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計連著百姓生計——推進共同富裕的浙江基層故事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兩(liang) 步走”發展目標:“到2025年,浙江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實現共同富裕”。
時至2023年6月,離“第一步走”的發展目標時間近半,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取得了哪些階段性進展、標誌性成果,人民群眾(zhong) 有哪些體(ti) 驗深切的幸福感、獲得感?
鮮活的答案在基層。從(cong) 民營企業(ye) 火熱的車間,從(cong) “共富工坊”人們(men) 忙碌的身影,從(cong) 山村孩子燃起的夢想,從(cong) 文化禮堂飄蕩的歡笑,從(cong) 露營自然感受的愜意,從(cong) 握手言和帶來的舒暢中,共同富裕的豐(feng) 富內(nei) 涵被生動詮釋。
“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浙江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正以奮勇爭(zheng) 先的創新活力、務實高效的進取精神,努力求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難題。
【故事一:山村小學“雲(yun) 機房”】
沿著衢州市柯城區的石梁溪溯源而上,10餘(yu) 公裏後,就能到達白雲(yun) 山腳下的新華小學下村校區。
小學覆蓋了當地坎底村、黃茶村、派溪頭村等山區村落的生源,共122名學生。過去一年,新華小學換上了“雲(yun) 機房”。24台電腦通過聯網上雲(yun) ,係統和軟件會(hui) 及時更新。
新穎的操作界麵,讓五年級學生曾子默學習(xi) 興(xing) 致濃厚。他正跟著老師學習(xi) 編程,已經會(hui) 設計知識問答等簡單的人機交互遊戲程序。
這所鄉(xiang) 村小學與(yu) 城裏的小學共創了“雲(yun) 課堂”,城鄉(xiang) 孩子同上一節課。有不少名師課堂入駐,如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呂芳的“碳中和”課等。
新華小學校長童偉(wei) 強說:“數字擴展了孩子們(men) 的世界,讓山村小學不再閉塞。”
柯城區是浙江發展相對滯後的山區26縣之一。2021年以來,浙江圍繞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製定“一縣一策”工作方案,省內(nei) 50個(ge) 經濟強縣落實結對幫扶,形成山海協作的更強合力。
縮小城鄉(xiang) 差距、促進均衡協調,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標。浙江持續推進幼有善育、學有優(you) 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康養(yang) 、住有宜居、弱有眾(zhong) 扶,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眾(zhong) 。在教育領域,浙江先後實施農(nong) 村中小學、職業(ye) 教育提升計劃,並通過“教師輪崗交流”“對口幫扶”和“教育共同體(ti) ”等方式,推動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發展。目前,浙江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學校校際差異係數在0.27以內(nei) ,為(wei) 全國最低。
【故事二:衝(chong) 鋒衣企業(ye) 打開新市場】
走進台州市三門縣海遊街道,猶如進入衝(chong) 鋒衣的海洋。這裏活躍著300餘(yu) 家衝(chong) 鋒衣企業(ye) ,衝(chong) 鋒衣產(chan) 量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六成。
位於(yu) 海遊街道的一家民營衝(chong) 鋒衣企業(ye) 裏,20多名工人腳踩縫紉機,雙手上下翻飛,緊張趕製一批衝(chong) 鋒衣;15公裏外的浙江藍途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一批加工完成的衝(chong) 鋒衣正在打包裝箱。
“這裏的衝(chong) 鋒衣產(chan) 業(ye) 發展得好,我憑借勤勞肯幹,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工人酈小琴說。這幾年,她跟著兒(er) 子來到縣城居住,在家附近找了這個(ge) 工作,一年收入有8萬(wan) 元。
對這一關(guan) 係到千家萬(wan) 戶的富民產(chan) 業(ye) ,政府下大力氣引導培育。近幾年,三門縣設立衝(chong) 鋒衣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園,與(yu) 高校聯合開展麵料研發、外觀設計,有效提升衝(chong) 鋒衣的技術含量和品牌價(jia) 值。
伴隨著製造業(ye) 的不斷崛起,一批中小企業(ye) 主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成為(wei) 創業(ye) 致富的重要群體(ti) 。三門衝(chong) 鋒衣也逐漸憑借品質和性價(jia) 比衝(chong) 出重圍、打開市場,去年全縣生產(chan) 衝(chong) 鋒衣5000多萬(wan) 件,年產(chan) 值達65億(yi) 元。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浙江數量眾(zhong) 多的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百姓就業(ye) 增收、創業(ye) 創新的重要渠道。三門縣衝(chong) 鋒衣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潘禮太介紹說,當地衝(chong) 鋒衣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已有3萬(wan) 人,90%是本地勞動力。除了工資收入,一些高技能人才還可以變“股東(dong) ”享受分紅激勵。
截至2022年底,浙江在冊(ce) 經營主體(ti) 達943萬(wan) 戶。其中,僅(jin) 2022年浙江淨新增經營主體(ti) 74.9萬(wan) 戶,比上年增長14.7%。在浙江,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67%的生產(chan) 總值、71.7%的稅收、82.6%的出口、87.5%的就業(ye) 和92.5%的企業(ye) 數量。
【故事三:“數字羊倌”新營生】
夏日清晨,湖州市長興(xing) 縣呂山鄉(xiang) 湖羊智慧循環產(chan) 業(ye) 園裏,年過五旬的“數字羊倌”陸國飛坐在湖羊智慧化管理平台前,查看羊舍動態。
“每棟羊舍裏都安裝了環境采集傳(chuan) 感器,一旦參數超標,風扇、卷簾、噴霧除臭係統就會(hui) 自動啟動,讓環境更適宜。”陸國飛說。
這些年,呂山鄉(xiang) 依托特色湖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建起共享牧場“共富工坊”,讓農(nong) 戶參與(yu) 湖羊養(yang) 殖管理、學習(xi) 養(yang) 殖技術,實現村集體(ti) 和農(nong) 戶共同創收。
陸國飛年輕時從(cong) 事跑船生意,多年前一次事故,導致他腿部殘疾。行動不便,又沒有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技能,陸國飛隻得賦閑在家。兩(liang) 年前,鄉(xiang) 裏安排他到“共富工坊”工作,他還滿心疑惑。
“過去養(yang) 羊是個(ge) 體(ti) 力活,我曾擔心自己無法勝任;但現在發現,養(yang) 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這讓我也有信心了。”陸國飛說,培訓了半個(ge) 月,他已經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
如今“共富工坊”325畝(mu) 的養(yang) 殖區,羊的存欄量達到4.5萬(wan) 頭,每年實現產(chan) 值6000餘(yu) 萬(wan) 元。像陸國飛這樣的當地44戶低收入農(nong) 戶,人均年增收1.6萬(wan) 元以上。
收入,是評判老百姓富裕水平的最直觀依據。“共富工坊”,是浙江助力低收入群體(ti) 增收的創新載體(ti) 。2022年下半年,浙江多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探索推進黨(dang) 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提出3年打造1萬(wan) 家“共富工坊”,實現山區26縣鄉(xiang) 鎮全覆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促村全覆蓋。目前,浙江已建成“共富工坊”7000多家,累計吸納群眾(zhong) 就業(ye) 34萬(wan) 多人,其中低收入農(nong) 戶3.7萬(wan) 人,人均月增收約2600元。
著力推進“擴中”“提低”,持續縮小收入差距,是浙江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2022年,浙江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6萬(wan) 元,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1位,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0,是全國倍差最小的省區。
【故事四:富了“口袋”富“腦袋”】
一天勞作結束,天色漸暗。嘉興(xing) 市嘉善縣天凝鎮洪溪村的街巷,響起這樣的對話——“走,打籃球去!”“晚上一起跳舞!”一場場文體(ti) 活動,讓這個(ge) 村人心更齊了。
為(wei) 了更好地豐(feng) 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鄉(xiang) 村社會(hui) 凝聚力,洪溪村老支書(shu) 陳俐勤最先想到“拉起隊伍搞活動”這一招。她召集村裏一群平均年齡50歲左右的“媽媽群體(ti) ”組建了一支舞蹈隊,白天幹農(nong) 活、晚上排舞蹈,她們(men) 的演出頻頻在村裏以及更廣闊舞台“亮相”,成為(wei) 村裏打造群眾(zhong) 精彩文化生活的一張“金名片”。
在舞蹈隊的帶動下,兩(liang) 年來,洪溪村先後組建20多支文體(ti) 隊伍。“越劇演出、歌舞小品,幾乎每個(ge) 禮拜都會(hui) 在文化禮堂上演,我們(men) 都愛看。”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顧禹玉讚不絕口。
洪溪村還推出農(nong) 民藝術普及課堂,通過開設排舞班、越劇班等課程,用專(zhuan) 業(ye) 的藝術培訓把文化的“種子”播撒進村民們(men) 心中。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麵。兩(liang) 年來,浙江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浙江累計建成5萬(wan) 餘(yu) 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和農(nong) 村文化禮堂,創新打造了城市書(shu) 房、社區文化家園等基層文化矩陣。豐(feng) 富的精神文化供給,成為(wei) 人民美好生活的“標配”。
【故事五:一頂帳篷撐起“生態富民”】
“可以在農(nong) 家小院,開辦餐飲、茶鋪、咖啡、燒餅鋪”“可以開辟徒步、登山、飛盤、槳板新業(ye) 態”……在湖州市安吉縣孝豐(feng) 鎮夏陽村的“小杭坑”營地,村幹部們(men) 就發展鄉(xiang) 村露營開展“頭腦風暴”,“金點子”不斷迸發。
“我們(men) 能夠放開手腳搞鄉(xiang) 村旅遊,跟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密不可分。”夏陽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鮑鑫說。
前些年,入村的盤山路開通,吸引遊客進村了,但對引入的野營、燒烤、越野等業(ye) 態產(chan) 生大量垃圾等問題缺乏管理,產(chan) 業(ye) 發展效果不理想。
2020年8月,曾任企業(ye) 高管的鮑鑫辭職返鄉(xiang) 擔任村幹部。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修複環境。村裏光是在大草坪周邊就清理出57車垃圾,還有近千隻啤酒瓶。
環境改善的成效立竿見影。2021年以來,這裏的鄉(xiang) 村美景屢屢成為(wei) “打卡點”,一些服裝、香水、汽車品牌商主動找上門來,要租村裏的“風景”拍攝外景廣告,高峰時一天租金幾萬(wan) 元。
“這讓村民們(men) 看到了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價(jia) 值。”在鮑鑫的帶領下,夏陽村村集體(ti) 成立了旅遊開發公司,打造了“森林”“房車”等8個(ge) 特色營地,引進了一批知名戶外露營品牌。
一頂帳篷,富了一個(ge) 村。如今,村民可以從(cong) 土地分租金、家門口掙薪金、年底分紅利,收入方式變得更多了。2022年,該村累計接待遊客約10萬(wan) 人次,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從(cong) 2020年前的不足15萬(wan) 元增長到175萬(wan) 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以“千萬(wan) 工程”為(wei) 抓手,持續加大鄉(xiang) 村建設領域投入,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再到“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全域和美”,不斷推動資源要素、人口產(chan) 業(ye) 、公共服務向鎮村有序集聚,全域美麗(li) “大花園”基本建成,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逐步呈現。
【故事六:矛盾糾紛就地“了”】
在杭州市臨(lin) 平區喬(qiao) 司街道的老百姓口中,流傳(chuan) 著一句話:“要說理,去街道綜治中心。”
位於(yu) 城郊的喬(qiao) 司街道分布著大量服裝企業(ye) ,流動人口較多,勞資糾紛和經濟糾紛時有發生。為(wei) 此,街道綜治中心開設了“勞動人事”特色服務窗口,調解員、律師、法官、街道工作人員等現場辦公,合力推動解決(jue) 矛盾。
已從(cong) 事基層調解工作29年的楊金泉,是街道綜治中心的“金牌和事佬”。今年年初,在街道從(cong) 事服裝生產(chan) 的李先生與(yu) 訂貨方發生糾紛。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老楊了解到情況,馬上對他們(men) 開展訴前調解,存在爭(zheng) 議的權責關(guan) 係被迅速厘清。調解後不到3小時,李先生順利收到貨款。
“以前,群眾(zhong) 遇到矛盾糾紛,常常‘兜了一大圈、生一肚子氣’,有時還不能得到有效解決(jue) ;現在,我們(men) 把群眾(zhong) 請到街道綜治中心來,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解決(jue) 煩心事。”楊金泉說。
社會(hui) 治理是共富之基。浙江傳(chuan) 承弘揚“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不斷深化。去年浙江群眾(zhong) 安全感為(wei) 99.28%,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同時,浙江發布省級“平安指數”,打造了政法一體(ti) 化辦案、大綜合一體(ti) 化、浙警智治等一批重大應用,全麵提升數字化治理績效。
文字記者:鄔煥慶、王俊祿、唐弢、朱涵、張璿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徐曼、戚文娟、薑子煒、程昊
統籌:黃小希、何雨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