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最大年齡跨度63歲 14位“戲簍子”迷倒了百名椿樹老街坊

發布時間:2023-06-02 16:46: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5月30日下午,梁家園社區紅線京劇社公益演出在安徽會(hui) 館開幕,近3個(ge) 小時的演出,大到75歲,小到12歲——最大年齡跨度63歲,14位演員輪番上場,為(wei) 近百位觀眾(zhong) 帶來了5出精彩的戲曲,台上扣人心弦,台下掌聲雷動。

 

  紅線京劇社創立於(yu) 1997年,演員都是西城區椿樹街道的街坊。今年73歲的尹樹昌老師,既是今天的主持人,也是紅線京劇社的社長和創立者,26年的時光裏,他經曆了一些演員的搬遷離開,甚至過世,也見證了這門藝術的傳(chuan) 承。今天,表演《穆桂英掛帥》的12歲小演員王元琛,就讓很多演員和觀眾(zhong) 看到了薪火相傳(chuan) 的希望。

  “這句可以再往上來點兒(er) 。”在《坐宮》中飾演鐵鏡公主的李學敏老師認真傾(qing) 聽著台上王元琛的演唱,他也是王元琛的師父。說起當初收這位徒弟的故事,可謂是機緣巧合。

 

  四年前的一天上午,李老師正在廣渠門外護城河邊練嗓子,王元琛和爸爸路過,喜愛京劇藝術的她馬上就被吸引了。爸爸帶她過去,請求拜李老師為(wei) 師,李老師自認是業(ye) 餘(yu) 演員,想要拒絕,但小朋友非常堅持:“老師我就想跟您學!”感動於(yu) 8歲孩子對國粹的喜愛,李老師收下了這個(ge) 徒弟。從(cong) 喊嗓子開始,一教就是四年多。王元琛上了初中,時間更加緊張,李老師為(wei) 她介紹了專(zhuan) 業(ye) 老師的網課,對於(yu) 網課的作業(ye) ,通常會(hui) 先指導她修改兩(liang) 遍甚至更多,讓她獲得更快的提升。

  李老師其實很忙,要帶徒弟,也要照顧97歲的婆婆和3歲的孫女,今天的演出也是“擠時間”來的,一下台她就開始卸妝:“演完還得趕緊回去做家務。”雖然生活忙忙碌碌,但她們(men) 都沒有因此放棄這項事業(ye) 。白天沒時間見麵,李老師就會(hui) 在晚上騎車去徒弟家裏指導幾句。

  而為(wei) 了今天的演出,紅線京劇社已經準備了半年的時間,每周二都會(hui) 組織排戲。演員們(men) 自己在家也會(hui) 錄音錄像,查找問題,不斷精進。正是無數次的練習(xi) ,讓他們(men) 能夠沉著麵對意外情況,呈現精彩表演。

  除了在表演上下功夫,社長和演員們(men) 為(wei) 了這場演出,還自籌資金租服裝、請樂(le) 師和化妝師,邀約其他京劇社的演員幫忙,這不,李學敏老師就叫來了網課班的同學,巧的是,她也叫李學敏,同名同姓,今天又同了台。

  樓台演歌舞,極絲(si) 竹管弦之盛,梨園美具,世情且看戲登場。演出已經散場,但餘(yu) 音還留在安徽會(hui) 館和觀眾(zhong) 的腦海裏。“真好!下回什麽(me) 時候演啊?”一位奶奶追著尹樹昌老師問。(張培)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