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場持續20年的暖心接力

發布時間:2023-06-07 16: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天一大早,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移民管理民警載著一車的助學物資再次從(cong) 合肥出發,他們(men) 此行的目的地,是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漫水河鎮道士衝(chong) 小學。

  216公裏——這段與(yu) 山裏娃的“暖心接力”山路,安徽邊檢已經走了20年。

  漫水河鎮地處大別山深處,是革命老區、紅軍(jun) 故裏。這裏距縣城近50公裏,山路崎嶇,百姓出行極其不便。

  曾經,由於(yu) 在家務農(nong) 不足以維持生計,很多人選擇外出務工;也有學生因家境貧困,麵臨(lin) 輟學。

  扶貧先扶智。自2004年開始,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原安徽公安邊防總隊)響應“春蕾計劃”號召,陸續將身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霍山縣漫水河鎮李家河、安家河、黃家灣、平田和道士衝(chong) 等山區小學確定為(wei) “手拉手、心連心”愛心基地。他們(men) 每年“六一”前後都會(hui) 走進革命老區,開展暖心助學活動。

  時任李家河村第一書(shu) 記萬(wan) 桂香說:“20年前的李家河小學隻有一棟破舊的教學樓,沒有任何文體(ti) 設施,素質教育很難開展。”

  “我清晰地記得他們(men) 第一次到李家河小學助學時,給孩子們(men) 講的國防教育課。孩子們(men) 眼裏滿是期待和興(xing) 奮,仿佛打開了通往未知世界的一扇窗。”萬(wan) 桂香回憶起當年的場景時說。

  20年來,安徽邊檢總站累計捐贈助學金、教學用品、文體(ti) 生活用品等各類物資達70餘(yu) 萬(wan) 元。

  與(yu) 此同時,該總站不斷擴大助學的覆蓋麵和受益麵。資助對象由上學期間的女童,拓展到正值學齡的男、女童;資助範圍由小學生、初中生,擴大到高中生、大學生以及當地貧困戶;資助項目由學習(xi) 用品延伸到學校的軟硬件建設。

  在努力改善物質條件的基礎上,安徽邊檢總站還為(wei) 孩子們(men) 送上精神“食糧”,先後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愛心圖書(shu) 室”“情係老區娃、文化進大山”“山裏娃看省城”等主題文化活動20餘(yu) 次。

  “我人生中最困難的10餘(yu) 年,是叔叔阿姨幫助我走出了‘泥潭’,不但有物質上的幫助,還有精神上的莫大鼓勵。”2006年至2017年間接受安徽邊檢資助的何麗(li) 亞(ya) ,至今仍心存感激。

  2006年,何麗(li) 亞(ya) 的父親(qin) 因長期勞累患上肺氣腫,無法繼續務工,母親(qin) 也被診斷出癌症,雙重打擊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使何麗(li) 亞(ya) 麵臨(lin) 輟學困境。

  “決(jue) 不能讓孩子沒有書(shu) 讀!”得知消息後,安徽邊檢立即決(jue) 定將原先不在受助範圍內(nei) 的何麗(li) 亞(ya) 納入重點幫扶對象,每年資助其4000元直至大學畢業(ye) 。

  2013年,何麗(li) 亞(ya) 的父親(qin) 病故。次年考上大學的她一度想要放棄學業(ye) 在家務農(nong) ,照顧久病體(ti) 弱的母親(qin) 。

  “走出大山的路不能半途而廢”,安徽邊檢決(jue) 定每年再另行捐贈1萬(wan) 元,確保何麗(li) 亞(ya) 順利完成學業(ye) 。2017年,何麗(li) 亞(ya) 考入湖北黃石稅務係統,成為(wei) 一名國家公職人員。

  “做一件好事容易,始終做好事難。感謝安徽邊檢的幫助,如今,我們(men) 這裏的教學環境得到極大改善。20年來,一批批受助對象走進夢寐以求的‘象牙塔’,其中不乏‘雙一流’高校。”在今年6月1日召開的捐資20年座談會(hui) 上,漫水河鎮中心學校校長舒軍(jun) 感慨萬(wan) 千。

  20年來,安徽邊檢隊伍一茬接一茬更替,越來越多的青年民警自發加入捐助行列,同時,越來越多的受益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hui) 。

  “因為(wei) 淋過雨,所以想為(wei) 他們(men) 撐把傘(san) 。我要做一個(ge) 傳(chuan) 承者,讓這份愛心傳(chuan) 遞下去。”2020年開始,何麗(li) 亞(ya) 用“持續20年,每年捐贈1000元現金及助學物資”的承諾,成了這場“暖心接力”的一員。

  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霍山縣早已於(yu) 2012年摘帽。

  如今,漫水河鎮麵貌煥然一新:平坦寬闊的鄉(xiang) 村道路,整潔有序的街道,醒目的村標,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牆,石斛、百合、燈籠椒等“土特產(chan) ”變成了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產(chan) 業(ye) ”……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安徽邊檢的愛心助學之旅仍在路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通訊員 魏振軍(jun) 宋一飛 張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