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賦能 共護一江碧水——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創新與實踐
新華社武漢5月24日電 題:智慧賦能 共護一江碧水——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創新與(yu) 實踐
新華社記者鬱瓊源、侯雪靜
近日,中國三峽集團與(yu)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hui) 、中國工程院在湖北武漢聯合主辦第五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yu) 水生態發展大會(hui) 暨三峽環境科技大會(hui) ,共同探討“低碳綠色流域構建”這一主題,積極參與(yu) 長江經濟帶生態修複和環境保護建設。
三峽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集團堅持創新實踐,興(xing) 水利、提水質,充分發揮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的骨幹主力作用,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一滴水可以發6次電:布局新能源共抓大保護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三峽集團業(ye) 務圍繞清潔能源和生態環保“兩(liang) 翼齊飛”。
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說,特別是2018年以來,三峽集團積極承擔共抓長江大保護新使命,持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麵的投入,完成了從(cong) 試點先行、拓展合作、全麵鋪開到高質量發展的迭代升級,實現從(cong) 環保新兵到治水主力的轉變,助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
隨著2022年底白鶴灘水電站全麵投產(chan)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已全麵建成,6座電站聯合調度實現了一滴水沿江而下可以發6次電,最大化利用長江流域水力資源。
“這相當於(yu) 每年節約標準煤9045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億(yi) 噸,為(wei) 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改善長江生態環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殿常說。
雷鳴山表示,三峽集團致力於(yu) 與(yu) 社會(hui) 各界加強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和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的骨幹主力作用,努力當好構建綠色低碳流域,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推動者、建設者、貢獻者,為(wei) 實現高質量發展、實施高水平保護、創造高品質生活賦能添彩。
係統化治汙:統籌創新管網建設管理
汙染在水裏,根源在岸上,關(guan) 鍵在管網。管網是城市的動脈,是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更是城鎮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的關(guan) 鍵環節。係統化治汙是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點。
瞄準管網這個(ge) 城市汙水治理的短板,三峽集團提出了開展“以管網治理為(wei) 重點,助推水環境從(cong) 治標轉向治本”的管網攻堅戰。
“我們(men) 在沿江很多城市開展管網攻堅戰。同時,我們(men) 將係統治理的理念逐步升級為(wei) ‘城市智慧水管家’,打造新概念水廠,探索‘廠網河湖岸一體(ti) ’的調度係統,這些嚐試在試點城市取得了成效,在向其他城市推廣經驗時,力求做到因地製宜、成本可控。”王殿常說,通過組建長江管網投資平台,創新“按效付費”機製,疏導管網建設運營成本,三峽集團正努力探索一條以市場化為(wei) 主、可持續發展的共抓長江大保護新路子。
“我們(men) 通過理念創新提升治理實效,堅持係統治理理念,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謀劃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近1000億(yi) 元,每天城鎮汙水處理規模426萬(wan) 噸,管網長度達1.8萬(wan) 公裏,首批試點城市黑臭水體(ti) 基本消除,汙水集中收集率平均提高37%。”雷鳴山說。
通過模式創新推動係統治理,三峽集團探索形成以“五水共治”“廠網河湖岸一體(ti) ”為(wei) 核心的“三峽治水模式”,重點推進管網攻堅戰和“城市智慧水管家”,構建“城市水環境治理可持續、政府資產(chan) 能盤活、體(ti) 製機製更高效”的長江生態環保新模式。
齊抓共管聚合力:推動長江綠色高質量發展
“共抓長江大保護,在‘共’字上聚合力、在‘抓’字上下實功。”雷鳴山說,三峽集團將組建投資、科研、資金、聯盟、基金五大平台,吸納110餘(yu) 家優(you) 質單位加入長江生態環保產(chan) 業(ye) 聯盟,與(yu) 地方政府建立“政府當家、企業(ye) 管家”的新型合作關(guan) 係,實現業(ye) 務布局沿江11省市全覆蓋,基本構建政府主導、三峽集團牽頭組織實施、社會(hui) 資本廣泛參與(yu) 的共抓格局。
“今年是三峽集團成立三十周年。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這為(wei) 三峽集團和生態環保行業(ye) 發展提供了新機遇、開辟了新空間、賦予了新使命。”雷鳴山說。
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雷鳴山表示,集團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進一步努力:
——努力讓流域水資源利用更高效,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精益運行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不斷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努力讓流域水環境治理更係統,全麵推廣“城市智慧水管家”,堅決(jue) 打贏管網攻堅戰,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創新應用生態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推動水環境治理提質增效。
——努力讓流域水生態保護更有力,加強長江珍稀魚類和植物研究保護,積極有序開展生態調度和增殖放流活動,促進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共同繪就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江河新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