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讓孩子們跑起來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在“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5月31日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er) 童祝賀節日。針對體(ti) 育鍛煉,總書(shu) 記指出,體(ti) 育鍛煉是增強少年兒(er) 童體(ti) 質最有效的手段。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men) 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體(ti) 育鍛煉要從(cong) 小抓起,體(ti) 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那麽(me) ,怎樣讓孩子們(men) 動起來,成為(wei) 終身運動者?如何在體(ti) 育與(yu) 教育之間搭建通道?2021年國家體(ti) 育總局聯合教育部等六部門在全國發起了“奔跑吧·少年”兒(er) 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
北京市海澱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二年級的一節體(ti) 育課上,操場上,一根跳繩,讓孩子們(men) 玩出了花樣。操場另一邊,五年級的同學們(men) 在體(ti) 育老師的帶領下,拍著籃球開心互動。
在學校,孩子們(men) 不僅(jin) 每天有體(ti) 育課,而且還有體(ti) 育大課間和各種體(ti) 育社團活動,這不僅(jin) 讓孩子們(men) 身體(ti) 素質得到了提高,也培養(yang) 了興(xing) 趣、收獲了快樂(le) 。
為(wei) 了防止孩子過早地戴上“小眼鏡”、成為(wei) “小胖墩”,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ti) 魄,近幾年,國家陸續采取了一係列具體(ti) 的舉(ju) 措。比如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ti) 育課,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nei) 、校外各一個(ge) 小時體(ti) 育活動時間。而在“雙減”政策實施後,許多學校也按照要求在課後給學生提供文藝、體(ti) 育等延時服務。在北京市海澱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孩子們(men) 每天一節體(ti) 育課,再加上上下午的課間操和大課間的體(ti) 育鍛煉等等,一天之中孩子們(men) 的運動時間大約在80分鍾以上。
在開足開好體(ti) 育與(yu) 健康課程的同時,結合學校社團活動和課後服務,為(wei) 了盡量滿足每個(ge) 孩子的需求,學校在充分利用本校師資的基礎上,還聘請青少年體(ti) 育俱樂(le) 部校外培訓機構的師資,開設了包括田徑、足球、籃球、啦啦操等社團課程。讓運動融入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生活,融入他們(men) 的快樂(le) 成長。
北京市海澱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在校園內(nei) 開展的一係列體(ti) 育活動並不是個(ge) 例,而是越來越多學校的一個(ge) 縮影。三年來,“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活動,已經帶動4000萬(wan) 青少年參與(yu) 。而堅持“健康第一”,堅持普惠、經常、可及,堅持重心下沉,將活動辦在青少年身邊,也正是“奔跑吧·少年”兒(er) 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所倡導的核心理念。同樣,讓體(ti) 育鍛煉成為(wei) 青少年的終身習(xi) 慣,也將是學校、家庭和社會(hui) 共同的努力方向。
國家體(ti) 育總局青少年體(ti) 育司副司長薑慶國:“我們(men) 首先讓孩子們(men) 在學校裏跑起來,幫助學校開足開齊上好體(ti) 育課;第二,在課後服務中跑起來,在“雙減”的背景下推動體(ti) 校、社會(hui) 俱樂(le) 部進校園開展課後服務,為(wei) 學校提供高質量的課後服務水平;第三,在社區裏開展了青少年喜聞樂(le) 見的活動,通過健身科普、技能展示,讓孩子們(men) 在社區裏快樂(le) 地跑起來。”
為(wei) 了實現讓孩子們(men) “上好上足體(ti) 育課”“保證足夠的體(ti) 育運動”的目標,除了傳(chuan) 統的校園體(ti) 育鍛煉,各地也結合自身的優(you) 勢,通過創新活動形式,打造富有特色的運動項目,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yu) 進來。
哨聲響起,江西贛州定南縣第三中學和定南縣實驗學校的球隊比賽開始了,這場比賽是為(wei) 了備戰贛州市的初中校園足球聯賽。曾子儒代表自己的學校出戰。
3比1,最終曾子儒所在的定南縣第三中學球隊贏得了比賽。
看到曾子儒在場上的表現,很難想象他曾經並不喜歡參加體(ti) 育運動,更別說高強度的足球訓練了。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三中學學生曾子儒:“踢足球之前自己體(ti) 弱多病,身體(ti) 素質比較差,別提去踢這麽(me) 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就是讓我圍著操場跑一圈都氣喘籲籲。”
而定南縣第四小學的賴沛佳則是因為(wei) 羞澀內(nei) 向,不願意跟別人交流,所以不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體(ti) 育活動。為(wei) 了解決(jue) 孩子們(men) 的這些問題,讓他們(men) 愛上運動,贛州市出台了《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校體(ti) 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同時,各縣(市、區)也根據自身實際,先後製定出台了係列政策文件,比如2020年定南縣就通過了《關(guan) 於(yu) 打造“足球之城”促進文體(ti) 旅融合發展的議案》。整合教育體(ti) 育資金,撬動社會(hui) 資金,標準化新建、改建足球場地共12塊,並投資3億(yi) 元建成江西省唯一的國家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全縣42塊足球場地免費向學生開放。
踢了3年足球的賴沛佳,不僅(jin) 技術嫻熟,性格也改變了很多。
而曾子儒現在不僅(jin) 是校足球隊的主力,還被選拔到縣U14男足隊。
讓學生在跑中學、跑中練、跑中賽,通過頑強拚搏實現自我完善和超越。在這個(ge) 過程中不僅(jin) 能讓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也讓一些熱愛體(ti) 育運動的好苗子脫穎而出。
黑龍江省七台河市被中國奧組委授予“奧運冠軍(jun) 之城”,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號是因為(wei) 這裏不僅(jin) 先後培養(yang) 和輸送了楊揚、孫琳琳、範可新等12位世界冠軍(jun) ,而且全市78所中小學校中國家和省市級的冰雪特色校共有57所。每到冬季,每個(ge) 中小學校園都有冰場,而且這些校園冰場在節假日和寒假期間會(hui) 免費向社會(hui) 開放。
不僅(jin) 如此,七台河市每年都會(hui) 邀請楊揚、範可新等冬奧和世界冠軍(jun) 回到家鄉(xiang) 和母校,舉(ju) 辦冠軍(jun) 大講堂,給小運動員們(men) 做示範指導。在這樣的氛圍下,很多孩子都熱愛上了冰雪運動。
10歲的李楠,練習(xi) 短道速滑已經4年了,之所以選擇短道速滑,是因為(wei) 他也有一個(ge) 冠軍(jun) 夢。
為(wei) 了提高短道速滑後備人才儲(chu) 備,七台河市建立了短道速滑傳(chuan) 統特色校、少兒(er) 短道速滑業(ye) 餘(yu) 體(ti) 校、黑龍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隊的梯隊培養(yang) 模式,形成了從(cong) 學校到專(zhuan) 業(ye) 隊、從(cong) 業(ye) 餘(yu) 到職業(ye) 的培養(yang) 、輸送和選拔機製。
體(ti) 教融合不光是把體(ti) 育和教育兩(liang) 個(ge) 部門的資源簡單相加,更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要達到以文化人、以體(ti) 育人的目的,使體(ti) 育在育人方麵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更多學生參與(yu) 運動,讓體(ti) 育文化的傳(chuan) 播更有意義(yi) ,這也是體(ti) 教融合的大課題。
薑慶國:“讓孩子們(men) 跑起來就是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孩子們(men) 在快樂(le) 中運動,通過運動養(yang) 成終身鍛煉的好習(xi) 慣。通過運動讓孩子們(men) 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ti) 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提高人的健康素質,青少年是黃金期。這個(ge) 階段,長身體(ti) 是第一位的,身體(ti) 好了,才能為(wei) 今後一生的學習(xi) 工作打好基礎。除了教育部門、家校之間,包括相關(guan) 的社會(hui) 機構和組織,也要主動作為(wei) 、群策群力,一起讓孩子們(men) 跑起來,讓國家的未來強起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