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5G商用四周年,交出什麽樣的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3-06-07 16:13: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2019年6月6日,中國發放5G牌照。今天,5G商用4年了。

  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

  正在舉(ju) 行的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hui) 上,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中國移動通信網絡實現從(cong) “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的跨越。

  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73萬(wan) 站。5G網絡覆蓋中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截至4月底,5G移動電話用戶數6.34億(yi) 戶。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到今年4月份,中國的5G基站占全球比例60%,中國5G用戶現在占全球比例60%。

  “中國的5G和光纖網絡建設是全球領先的”,鄔賀銓表示,5G在低碳上也有很好的進展,5G跟4G比,一個(ge) 基站的能耗在2019年是4倍,能效是4G的5倍。

  中國5G網絡的共建共享給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電信攜手中國聯通建成全球首張規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精品網絡。

  中國鐵塔董事長張誌勇介紹,9年來,新建站址共享率從(cong) 最初的14%達到83%,不僅(jin) 為(wei) 5G新基建注入了加速度,也實現了網絡更高效、更經濟的部署。

  華為(wei) 無線網絡產(chan) 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甘斌表示,中國5G千兆網取得了累累碩果。過去四年,在國家“雙千兆”政策牽引下,產(chan) 業(ye) 界共同踐行“一人千兆到人人千兆”“下行千兆到上下行千兆”“城市無差別,城鄉(xiang) 無差別”,引領了5G建設和發展方向。未來幾年仍是5G建設的關(guan) 鍵期。

  鄔賀銓說,當前中國5G發展到達關(guan) 鍵拐點,2024年中國5G用戶數將占全部移動用戶數的一半,5G目前已經覆蓋縣城所有的城區,5G已經開始進入投資的回報期。

  賦能60個(ge) 國民經濟大類

  商用四年,5G已賦能各行各業(ye) 的數智化轉型,為(wei) 產(chan) 業(ye) 數字化升級帶來新動能。截至目前,5G已經在鋼鐵、製造、礦山、電力、港口等行業(ye) 的16000多個(ge) 專(zhuan) 網項目中得到規模應用,5G行業(ye) 專(zhuan) 網的經濟規模已經突破百億(yi) 元人民幣。

  在複雜危險的地下礦井作業(ye) 場景中,通過華為(wei) 5G智慧礦山解決(jue) 方案,把低頻大帶寬資源應用於(yu) 100多路的攝像機上行回傳(chuan) ,利用AI技術實現了中采麵全景視頻拚接,井下作業(ye) 在井上能夠看得全、看得清。

  商用四年來,中國移動5G商用案例高速增長。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落地410多座5G智慧礦山和近3000家5G智慧工廠項目,與(yu) 電網企業(ye) 合作簽約項目數多達480餘(yu) 個(ge) 。

  中國聯通展區聚焦工業(ye) 互聯網,演示了工廠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質量檢測、倉(cang) 儲(chu) 物流、故障運維、安全管理等各重要環節智慧化場景應用。

  中國電信展示的5G手術機器人,已實現在包括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兒(er) 童醫學中心、甘肅省人民醫院等數十家醫院麵向新疆、西藏、甘肅、內(nei) 蒙古等地區各級醫院的數十台基於(yu) 5G切片專(zhuan) 網保障的遠程國產(chan) 機器人手術。其依托的是中國電信的5G定製網,操作指令傳(chuan) 輸和語言傳(chuan) 輸達到毫秒級水平的技術要求,確保檢查和手術精準安全。

  據工信部數據,5G融合應用目前已經融入到97個(ge) 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0個(ge) ,相比去年52個(ge) 又提升了8個(ge) 行業(ye) ,應用案例數超過5萬(wan) 個(ge) 。

  5G網絡建設拉動了產(chan) 業(ye) 發展。5G網絡的定製化產(chan) 品不斷成熟,輕量化核心網,定製化基站等網絡設備加速落地,大帶寬、低時延等技術能力不斷增強。5G終端產(chan) 品日益豐(feng) 富,截至今年3月底,5G手機、無線路由器、車載終端等5G終端產(chan) 品已經超過了1160多款。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代曉慧表示,充分發揮5G千兆網絡技術能力關(guan) 鍵在於(yu) 三點:一是不斷深化網絡技術創新,推進5G規模應用發展;二是堅持跨界合作,共同完善5G融合應用標準體(ti) 係;三是分業(ye) 施策,推動成熟應用場景領域率先實現規模複製。

  “殺手級”應用還沒出現?

  在本屆通信展上,5G新通話、裸眼3D、5G手術機器人、全息互動、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5G已經走進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

  華為(wei) 展區的裸眼3D和全息互動吸引了消費者駐足。華為(wei) 認為(wei) ,5G的低時延大帶寬催生了許多新業(ye) 務,如新通話、新視頻、裸眼3D等,驅動了消費者體(ti) 驗的持續升級。

  臻像科技副總經理孫雪君介紹,在5G千兆網絡的支撐能力下,裸眼3D應用將能打破虛擬現實邊界,助力更豐(feng) 富的萬(wan) 物真實互聯場景。在裸眼3D移動終端,可提供3D全息通訊、3D遠程教育、3D電商、智能助理、虛擬歌姬直播、3D文化藏品、3D遊戲等場景應用落地。

  不過,業(ye) 界也公認,5G目前還沒有出現“殺手級”應用,還沒有像移動互聯網那樣,出現爆發式增長。

  鄔賀銓表示,過去一年中國每戶用戶的月均移動互聯網流量增加了10%,但運營商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隻增加了不到1%。這說明5G的商業(ye) 應用並沒有帶來體(ti) 驗的提升,沒有“殺手級”的應用因此就帶不起5G消費市場。

  鄔賀銓認為(wei) ,目前不是5G能力過剩,而是5G能力不足。例如,AR/VR產(chan) 品成熟性、價(jia) 格還沒有達到人們(men) 的想象,智能車聯網可靠性以及一些政策法規的限製,導致這兩(liang) 個(ge) 消費應用未能啟動。但另外一個(ge) 原因是,麵向這兩(liang) 個(ge) 產(chan) 品,5G的能力不足,帶寬和低時延都不夠。

  對於(yu) 工業(ye) 互聯網,5G的能力也需要提升。5G布局之初雖然也提出麵向工業(ye) 應用,但基本上5G的架構是以麵向消費應用的思想來主導的,現在工業(ye) 應用需要的大上行帶寬、確定性時延、高可靠、精定位,5G還達不到。

  實際上,早在3G、4G時代,也是網絡先行,隨後幾年才出現“殺手級”應用。鄔賀銓認為(wei) ,為(wei) 了解決(jue) 應用問題,需要將5G向5G-A(即5.5G)提升。移動通信現在進入5G-A的周期。5G已和IPv6、工業(ye) 互聯網、光通信有了很好的配合。未來5G會(hui) 和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有很好的融合創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