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將推進40.2公裏西山綠道建設 推動水、路、綠三網融合
近日,北京市發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係統品質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方案從(cong) “街道空間更加活力、各類設施更加融合、治理模式更加協同、環境氛圍更加友好”等方麵,明確了24項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推進城市慢行係統發展,鼓勵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車騎行”的出行方式,提高市民慢行出行的獲得感。
一、多舉(ju) 措保障非機動車道路權持續開展重點道路及立交橋區治理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多舉(ju) 措保障自行車路權,共計對城六區和通州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約220公裏道路進行整治。采取拓寬非機動車道路段、增設綠化隔離等多種方式,保障、強化自行車獨立路權。同時,增設樹池蓋板以增加步道通行空間,並完成全市8000處“騎沿井”問題治理,消除安全隱患,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按計劃組織實施東(dong) 城區朝陽門南北小街、西城區德勝門內(nei) 大街、朝陽區三裏屯路、海澱區文慧園路等道路環境整治提升;持續開展路口及立交橋區治理,針對出行不便路口進行專(zhuan) 項排查,通過增設安全島等措施,保障路口的自行車和行人過街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二、持續推動水、路、綠三網融合開展濱水空間三網融合試點
今年,將繼續推動水、路、綠三網融合,完成地標《城市道路慢行係統、綠道與(yu) 濱水慢行路融合規劃設計標準》編製工作。推進40.2公裏西山綠道建設;完成清河下段(立水橋—溫榆河河口)10公裏慢行係統建設等多個(ge) 工程,持續建設慢行係統。
三、強化慢行交通秩序管理保障非機動車有序停放
今年,將結合北京市非機動車出行現狀及管理需求,推進《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修訂立項論證工作。 為(wei) 保障非機動車停放秩序,今年將通過挖潛停放空間、整治停放秩序,在重點軌道站點、重要交通樞紐和大型商業(ye) 區周邊開展非機動車停車綜合治理工作。此外,強化慢行交通秩序管理,今年將新建違法停車非現場執法設備200套持,繼續擴大非現場執法覆蓋率,並繼續開展電動自行車超標、超速、闖紅燈和逆行等違法行為(wei) 專(zhuan) 項整治。
四、提升慢行係統舒適度深度融合文旅活動
為(wei) 打造品質慢行係統,今年將繼續提升慢行出行舒適度,建設林蔭化道路20條,完成垂直綠化示範立交橋20處。今年將結合延慶區全域旅遊資源,承辦舉(ju) 辦2023第十三屆北京國際自行車騎遊大會(hui) ;同時加大對21條“騎遊北京”文旅騎行線路的宣傳(chuan) 推廣,促進慢行與(yu) 文旅深度融合。同時將繼續提升慢行出行服務水平,加強軌道交通與(yu) 步行、騎行、地麵公交的導航服務銜接。持續推進“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結合世界地球日、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V藍北京”係列主題宣傳(chuan) ;圍繞步行和自行車出行,開展“濱水慢行”健身騎行、“9.22世界無車日”等特色主題活動,引領市民健康出行、綠色出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