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製宜、量身定製......來看各地的高科技“三夏”!
這幾天,天津的冬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其中,位於(yu) 天津南部的靜海區,冬小麥基本成熟,麥收工作正逐步展開。今年當地的收成如何?收割有什麽(me) 特點呢?
天津:風吹麥浪穗飄香
180萬(wan) 畝(mu) 小麥開始收割
總台記者 朱辛未: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的一片麥田旁,大家可以看到地裏有幾台收割機正在作業(ye) ,當地農(nong) 戶告訴我,夏收時刻到,秒秒似黃金。這是因為(wei) 這個(ge) 時節比較容易出現強降雨天氣,成熟的小麥一旦被雨淋濕,質量和產(chan) 量就會(hui) 大打折扣。同時在麥田裏我們(men) 還能看到幾台玉米播種機也在進行作業(ye) ,這是因為(wei) 天津一般進行兩(liang) 年三季播種模式,小麥收割後,需要第一時間播種玉米,否則會(hui) 影響玉米的產(chan) 量。所以可以看到當地有前麵是小麥收割機,後麵是玉米播種機這樣的聯合作業(ye) ,做到小麥收獲一畝(mu) ,秸稈處理一畝(mu) ,玉米跟著種下一畝(mu) 。
在天津種小麥其實非常不容易,因為(wei) 天津的耕地有40%是鹽堿化土地,那麽(me) 如何能找到好的品種在當地進行試種呢?選種非常重要。可以看到我手邊的就是兩(liang) 款在天津較為(wei) 廣泛種植的小麥品種。在我右手邊的這一款,可以看到它的秸稈粗壯、麥穗非常飽滿,這是一個(ge) 抗倒伏的高品質小麥品種,但它對水土環境要求較高,鹽堿的程度不能太高;而旁邊的另一捆小麥,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別小瞧它,這是在天津廣受歡迎的旱堿麥,它的優(you) 點是抗旱抗鹽堿,雖然說它的產(chan) 量不是特別高,但是穩定性特別好,受到農(nong) 戶們(men) 的歡迎。
剛剛我們(men) 說了天津土壤情況比較複雜,我們(men) 一起通過一張圖來看一下。這是今年靜海區小麥播種的分布圖,圖中黃色區域為(wei) 小麥播種麵積。圖中位置的中旺鎮,這個(ge) 地區土質來說相對較差,土地鹽堿性較強,這種情況就需要播種“旱堿麥”,雖然收成不高,但重在穩定性非常好。而在另外兩(liang) 個(ge) 區域,獨流鎮和陳官屯鎮,土壤環境相對肥沃、鹽堿程度低,因此可以選擇高品質麥種。我身後這片麥田畝(mu) 產(chan) 可達1000—1200斤。
今年天津共種植了180萬(wan) 畝(mu) 冬小麥,為(wei) 了加緊收獲,當地調集了各類機械,在全市範圍內(nei) 還組織了40多個(ge) 應急作業(ye) 服務隊,在幫助收割的同時做到顆粒歸倉(cang) 。
黑龍江:水稻夏管正當時
改良鹽堿見成效
在黑龍江大慶市,6月中旬水稻即將進入分蘖期,其中也包括近4萬(wan) 畝(mu) 改良鹽堿地的水稻。那麽(me) ,改良鹽堿地這一階段的夏管工作和普通耕地有什麽(me) 不同呢?改良鹽堿地裏的水稻長勢如何呢?
總台記者 王海樵: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村,我身旁是一片3000多畝(mu) 的水稻田,現在這裏的水稻即將進入分蘖階段,現在的夏管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我們(men) 在現場可以看到,有三台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追施分蘖肥的作業(ye) ,目的就是要讓水稻充分吸收養(yang) 分來滿足它的生長需求,從(cong) 而促進它的分蘖。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施肥和傳(chuan) 統的人工施肥相比,優(you) 點在於(yu) 肥料的噴施更為(wei) 均勻、更精準、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作業(ye) 的效率。像這3000畝(mu) 的水稻田,三台無人機隻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就能夠全部完成施肥作業(ye) 。
我們(men) 也了解到,在黑龍江省大多數水稻種植地區,分蘖前這段時間隻需要進行一種分蘖肥的作業(ye) ,也就是氮肥,這是水稻分蘖期間非常需要的一種重要的營養(yang) 元素。而在現場我卻看到有兩(liang) 種不同的肥料,一種是顆粒狀的固體(ti) 肥料,是直接拋撒到田裏的,還有一種是液體(ti) 肥料。這兩(liang) 種肥料的作用各有不同,我們(men) 先看這個(ge) 固體(ti) 的肥料。
在一般的水稻種植地區,所施用的氮肥一般是以尿素類為(wei) 主,是一種中性肥料,而這裏所使用的是實際上是偏酸性的肥料,這是因為(wei) 我身旁的這片水稻田是今年通過鹽堿地改良項目新建造而成的,目前整個(ge) 稻田裏的水和土壤的PH值都是比較高的,也就是鹽堿度比較高,通過用這種偏酸性的氮肥,在補充水稻氮元素的同時,能起到一個(ge) 調節土壤和水分鹽堿度的作用。
再來看這個(ge) 液體(ti) 的肥料,顏色有些微微發黃,它是富含鋅元素的葉麵肥,通過無人機施肥以後可以附著到水稻的葉片上。這是因為(wei) 在鹽堿地土壤中,鋅元素的有效含量遠低於(yu) 普通土壤,為(wei) 了滿足水稻生長發育的需求,在這個(ge) 階段就需要追加富含鋅元素的葉麵肥。
可以說這兩(liang) 種肥料,都是針對這片鹽堿地水稻田量身定製的,那麽(me) 鹽堿地種水稻到底有什麽(me) 困難呢?我們(men) 來一起做一個(ge) 實驗。我們(men) 準備了兩(liang) 塊加了水的土壤的樣本。這一塊有些灰白色的就是在農(nong) 田周邊鹽堿地裏取出的土壤樣本,它的PH值已經超過了9,屬於(yu) 重度的鹽堿地,另一個(ge) 是東(dong) 北常見的黑土樣本,這兩(liang) 個(ge) 樣本是我們(men) 在一個(ge) 小時前浸泡在水中的,大家可以看到,目前黑土已經成了泥漿狀態了,土壤的性質是非常適合種植水稻的,而另一側(ce) 樣本中水非常渾濁,浸泡了一小時的鹽堿土仍然像石頭一樣堅硬,雖然表麵比較光滑,但使勁捏也捏不碎它。我們(men) 用錘子敲碎以後發現隻有表層是濕潤的,土壤裏麵還是非常幹燥。這是因為(wei) 鹽堿地土壤的結構特點,裏麵含有大量的鹽堿類元素,所以土壤板結,滲水性差,整個(ge) 的土壤結構不是特別適合來種植水稻。當地農(nong) 戶有一句話,鹽堿土濕的時候一團糟,幹的時候像把刀。同時鹽堿地土壤中富含有可溶鹽和堿類元素還會(hui) 影響作物對土壤中其他養(yang) 分的吸收,從(cong) 而影響作物的生長。
我身後的這片水稻田過去是重度鹽堿地,基本上都是寸草不生的荒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和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東(dong) 北中心、黑龍江省農(nong) 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了鹽堿地改良項目。通過對土壤中施入一些改良劑,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結構,來降低它的PH值,同時有效抑製土壤中的鹽分。另外還要通過對土壤中追施有機肥,讓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提升,讓土壤達到種植水稻基本要求的狀態,再通過選擇一些耐堿的、產(chan) 量穩定的水稻品種,最終能讓過去寸草不生的荒地變成如今穩產(chan) 增收的水稻田,像我周邊的改良後的水稻田,在去年的平均畝(mu) 產(chan) 已經達到了370公斤。
大慶市現在鹽堿地的總量超過40萬(wan) 畝(mu) ,2019年至今,通過鹽堿地改造工程,已有近4萬(wan) 畝(mu) 土地被改良成了能種植水稻的良田。在黑龍江省還有很多有待開發和利用的鹽堿地資源,今年將繼續推行鹽堿地改良項目,通過喚醒鹽堿地這一沉睡的資源,向鹽堿地要糧,把荒原變良田,從(cong) 而實現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