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家國際組織在京注冊 北京“曬”出“國際範兒”新氣象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尹希寧)今年以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有了“重”“硬”“高”“快”“優(you) ”的新氣象。
北京市委外辦、市政府外辦主任熊九玲介紹,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她提到,今年以來,北京服務國家總體(ti) 外交的任務更重了,服務首都高質量的發展抓手更硬了,對外交往的熱度更高了,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更快了,涉外服務和國際化環境的品質更優(you) 了。
北京市用多組數據證明了這些新氣象:今年上半年,北京接待了78個(ge) 黨(dang) 賓國賓團組、3000人次,相當於(yu) 過去3年團組總量的兩(liang) 倍;今年一季度入境遊客的數量達到11.3萬(wan) 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9%;截至今年6月,在北京注冊(ce) 登記的國際組織的總數已達到113家。
此外,北京市各區外語標識準確率達94%,全市綜合準確率達到98.2%。今年5月首都國際機場、大興(xing) 國際機場新增和恢複國際航線18條,海關(guan) 監管驗放進出境航班4912架次,環比增長19.8%。北京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展現強勁韌性,首個(ge) 北京地區中歐班列正式開通。
針對在北京工作、生活、留學、旅遊等的外籍人士,北京從(cong) 硬件和軟件上給予暖心、舒心的攻略指南。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一級巡視員施衛良提到,伴隨著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以重大標誌性工程為(wei) 帶動,“一核、兩(liang) 軸、多板塊”的國際交往空間新格局加速形成。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朱琴介紹,北京市國際版政務服務網站提供300餘(yu) 項辦事指南和50餘(yu) 項涉外高頻事項預約,市、區、街鄉(xiang) 鎮435個(ge) 政務服務中心、369個(ge) 外語辦事窗口提供多語言服務,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可接聽8語種來電,外資企業(ye) 和外籍人士的訴求被納入接訴即辦工作機製。
北京市體(ti) 育局副局長陳傑提到,今年,北京市把舉(ju) 辦國際體(ti) 育賽事作為(wei) 奧運遺產(chan) ,利用推動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以此增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