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墨:馬來西亞讀者和中國網絡文學幾乎是“同頻”的
中新網吉隆坡6月4日電 (記者 陳悅)“今天在中國流行的網絡作品,馬來西亞(ya) 的讀者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和我們(men) 的流行幾乎是同頻的,”著名網絡作家丁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這體(ti) 現了網絡文學的特性——沒有邊界限製,實時實現傳(chuan) 播。
正在馬來西亞(ya) 舉(ju) 行的吉隆坡國際書(shu) 展上,中國首次舉(ju) 辦主賓國活動。作為(wei) 主賓國活動之一,丁墨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到馬來西亞(ya) ,和當地作家、讀者交流。
丁墨對記者坦言,自己的作品此前已在泰國、越南等地翻譯出版,但還沒有出過馬來語版本,“我在馬來亞(ya) 大學演講前,還擔心會(hui) 沒有人報名”。令丁墨沒有想到的是,演講預計開放一百個(ge) 報名名額,但開放報名才一天,報名人數就達到兩(liang) 百人,“不得不停止報名”。
丁墨說,馬來西亞(ya) 華人大學生找自己簽名時說,他們(men) 都是在中國的網絡上直接追自己作品更新的,“這種傳(chuan) 播方式比我想象得更加直接”。
除了傳(chuan) 播更加直接,丁墨也指出,網絡文學作品總量大,作者多,各個(ge) 題材領域新作品層出不窮,能給海外讀者,尤其是華人讀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此外,網絡文學在題材和表現形式有自己的探索和創新,呈現和傳(chuan) 統文學不一樣的探索方向。
“傳(chuan) 播實時、受眾(zhong) 廣、探索方向有特色,”丁墨總結說,這些都決(jue) 定了在中國和馬來西亞(ya) 乃至其他國家的文學交流中,網絡文學能起到獨特的作用,可以成為(wei) “很好的補充”。
從(cong) 事網絡文學創作已逾十年,丁墨說,自己見證了網絡文學的日益成熟。她坦言,網絡文學創作者眾(zhong) 多,每年作品數不勝數,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但每個(ge) 創作領域都難免有良莠不齊的現象,”丁墨認為(wei) ,事實上網絡文學當前正在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上。
她說,中國作協等相關(guan) 部門一直注意引導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提倡作者關(guan) 注現實,注重人文關(guan) 懷,探索更豐(feng) 富的題材。“今年3月,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揭曉,多部網絡文學作品獲獎,這充分證明了網絡文學在文學性上的不斷進步。”
丁墨也指出,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主流作者也日益注意自身作品對讀者的導向作用,並堅持發展自身的風格。她說,的確也有些新人作者盲目追求熱點,出現同質化現象。但事實證明,網絡文學在自身發展中大浪淘沙,隻有那些堅持自身風格的作者,堅持寫(xie) 自己內(nei) 心真實的訴求,不走工業(ye) 化同質化生產(chan) 道路,才能在網絡文學發展中走得長遠。
“網絡文學的讀者也在成熟中,”丁墨說,網絡文學讀者主流聲音是清晰明確的,“三觀是很明確的,也有一定鑒賞能力”。
“市場成熟了、作者成熟了,讀者也成熟了,”丁墨相信,中國網絡文學一定能展現更好的發展前景,並更多走向海外,受到更多海外讀者的歡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