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頭江豚放歸長江 “回家”一月後或已融入自然種群
央視網消息:5月22日,中科院水生所首次對外發布了放歸長江四頭江豚近一個(ge) 月的監測進展情況,這些江豚極大可能已融入自然種群。
這四頭江豚是今年4月25日放歸長江的,兩(liang) 頭放歸長江湖北新螺段,兩(liang) 頭放歸長江石首天鵝洲。這是中國遷地保護江豚首次放歸長江,實現遷地保護瀕危水生哺乳動物的野化放歸。
科研人員采取無線電自動追蹤係統,也就是給江豚穿戴有無線電信標的背心,再通過聲影像輔助觀察係統以及移動式的手持無線電定位跟蹤、目視觀察、拖曳式實時被動聲學和無人機等方式對江豚進行不間斷的追蹤。4月28日,科研人員監測到長江新螺段放歸的兩(liang) 頭江豚和另外一頭野外江豚在一起活動。可是,不久後,這兩(liang) 頭江豚的背心脫落,無法直接監測到它們(men) 的去向。於(yu) 是,科研人員進行了進一步輔助監測。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 梅誌剛:通過監測結果來看,在這樣一個(ge) 大的分布範圍內(nei) ,保護區江豚是幾大群在一起活動,沒有說孤零零的、一頭兩(liang) 頭的小群,而且分布的區域都是在淺灘、河口或者沙洲的洲頭洲尾的水域,與(yu) 我們(men) 曆次考察保護區江豚分布幾乎是一致的。所以我們(men) 推測,極大可能,它們(men) 已經融入保護區更大的群體(ti) ,而且也找到了合適的棲息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