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車|2023年各地中考透露出哪些“風向標”
全國大部分地區2023年中考落下帷幕。今年中考透露出哪些“風向標”?記者在上海、廣東(dong) 、天津、山東(dong) 、重慶等地采訪發現,多地在命題中更加注重基礎、強調應用、提升素養(yang) 、鼓勵探究。
緊扣課標要求,引導學生打牢基礎
記者采訪發現,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成為(wei) 多地中考各學科考查內(nei) 容的主體(ti) 。
在重慶市教委近日組織召開的中考試題專(zhuan) 家點評會(hui) 上,“回歸課本”成為(wei) 專(zhuan) 家和老師們(men) 口中的高頻用語。以數學卷為(wei) 例,主要考查“數與(yu) 代數”“統計與(yu) 概率”等核心課程內(nei) 容,所占百分比與(yu) 教材安排的課時比例基本相同。
上海中考綜合測試物理部分評卷專(zhuan) 家表示,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考查,體(ti) 現了“教學評”一致性。其中,對力、凸透鏡成像等知識的考查,素材來源於(yu) 教材及配套練習(xi) 冊(ce) 等教學資料,強化教考銜接。
多名廣州考生告訴記者,今年中考數學卷中大部分題目可以在教材找到原型,沒有偏題、怪題;成都中考數學卷也注重落實課標,絕大多數試題源自教材。
“今年濟南市中考試題在題型設計、知識點考查等方麵,都有創新。”山東(dong) 省濟南實驗初級中學學生遲長安說,隻有回歸課本,紮實掌握知識點並靈活應用才能更好應考。
針對中考強化基礎知識和關(guan) 鍵能力考查,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語文教師張鵬程建議,要深研教育政策、悟透課標精神,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不僅(jin) 讓學生知道知識“是什麽(me) ”,更要清楚“為(wei) 什麽(me) ”以及“怎麽(me) 樣”。
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引導學生提升人文素養(yang)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視,是今年濟南市中考語文命題的鮮明導向。”山東(dong) 省濟南實驗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陳萬(wan) 太說。
記者注意到,今年濟南市中考語文卷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方麵內(nei) 容豐(feng) 富:《明史·方克勤傳(chuan) 》通過講述方克勤體(ti) 恤百姓、重視教育的故事,引領學生感受他身上閃爍的優(you) 秀品質;《物勒工名》則介紹了這一古代管理製度的發展過程及其對傳(chuan) 統工匠精神形成和傳(chuan) 承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思考其對當今社會(hui) 的意義(yi) 。
閱讀作品,讀到北京的風物與(yu) 精神;走進建築,讀到北京的曆史與(yu) 文化;參加活動,讀到北京的習(xi) 俗與(yu) 禮儀(yi) ……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題“二選一”是“我讀到的北京”,引導學生關(guan) 注北京曆史文化和城市發展新動向。
廣州中考試題分析專(zhuan) 家介紹,今年廣州曆史試題充分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廣州本土曆史資源等,向學生講述曆史故事:用堯舜禹的傳(chuan) 說,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用文成公主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各民族交融發展……
不隻語文和曆史,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還巧妙地體(ti) 現在其他學科上:重慶的物理試題選取《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我國傳(chuan) 統汲水工具桔槔,考查杠杆、壓強等知識;廣州的化學試題創設了從(cong) 天然鹽湖水中獲取重要鹽類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感受古代化學技術的發展……
“中考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過程。”重慶南開中學初中語文老師顏運靜認為(wei) ,試題融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助於(yu) 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ang) 。
融入現實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創新
今年重慶中考道德與(yu) 法治試卷中的“彩禮”試題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試題列出“彩禮是一種過時的習(xi) 俗,應該被取消”和“彩禮是一種婚嫁風俗,不應該被取消”兩(liang) 種觀點,要求考生選擇一種觀點分析其合理性。
“這個(ge) 題目與(yu) 現實結合得十分緊密,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重慶市巴南區教師進修學院中學思政教研員譙婷說,試題以問題為(wei) 導向,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與(yu) 社會(hui) 和時代同頻共振的重要性。
在天津南開日新學校九年級語文高級教師任曉麗(li) 看來,通過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且貼近現實問題的情境,考查的是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
今年上海中考跨學科案例分析考試中,試題以《生命科學》教材中軟體(ti) 動物蝸牛作為(wei) 探究對象,圖文並茂地呈現閱讀文獻、製定探究方案、拓展調查等相對完整的探究過程。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周剛說,這道題重在考查學生貫通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學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自然現象等方麵的能力。
另類溫度計的製作、太陽能路燈照明係統、新型測力計和數字氣壓計……廣州中考物理卷中部分試題選取學生日常生活、學習(xi) 、實驗探究等各類場景,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現象和解決(jue) 問題,從(cong) “解題”轉變為(wei) “解決(jue) 實際問題”。
天津市第一中學九年級二班的代逸凡說:“今年天津中考更側(ce) 重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比如物理最後一題,不再是單純套用公式或已有模型,而是需要刨根問底地探究模型或公式的產(chan) 生過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應用。”
中考不僅(jin) 是學業(ye) 測評,也為(wei) 今後教學指明方向。“要尊重教育規律,促進教學回歸本源,為(wei) 更好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沈陽市育源中學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袁桂紅說。(記者柯高陽、吳振東(dong) 、鄭天虹、蕭海川、張建新、吳曉穎、王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