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閩台同心 共享非遺

發布時間:2023-06-12 15: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6月11日電 (張金川 廖珍妹)11日,隨著與(yu) 會(hui) 嘉賓在舞台上共同敲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蔡福美鼓”,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福建非遺宣傳(chuan) 展示主會(hui) 場活動暨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在福建省漳州市啟動。

  主辦方稱,活動以“加強非遺係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為(wei) 主題,旨在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hui) 氛圍,發揮閩南文化獨特優(you) 勢,深化閩台文化交流合作。

  海峽兩(liang) 岸同根同源,閩台文化一脈相承。在啟動儀(yi) 式上,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蘇士澍為(wei) 活動贈詞“閩台同心 共享非遺”。

  截至目前,福建有9個(ge) 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還有國家級非遺145項、省級非遺705項,數量之多、品類之全,全國領先。

  “讓我們(men) 一起共赴非遺之約,共享非遺之美!”福建省文旅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林向東(dong) 在致辭中表示,未來將推動越來越多的非遺“走出來”,在人們(men) 的看見、了解與(yu) 熱愛中,激發非遺傳(chuan) 承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閩台非遺精品展、閩台非遺展演、閩台非遺購物節、福建百姓大舞台漳州專(zhuan) 場(閩南語歌曲大家唱)、“傳(chuan) 拓古今·賡續文脈”金石碑帖展等活動,精彩紛呈,讓民眾(zhong) 在一飽眼福和口福的同時,親(qin) 身感受和體(ti) 會(hui) “閩台同心,共享非遺”內(nei) 涵。

  在閩台非遺購物節中,在漳台企紛紛參與(yu) 其中,帶來“泰山”仙草蜜、精益珍食品、天福茗茶、威士忌酒,天福台灣小吃等產(chan) 品,供民眾(zhong) 品嚐、購買(mai) 。

  在福建貝雕(平潭)展位上,由平潭貝雕非遺傳(chuan) 承人詹勝和台灣作家吳金城共同製作的貝雕作品“平安吉福”,引人注目。詹勝表示,兩(liang) 岸藝術家攜手合作,能夠真正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在閩台非遺展演中,高甲戲、高山族拉手舞、南音、何陽拳等10個(ge) 兩(liang) 岸同根同源的非遺項目輪番上台,展現閩台傳(chuan) 統表演藝術魅力,令台下觀眾(zhong) 嘖嘖稱奇。

  閩台非遺精品展展示40多個(ge) 非遺項目,涉及餘(yu) 光中、林語堂、鄭成功等與(yu) 台灣有關(guan) 的傑出曆史文化名人,展現非遺深厚的文化內(nei) 涵和一脈相承的閩台文化。

  市民陳小雲(yun) 帶著八歲的兒(er) 子前來看展演,她說,孩子對體(ti) 驗性強的非遺,如剪瓷雕、剪紙、漳州木偶頭雕刻等非遺技藝很感興(xing) 趣,希望讓孩子從(cong) 小認識閩台非遺之美,為(wei) 弘揚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貢獻力量。

  漳州與(yu) 台灣隔海相望,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和閩南文化主要發祥地。漳州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吳衛紅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漳州強化文化擔當,全麵實施“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事業(ye) 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