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白色石油”鋰礦儲量大幅增長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王立彬)自然資源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度我國鋰礦儲(chu) 量同比增加57%,這對我國鋰資源供應安全、綠色低碳轉型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一個(ge) 好消息。
自然資源部14日對外發布2022年度全國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統計顯示,全國已有查明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的163個(ge) 礦種中,近四成儲(chu) 量均有上升。鋰、鈷、鎳等戰略性新興(xing) 礦產(chan) 儲(chu) 量分別同比增加57%、14.5%和3%,鋰礦探明儲(chu) 量大幅增加。
自然資源部礦產(chan) 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薄誌平在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鋰被譽為(wei) 綠色能源金屬和“白色石油”,廣泛應用於(yu) 儲(chu) 能、化工、醫藥、冶金、電子工業(ye) 等領域。隨著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鋰資源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各國高度關(guan) 注鋰資源供應安全,紛紛將之列入關(guan) 鍵礦產(chan) 目錄。2022年度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鋰礦儲(chu) 量同比上漲57%,其中江西儲(chu) 量超過青海和四川,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總量的40%。2022年度全國鋰礦儲(chu) 量增量,江西占94.5%。
據介紹,全球鋰資源豐(feng) 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維亞(ya) 、智利、澳大利亞(ya) 、中國和美國等。我國鋰礦種類豐(feng) 富,有鹽湖鹵水鋰礦、鋰輝石礦和鋰雲(yun) 母礦,但總體(ti) 品位較低,優(you) 質鋰資源較少,主要分布在江西、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區,河南和新疆也有少量分布。
薄誌平說,江西宜春鋰礦床類型主要為(wei) 鋰雲(yun) 母型,多為(wei) 低品位含鋰的陶瓷土礦。由於(yu) 覆蓋層薄,多露天方式開采。隨著鋰雲(yun) 母提鋰技術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同時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需求上漲,市場開發意願大幅增強,所以宜春鋰礦快速釋放供給增量優(you) 勢明顯。隨著含鋰陶瓷土礦開發利用規模快速增長,長石粉和鋰渣大量增長,其科學處置、綜合利用成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特別關(guan) 注和解決(jue) 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