1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 張均斌 魏其濛

  “汙水都是有‘指紋’的,可以從(cong) ‘指紋’中識別汙水的成分、來源等信息。”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以下簡稱“長三院”)生態環境所所長劉銳所說的“指紋”是指汙水的三維熒光光譜,通過對不同類別的汙水三維熒光光譜進行比對、分析,可以精準判斷汙水的特征,從(cong) 而進行汙染源精準識別、汙染源排放監控、水環境安全保障等,準確率可達90%以上,這便是三維熒光精準溯源技術。

  像這樣用於(yu) 精準治汙的“利器”,在長三院生態環境所的“技術庫”中還有不少。該研究所成立於(yu) 2006年,是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長三院共同建立的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機構和成果轉化基地。包括三維熒光精準溯源技術在內(nei) 的不少技術,便是由清華大學的科研實驗室中轉化而來,如今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環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men) 所做的不少工作並非是從(cong) 0到1的突破,而是致力讓科研成果從(cong) 1走向100,實現轉化、應用。”在劉銳看來,科研成果從(cong) 1邁向100的這一過程同樣重要,“如果沒有這樣一個(ge) 突破的話,很可能一個(ge) 產(chan) 業(ye) 就是不存在的”。而她所在的研究所作為(wei) 一個(ge) 地方創新載體(ti) ,可以把一些先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承接轉化、整合應用,把先進的技術、優(you) 秀的人才留下來,持續、穩定地服務當地的發展。

  現場,劉銳拿出一張圖表向記者展示了嘉興(xing) 市近35年來水質類別的變化。據了解,該研究所成立17年來為(wei) 嘉興(xing) 全域1.47萬(wan) 公裏的河道做水質“體(ti) 檢”分析並積極參與(yu) 治理,將嘉興(xing) 的飲用水水源地從(cong) 零合格提高至100%優(you) ,助力嘉興(xing) 連續3年榮獲美麗(li) 浙江考核優(you) 秀市,成為(wei) 全省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2007年,作為(wei) 清華大學的畢業(ye) 生,劉銳來到嘉興(xing) 市入職長三院生態環境研究所,一路參與(yu) 、見證了嘉興(xing) 生態環境的逐步向好。如今,劉銳的科研團隊也從(cong) 最初的5人發展到3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和博士有9人。可以說,他們(men) 是長三院麵向當地市場需求,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優(you) 化科技資源配置的一個(ge) 縮影。

  成立20年來,長三院作為(wei) 浙江首個(ge) 省校共建新型創新載體(ti) ,以清華大學為(wei) 依托、立足浙江、麵向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在整合優(you) 化全球智力資源引育、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建設全方位創新服務支撐平台等方麵結出碩果,不僅(jin) 是眾(zhong) 多新技術的“首創地”,還是這些技術從(cong) 實驗室走向大市場的“首發地”。

  2016年,長三院黨(dang) 委委員、副院長楊向東(dong) 來到嘉興(xing) 後,一名企業(ye) 家曾提出“讓家具行業(ye) 智能化”的需求,後來,長三院便與(yu) 這家床具製造企業(ye) 合作成立了科研團隊,將科研成果進行轉換,打造推出了一款“智能床”。這款“智能床”在現有的床上增加高靈敏度非接觸式傳(chuan) 感器來獲取人們(men) 睡眠時的生理特征,並將傳(chuan) 感技術、AI與(yu) 大數據算法有機結合,構建了一套智慧睡眠係統,可進行健康睡眠管理,並對重大疾病進行預警等。

  “我們(men) 不僅(jin) 要把技術交給企業(ye) ,還會(hui) 為(wei) 企業(ye) 提供相關(guan) 理念以及理念未來的應用場景、實現路徑等。”用楊向東(dong) 的話來說,這張床“頂著清華的腦袋,長著企業(ye) 的腿”。如今,這款智能床已賣出200多萬(wan) 張,相關(guan) 企業(ye) 也從(cong) 傳(chuan) 統的床具生產(chan) 企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智能睡眠服務提供商並成功上市。

  從(cong) 一名企業(ye) 家提出的需求,到一係列技術的研發應用,再到一款新的產(chan) 品、一家煥新的企業(ye) ,在楊向東(dong) 看來,需求創新驅動理論技術創新,省校合作是實現重大創新的捷徑。這次合作體(ti) 現了企業(ye) 作為(wei) 創新主體(ti) 的作用,也是長三院圍繞創新鏈打造產(chan) 業(ye) 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構建創新鏈從(cong) 而服務市場需求的一次生動體(ti) 現。

  “我們(men) 要堅持問題導向、市場導向,走進企業(ye) 、了解企業(ye) 。”長三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黃開勝介紹,為(wei) 了貼近企業(ye) 、服務企業(ye) ,長三院已建立一支1000多人的人才隊伍和企業(ye) 一起攻關(guan) 關(guan) 鍵核心技術。

  據了解,目前長三院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國家級眾(zhong) 創空間”等國家級創新創業(ye) 平台9個(ge) 、省級創新創業(ye) 平台24個(ge) ,孵化培育企業(ye) 2500餘(yu) 家,其中上市(並購)企業(ye) 50餘(yu) 家,規模超百億(yi) 元的企業(ye) 已有10餘(yu) 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