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千萬的up主張秋實:當好中國故事的敘述者
“自媒體(ti) 從(cong) 業(ye) 的青年是新一代活躍在互聯網上的中國故事‘敘述者’,是一股新興(xing) 的活躍力量,‘青年敘事’是我參加這次團十九大非常關(guan) 注的議題。奮進新征程,要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年敘事。”團十九大代表、95後青年張秋實說。
張秋實在視頻網站上是擁有1800多萬(wan) 粉絲(si) 的up主“老番茄”,現實中,他是一位本科、研究生畢業(ye) 於(yu) 複旦大學的“學霸”。
張秋實坦言,自己在中學時因為(wei) 偶然的契機喜歡上製作視頻,起初隻把做視頻當成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後來,隨著粉絲(si) 增多,他意識到身上多了一分責任:“一位觀眾(zhong) 給我發私信,說他和他的孩子都很喜歡看我的視頻,我才發現自媒體(ti) up主是有社會(hui) 影響力的,而且會(hui) 影響到各個(ge) 年齡層麵的人。”
張秋實的觀眾(zhong) 大多處在16-25歲,和他本人一樣,都要麵臨(lin) 學業(ye) 、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曆和心態。在本科、研究生畢業(ye) 時,他用自己獨特的風格記錄下作為(wei) 青年學子在畢業(ye) 季的真實感受,既有興(xing) 奮激動、也有迷茫焦慮;最近,他又在高考季製作了一期回顧高中生活的視頻,引起了觀眾(zhong) 的共鳴。
在視頻之外,張秋實在學業(ye) 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激勵著年輕觀眾(zhong) 們(men) 。2019年,他從(cong)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zhuan) 業(ye) 保研本校。在一期采訪外國演員的視頻中,他的英語流暢快速,引起受眾(zhong) 關(guan) 注。
2021年,一堂名為(wei)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的“青年大學習(xi) ”網上主題團課吸引了全國4800萬(wan) 名青年參與(yu) ,發布當天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6.9億(yi) 。擔任首期領學人的正是當時已經成為(wei) B站頭部up主的張秋實。
在團課中,張秋實來到上海中共一大會(hui) 址、嘉興(xing) 南湖,從(cong) 西方列強侵略、仁人誌士救國說起,敘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曆史。“我平時自己也學‘青年大學習(xi) ’上的內(nei) 容,都是在電腦、手機屏幕裏看,這次走到鏡頭前去參與(yu) ,更多了一份參與(yu) 感和責任感”,張秋實說。視頻中,盡管粉絲(si) 們(men) 看出了他的緊張,但他努力打造青年愛看、願學的黨(dang) 史課程的認真勁兒(er)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
如今,作為(wei) 一名全職自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張秋實關(guan) 注著行業(ye) 內(nei) 的發展變化。“知識區up主越來越受青少年歡迎。比如有一個(ge) 軍(jun) 事迷,他把曆史上的戰爭(zheng) 用沙盤推演的形式講解,最出圈的是一個(ge) 關(guan) 於(yu) 四渡赤水的視頻,很多觀眾(zhong) 都評論說,沒想到課本上的幾句話,原來是這樣一場驚險的戰鬥。還有一些用通俗化又不失嚴(yan) 謹的語言講解中國曆史的視頻,都讓我即喜歡又佩服。”
在今年4月的共青團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會(hui) 上,張秋實作為(wei) 列席代表參加。在會(hui) 議中,他聆聽了地鐵站站長、飛行員、工程師、創業(ye) 者等青年代表講述的職業(ye) 故事,而他分享的自媒體(ti) 行業(ye) 從(cong) 業(ye) 經曆,對大家來說也很新鮮。這啟發他要多接觸各行各業(ye) 青年、深入基層挖掘素材,講好當代中國青年的故事。
當好中國故事的敘述者,有何訣竅?張秋實認為(wei) ,向青少年傳(chuan) 播正能量,最關(guan) 鍵的是“真誠”二字:“年輕人在生活中會(hui) 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或者迷茫,作為(wei) 自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我們(men) 要坦率地與(yu) 青年朋友交流,把正能量故事講到他們(men) 心坎兒(er) 裏去。”
最近,張秋實與(yu) 許多青少年自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交流心得、聽取意見,了解大家奮鬥的方向和麵臨(lin) 的挑戰。他發現,青年up主們(men) 普遍關(guan) 心網絡空間建設和治理的問題:“在信息時代,互聯網是青少年朋友互相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建設健康和諧的互聯網環境是每一位新媒體(ti) 工作者和監管機構共同的目標。我期待在會(hui) 議上與(yu) 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men) 探討這一話題。”
張秋實感受到,當代青少年思想多元、有個(ge) 性,但共同點是熱愛學習(xi) 、勇於(yu) 創新。作為(wei) 團十九大代表,他期待見到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優(you) 秀青年,在互相交流中拓寬視野、學習(xi) 新知、汲取經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