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投用

發布時間:2023-06-02 16:5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先藕潔)記者今天從(cong) 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個(ge)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在南海東(dong) 部海域正式投用,開始規模化向海底地層注入伴隨海上石油開采產(chan) 生的二氧化碳。該項目的成功投用標誌著我國已擁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處理、注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技術和裝備體(ti) 係,填補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yi) 。

  當日上午9時30分,在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裏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產(chan) 井、生產(chan) 處理係統等設備依次啟動,油田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獲、分離、加壓至氣液混合的超臨(lin) 界狀態,通過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以初期每小時約9噸的速度回注至距平台3公裏、海底地層800多米的鹹水層中。

  我國首個(ge)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在中國海油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

  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鄧常紅介紹,二氧化碳回注的地層具有“穹頂”式的地質構造,該地質構造類似一個(ge) 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閉性,能實現二氧化碳長期穩定封存。該項目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萬(wan) 噸,累計將超150萬(wan) 噸,相當於(yu) 植樹近1400萬(wan) 棵。

  據悉,恩平15-1平台是亞(ya) 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chan) 平台,所在油田群高峰日產(chan) 原油超7000噸。恩平15-1油田伴生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5%,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麵,不僅(jin) 對海上平台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還將增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

  作業(ye) 人員正在中央控製室監看二氧化碳回注情況。

  中國海油在恩平15-1油田實施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開展地質油藏、鑽完井、工程一體(ti) 化關(guan) 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攻克海上操作空間受限、海洋高濕高鹽環境等一係列難題。“我們(men) 創新應用7項國內(nei) 首創技術,自主研發製造出我國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裝置,自主設計實施我國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國海油恩平油田總經理萬(wan) 年輝介紹說。

  目前,中國海油已在廣東(dong) 惠州啟動我國首個(ge) 千萬(wan) 噸級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集群項目,未來將捕集大亞(ya) 灣地區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船舶等方式輸送到海上進行封存。

  中國海油集團副總經理周心懷表示:“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的成功投用將有力地促進中國海油增儲(chu) 上產(chan) 和綠色低碳發展,公司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持續推進海上油氣田綠色開發,並積極探索‘岸碳入海’,為(wei) 沿海高排放企業(ye) 開辟降碳環保新道路。”(中國海油供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