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城門洞開迎“青”人 各地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誠意滿滿新招迭出

發布時間:2023-06-20 15:5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沿著中央裏頭條胡同一步一景,欣賞北方民居傳(chuan) 統大院的建築風格,體(ti) 驗滿族民俗文化特色風情……”在前不久舉(ju) 行的“博士沈陽行”中,搭乘“興(xing) 沈英才”號列車回到家鄉(xiang) 沈陽的王博士,感受到人群熙攘、熱鬧非凡的夜沈陽。

  小時候,這片沈陽的中心區就給王博士留下“很熱鬧”的印象。時隔多年,呈現在他眼前的景象變了:年輕人不僅(jin) 在這裏旅遊、購物、娛樂(le) ,還能在古風建築上看裸眼3D大屏、在小巷胡同裏玩密室逃脫……

  當然,真正吸引王博士的,可不止這些。

  去年4月,中央宣傳(chuan) 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6月,45個(ge)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正式發布,試點工作全麵啟動。

  包括沈陽在內(nei) 的諸多試點城市,拿出滿滿的誠意,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

  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也是團十九大會(hui) 場上代表們(men) 討論較多的一個(ge) 話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團代會(hui) 現場采訪了多位團代表,講述了他們(men) 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特色經驗。

  更多青年友好場景:城市潮起來

  “今年五四青年節,我們(men) 正式啟動‘沈陽青年城市地圖’打卡活動,通過青年推薦官介紹、青年代表沉浸式體(ti) 驗等方式,充分發掘沈陽各類實體(ti) 陣地資源,推出第一批500個(ge) 沈陽青年友好場景。”團十九大代表、團沈陽市委副書(shu) 記孫濤介紹。

  如今,在沈陽,有“變遷發展之旅”“紅色尋根之旅”“書(shu) 香悅讀之旅”等10條不同特色的尋訪打卡路線供青年選擇。

  “我們(men) 設計了手繪版和電子版的青春尋訪城市地圖,通過‘三站一場’的視頻宣傳(chuan) 渠道免費發放,讓來沈青年第一眼就直觀了解遍布全市的青年友好場景。”孫濤說。

  “我們(men) 還推出了30個(ge) 青年友好型街區和特色街區,以及覆蓋曆史文化、工業(ye) 文化、創新創業(ye) 等5個(ge) 板塊的青年綜合集聚場景。”孫濤表示。

  在《沈陽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3年)》和《沈陽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指導意見》中,針對場景建設,圍繞怎麽(me) 建、怎麽(me) 幹、怎麽(me) 評估,對場地硬件條件、工作服務機製、活動開展情況等,提出明確建設標準。

  “沈陽現在扶持青年創新創造的政策措施也特別多,能夠感受到城市中湧動的青春活力、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和人間煙火氣。”這樣的沈陽,讓王博士決(jue) 定接受一家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的工作,回來和家鄉(xiang) 一道成就夢想。

  在四川成都,周末節假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到青白江區“我的田園”享受生活。

  這是以“悅己—田園生活新方式”為(wei) 核心理念,以“田園+戶外運動”為(wei) 主題,打造的休閑互動體(ti) 驗式樂(le) 園。在這裏,團青白江區委以項目化方式,打造青春田園主理人部落。

  26歲的汪磊是自然學院項目主理人,主要針對3-12歲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打造自然教育研學社會(hui) 實踐和勞動教育基地。

  3年前,畢業(ye) 於(yu) 成都農(nong) 業(ye) 科技職業(ye) 學院園林技術專(zhuan) 業(ye) 的他,利用專(zhuan) 業(ye) 所長,製作親(qin) 子植物類科普視頻,全網粉絲(si) 超16萬(wan) 。

  “我們(men) 以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為(wei) 重點,引入田園範兒(er)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能手,為(wei) 青年提供陣地建設、培訓活動、孵化服務。圍繞已孵化的青春主理人項目,開展主理人創業(ye) 培訓、青年交友、自然研學等主題活動,打造集‘青年創業(ye) 就業(ye) +田園幸福生活’為(wei)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青春田園主理人部落。”青白江區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工作專(zhuan) 班專(zhuan) 職副主任石安娜說,這裏累計孵化農(nong) 業(ye) 、旅遊等領域項目4個(ge) ,創業(ye) 青年12人。

  項目平台福利多:青年開“盲盒”

  “快來看,我找到‘寶貝’啦!”2020年10月13日,位於(yu) 河北邯鄲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少先隊博覽館正式開門迎來第一批小客人——邯鄲市複興(xing) 區嶺南小學的隊員們(men) 。

  “紅領巾交流營”“軍(jun) 事熱血營”……這裏的紅色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越來越豐(feng) 富,打造出“紅領巾小講解員”“紅領巾小小讀書(shu) 師”“紅色社團課”等品牌活動。

  在邯鄲,青少年活動中心不隻是少先隊員的“寶地”,還成為(wei) 不少青年休閑娛樂(le) 、充電提升的好去處。

  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公益自習(xi) 室,經常會(hui) 有備考年輕人。這樣的場所還有很多,健身室、閱讀室、乒乓球館等,都免費向青年開放。還有青年藝術素養(yang) 提升、美學素養(yang) 提升、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和身體(ti) 素質鍛煉等各類課程。

  這座由邯鄲市政府投資約4.13億(yi) 元建設的青少年活動中心,總麵積57132平方米。團十九大代表、團邯鄲市委書(shu) 記陳國慶介紹,這裏作為(wei) 團屬校外活動場所,始終聚焦共青團、少先隊主責主業(ye) ,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積極打造青年專(zhuan) 屬活動陣地。

  天津市津南區匯聚了各類院校,在校師生超16萬(wan) 人。團十九大代表、團天津市津南區委書(shu) 記王凱旋介紹,作為(wei) 津南區首個(ge) 青年發展型街區試點,海棠街道與(yu) 13所高校簽署共建協議,廣泛組織大學生誌願者發揮專(zhuan) 業(ye) 特長、經驗和資源優(you) 勢,為(wei) 中小學校開設音樂(le) 、美術、書(shu) 法等課後服務課程,有效緩解了學校師資和課程壓力,成為(wei) 青年積極參與(yu) 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典範。

  6月13日,《石家莊市青年友好型城市規劃導則》開始公示。石家莊是全國首個(ge) 編製青年友好型城市規劃導則的城市,主要目的是探索通過建設高水平、低成本的示範園區、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智慧友好的公共服務設施、活力多元的商業(ye) 服務設施、青春愉悅的城市空間環境、時尚宜居的青年社區,吸引廣大青年人來石就業(ye) 、創業(ye) 、居住和生活,全力打造青年樂(le) 業(ye) 、樂(le) 創、樂(le) 居、樂(le) 享、樂(le) 學的青年友好型城市。

  “謝謝老師,我會(hui) 記得我們(men) 的約定,好好愛惜自己,不再做傻事了。我發現這個(ge) 世界上還是有人愛著我的。”這是雲(yun) 南昆明的一名初中女生小雨對心理谘詢師說的話。

  初春,身材瘦削的小雨身著單衣,走進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谘詢室。挽起袖子,手臂上滿是新舊交織的刀傷(shang) 劃痕……這一幕,讓從(cong) 業(ye) 10餘(yu) 年的心理谘詢師範錦佳觸目驚心,更讓她心情沉重的是,這次谘詢是小姑娘經過多次生死掙紮之後、終於(yu) 尋覓到的最後一根“稻草”。

  父母離異後,小雨長期缺乏關(guan) 愛,她曾幾次自殘。

  看著眼前弱小無助的生命,範錦佳在心疼之餘(yu) ,慶幸自己能通過公益平台和這樣的孩子結緣,為(wei) 他們(men) 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幫助。

  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men) 積極整合資源,建立校、地、家聯動的綜合服務模式,成立了全國首家全公益普惠、全鏈條服務、全資源整合的團屬公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探索形成具有全公益、專(zhuan) 業(ye) 化、安全性三大特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昆明模式’。”團十九大代表、團昆明市委書(shu) 記林勤介紹,中心持續提升專(zhuan) 業(ye) 服務水平,為(wei) 昆明市市域治理注入了青年“心”活力。

  在杭州,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孩子們(men) 喜愛的方式走進校園、家園社區。

  開業(ye) 兩(liang) 周,在杭州上城區筧橋街道浜河社區的海棠景軒小區綜合服務空間,父母茶座接待家長14人次,學校老師、心理專(zhuan) 家、社區工作者在這裏認真傾(qing) 聽每一位家長的傾(qing) 訴,用心用情紓解育兒(er) 疑難,嗬護孩子成長。

  這項以街道、社區、學校組團合作方式逐步鋪開的暖心工程——“父母茶座”,正是杭州聚力家校社協同育人,推進青少年陽光成長行動的生動縮影。

  團十九大代表、團杭州市委書(shu) 記汪傑介紹,社區的“父母茶座”可以全時段為(wei) 有需要的家長提供免費場地,業(ye) 主家長可委托社區邀請老師、專(zhuan) 家、黨(dang) 政部門等各界人士圍繞孩子的健康成長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型的家庭教育指導。

  調研發現,很多家長和青少年對心理問題有“病恥感”、內(nei) 心抗拒到醫院就診,團杭州市委牽頭實施“青少年陽光成長行動”,整合利用青少年宮、社區民生綜合服務體(ti) 、各級“青年之家”“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婦兒(er) 驛站”等基層陣地,成立青少年陽光成長驛站,依托市縣兩(liang) 級12355青少年服務台,組建由心理健康專(zhuan) 家、教師、誌願者、社區工作者等構成的誌願服務團隊,開展常態化心理谘詢、團體(ti) 輔導和宣教活動,讓青少年就近就便得到情緒傾(qing) 訴和疏解,在學校、家庭與(yu) 醫院之間構建起心理促進的“過渡地帶”。

  “築”夢舞台搭起來:“留下”是硬道理

  2022年,浙江寧波市出台青年專(zhuan) 屬政策161項,40個(ge) 項目納入政府民生實事,新引進大學生數量22.7萬(wan) 名。團十九大代表、團寧波市委書(shu) 記馬熒波介紹,寧波聚焦“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高水平構建“甬愛青年”六大場景;聚焦“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以“我在窗口寫(xie) 青春·寧波當標兵”行動為(wei) 統攬,打造“青年愛甬”六大工程。其中“青年人才驛站”為(wei) 來甬就業(ye) 青年提供7天免費住宿,“青年工匠”年均培養(yang) 青年技術能手近千名。

  畢業(ye) 於(yu) 山東(dong) 大學的王茜,現在是一名“新蘇州人”。2018年,還在讀研二的王茜通過學校發布的“蘇州校園引智計劃”,報名參加了暑期實踐活動。5周的社會(hui) 實踐,單位為(wei) 她提供了免費舒適的食宿安排,配備了專(zhuan) 業(ye) 負責的帶教導師,給予她科學高效的課題指導。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全程熱情、細致、耐心的不間斷服務,讓她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溫情和真誠。

  “蘇州校園引智計劃活動讓我積累了豐(feng) 富的實踐經驗,也讓我認識、了解了蘇州,使我更加明晰了自己的就業(ye) 選擇和職業(ye) 規劃。”王茜說。

  團十九大代表、團蘇州市委書(shu) 記方芳介紹,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校園引智計劃通過人社搭平台、校企唱主角的方式,先後與(yu) 國內(nei) 29所知名高校開展合作,對接644名碩博研究生,進入企業(ye) 參與(yu) 341個(ge) 項目課題實踐,其中有43人畢業(ye) 後選擇在蘇就業(ye) 。

  經濟發達的東(dong) 部城市寧波、蘇州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奮勇爭(zheng) 先,西部城市貴陽同樣奮起直追。

  “這幾年,明顯感受到貴陽的青春氣息越來越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在這裏。”談起貴陽近幾年的變化,來自河南新鄉(xiang) 、在貴陽求學後選擇定居貴陽創業(ye) 的李恩勝很有感觸。

  據統計,貴陽有青年人口238萬(wan) ,占貴陽實有人口的37.49%,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青春之城。

  “以前辦理居住證要15天,需要提供各種證明,現在立辦立得,手續簡便,很方便。”貴州工商職業(ye) 學院應屆畢業(ye) 生安浩已經落戶貴陽。

  為(wei) 提升貴陽對青年人的吸引力,貴陽市出台了“三個(ge) 最”落戶政策,即專(zhuan) 科以上高校畢業(ye) 生實行“最寬鬆”的零門檻落戶,戶籍站點“7×24”小時全天候提供“最方便”的實時受理,青年居住證辦理原來需要15日,現在實現立辦立得“最快捷”辦結。

  而解決(jue) 青年住房難題的“三步曲”成為(wei) 青年落戶貴陽最溫暖的旋律:“築夢驛站”提供7天“免費住”,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廉價(jia) 租”,符合條件的青年群體(ti) 可享受購房備案價(jia) 10%的“優(you) 惠購”。

  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建設,貴陽有“兩(liang) 道硬菜”:“工業(ye) 強市 青聚力量”“數字活市 青創未來”。

  團十九大代表、團貴陽市委書(shu) 記裴瑩蕾介紹,2022年以來,貴陽市以“築人才·強省會(hui) ”為(wei) 牽引開展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行動,通過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多渠道促進青年在築就業(ye) 創業(ye) ,累計提供崗位超過30萬(wan) 個(ge) 。

  留下來創業(ye) ,遇到的最大攔路虎是資金告急怎麽(me) 辦。在湖北,“青創貸”扶持項目為(wei) 個(ge) 人和小微企業(ye) “一鍵”解決(jue) 在自主創業(ye) 過程中遇到的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2021年年底,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位於(yu) 湖北省宜昌市的中呈企業(ye) 服務(湖北)有限公司遇到資金困難。

  一籌莫展之際,企業(ye) 負責人宋枋玲了解到“青創貸”政策。隨即,宋枋玲聯係到了團宜昌市伍家崗區委,在“團團陪跑團”的幫助下,順利申請到250萬(wan) 元貼息貸款,解決(jue) 了業(ye) 務擴張和擴大企業(ye) 經營規模的燃眉之急。

  宋枋玲說,在團伍家崗區委的扶持下,250萬(wan) 元讓企業(ye) 解決(jue) 了前期的部分投入,有了後期的周轉資金。企業(ye) 在2022年整體(ti) 銷售收入達到800多萬(wan) 元。

  團十九大代表、團宜昌市委書(shu) 記王悅介紹,團宜昌市委立足共青團職責和本地實際,打造“共青團推薦+金融機構專(zhuan) 項對接+持續跟蹤服務”青年就業(ye) 創業(ye) 貸款模式,努力為(wei) 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減負鋪路。他們(men) 還創新推出“一圖辦妥青創貸”,在每個(ge) 縣市區專(zhuan) 設“青創貸”團委伴跑者1名、三峽農(nong) 商行“小微金融店小二”1名,為(wei) 需貸款青年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

  團十九大的召開,將為(wei) 紮實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推動青年發展規劃更好落地生根提供更強大動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將在“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的良性互動中,開拓更美好的人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王璐璐 李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