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治”鄉村更美好
文中配圖為(wei) 小程序“村級事務管理平台”截圖。
信步四川省廣漢市三水鎮友誼村,家家戶戶幾乎都蓋著二層小樓,房屋錯落有致,村貌整潔清新。每家院門口還掛著一塊魚形木牌,魚尾上有個(ge) 二維碼——
記者拿出手機一掃:謝啟富家,483分,全村排名17,積分貸五星級用戶。
敲開院門,院子裏幹淨有序,記者被主人熱情地迎進屋,屋裏窗明幾淨。
“積分有啥用?”
“積極參與(yu) 村裏事務就能獲得積分,有了積分可以做很多事,自己臉上也有光。這幾年村裏搞積分製,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房前屋後收拾得幹幹淨淨,村裏環境好了,老百姓也更關(guan) 心村裏的事咯!”
近年來,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大力推動下,依托數字化工具,積分製、村民說事等鄉(xiang) 村治理有效經驗在全國廣大鄉(xiang) 村地區加速推廣。如友誼村使用的“村級事務管理平台”小程序,就已覆蓋全國超3.5萬(wan) 個(ge) 村莊,服務500餘(yu) 萬(wan) 人。
“數治”,正在讓中國的廣大鄉(xiang) 村越來越和諧,越來越美好。
小積分帶來大改變
“夏天是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高峰期,每天要費五六千塊錢的飼料!”記者見到文培理時,他正頂著烈日在魚塘邊忙碌著。鯉魚、草魚、鱸魚成群結隊,個(ge) 頂個(ge) 肥美。
文培理是友誼村的漁業(ye) 養(yang) 殖大戶,他承包的82畝(mu) 魚塘年產(chan) 值可達130餘(yu) 萬(wan) 元,生意做得挺紅火,可養(yang) 魚賣魚也有季節性,資金周轉難免有緊張的時候。
前不久遇到30萬(wan) 元的資金缺口,讓文培理有點犯難。得知廣漢農(nong) 商銀行與(yu) 村委會(hui) 可以根據家庭積分情況,對符合條件的村民給予一定額度的貸款授信,他立即申請了30萬(wan) 元信用貸款。
廣漢農(nong) 商銀行三水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村民還可享受優(you) 惠利率,家庭積分每增加100積分,貸款利率再下調0.1個(ge) 百分點。銀行根據文培理家累計的583個(ge) 積分,為(wei) 他降了0.58%的貸款利率。
“參與(yu) 村裏事務能賺積分,有了積分可以幫助解決(jue) 資金困難,一舉(ju) 兩(liang) 得,巴適得很!”文培理說。
積分咋賺?
打開村級事務管理平台,找到友誼村,村規民約下的積分規則寫(xie) 得清楚:“當年家庭成員有參軍(jun) 入伍人員,加100分”“團結鄰裏,相互幫助,有佐證資料的加8分;打架鬥毆的,減50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未做到減5分”“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經濟建設建言獻策,被采納的,加20分”“考上重點本科加50分”……
“村規民約涉及愛國守法、鄉(xiang) 風文明、生態宜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共建共治等方麵,每條都有相應的加減分規則,村民積分線上錄入、審核後公示,積分多少、排名第幾,大家都能看到,公開透明。”友誼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舒軍(jun) 告訴記者。
積分製,是舒軍(jun) 從(cong) 湖南省新化縣油溪橋村學來的。油溪橋村原本是個(ge) 深度貧困村,用一套村級事務積分管理製度,實現了村集體(ti) 經濟的壯大和村容村貌的蝶變。2021年,舒軍(jun) 來油溪橋村參加培訓,看到鬱鬱蔥蔥的山巒、幹淨整潔的民居以及蓬勃發展的鄉(xiang) 村旅遊等產(chan) 業(ye) ,目睹了積分製給油溪橋村麵貌帶來的巨大改變。
“我們(men) 村集體(ti) 經濟還不錯,漁業(ye) 養(yang) 殖、果樹種植都有一定規模,可村容村貌不盡如人意,老百姓對村級事務也不是很上心。”油溪橋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和鄉(xiang) 村治理的良性互動讓舒軍(jun) 很羨慕,“回來後我就在村裏推積分製,‘三上三下’製定村規民約和積分細則,以前無人問津的公共事務,現在大家搶著幹,老百姓自發參與(yu) 環境美化,鄉(xiang) 風更文明。”
“產(chan) 業(ye) 發展和治理有效相輔相成,一個(ge) 村如果和諧穩定、有凝聚力,就能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員力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畜牧師、農(nong) 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告訴記者,“但如果治理跟不上,有時就算產(chan) 業(ye) 發展到一定程度,最後搞得大家心不齊,村莊也有可能失去活力。現在的數字化手段,的確為(wei) 凝聚鄉(xiang) 村力量、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提供了有效工具。”
小程序撬動大治理
“1組溝渠損壞,希望能盡早維修。”
友誼村有村民在“村級事務管理平台”上的“村民說事”板塊反映情況,幾個(ge) 小時後就收到了舒軍(jun) 的回複——
“問題收到,會(hui) 及時現場勘測。”
來到現場,舒軍(jun) 發現溝渠尚能使用,可眼下正是用水的時候,如果立即維修可能會(hui) 影響正常的排灌,於(yu) 是向村民答複:等過了排灌集中的時間段再行維修。村民對此表示認可。
“村民說事”將村中大小事務的決(jue) 策分為(wei) “說、議、辦、評”四步流程製度,仿佛一座數字化的議事廳,村民點擊“我要說事”,即可發起一項議程,不管是村莊發展大事,還是路燈損壞、水管破裂等小情,都可以直接提醒村支書(shu) ,村支書(shu) 交由村委和村民討論,向村幹部發起“交辦”,待事情辦結,村民還可以打分評價(jia) 。
“老百姓把遇到的問題發布,我們(men) 看到後及時回複、解決(jue)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舒軍(jun) 說,他已經養(yang) 成習(xi) 慣,每天都會(hui) 看看村民在小程序說了啥事。
“我們(men) 村村民遇到什麽(me) 難事,也愛打開手機上的‘村民說事’尋求解決(jue) 辦法。”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西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薛民正在友誼村參觀學習(xi) ,他告訴記者,“村裏還用這個(ge) 功能推動移風易俗嘞!”
原來,西磑村村民在舉(ju) 辦婚禮前就要大宴賓客,按照村裏每桌六個(ge) 碟子八個(ge) 碗的習(xi) 俗,最少得花1萬(wan) 多元。大家都挺為(wei) 難,但誰也不好意思第一個(ge) 打破傳(chuan) 統。今年2月,村民薛效軍(jun)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村民說事”發了句話:“每次請人都擺十幾桌,普通家庭負擔不起,咱們(men) 村兩(liang) 委能否商量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環節,給村民減輕些負擔!”
村黨(dang) 支部馬上組織村民線上發表意見,“不請人,簡單”“非常讚同”“確實花銷很大,建議取消或簡化”……村民們(men) 或留言或點讚,爭(zheng) 相表達看法。5天後表決(jue) 結果出爐:209票讚成,1票反對,西磑村村規民約寫(xie) 進一項新內(nei) 容——舉(ju) 辦婚禮前不擺宴席。
薛民一邊介紹一邊掏出手機,找到“村級事務管理平台”上的西磑村,“你看,誰什麽(me) 時間說了什麽(me) 做了什麽(me) ,一清二楚。”
“這還有薛效軍(jun) 給的五星好評:給老百姓節省了開支,為(wei) 咱們(men) 西磑村的領導點讚!”薛民說,“一年內(nei) ,西磑村在‘村民說事’辦理了100多件村民的急難愁盼,之前是村幹部安排村民幹,現在是村民安排幹部辦,我們(men) 是村民的服務員。”
黨(dang) 務、村務、財務,這村級三務也在“村級事務管理平台”上公開,接受村民監督。“管理平台就像一個(ge) 黑板,天南地北的西磑人隨時可以打開,看我們(men) 每個(ge) 月花了多少錢,看每一天村莊的變化。‘人人都是監督員,個(ge) 個(ge) 都是發現者’,大家的知情權得到保證,可以更好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薛民說。
“小”支書(shu) 釋放大能量
伴隨著鄉(xiang) 村治理工具升級,廣大村民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2021年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與(yu) 騰訊合作組織實施“耕耘者”振興(xing) 計劃,3年投入5億(yi) 元資金用於(yu) 開展鄉(xiang) 村治理骨幹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人才培訓,並為(wei) 基層治理骨幹開發和提供數字化工具。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就要把村莊自己的人才發展起來。鄉(xiang) 村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堅持農(nong) 民主體(ti) ,依靠農(nong) 民能力的提升。”騰訊可持續社會(hui) 價(jia) 值副總裁肖黎明表示,“我們(men) 希望在政府主導、社會(hui) 助力下,用數字化為(wei) 農(nong) 民賦能,激發農(nong) 民的內(nei) 生動力,推動村集體(ti) 經濟有效增長,促進人才回流,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舒軍(jun) 是較早參加培訓的村幹部之一。2021年,從(cong) 四川廣漢到廣東(dong) 深圳,再到湖南油溪橋村,他對那次培訓經曆印象深刻。
“在廣漢和深圳,更多的是頭腦風暴,幫我們(men) 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培育團隊精神。培訓中還引入晉級機製,分組競爭(zheng) ,表現優(you) 秀者才能進入下一學習(xi) 階段。”舒軍(jun) 回憶,“到了油溪橋村才學如何推行積分製,包括細則怎麽(me) 製定、激勵采用何種形式等,內(nei) 容很豐(feng) 富。培訓完,我掌握了一套拆解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完整方法,當即跟培訓老師說,回去我們(men) 村也推廣積分製!”
剛開始推行時,舒軍(jun) 用的還是老辦法,印宣傳(chuan) 單分發入戶,可老百姓興(xing) 趣不大,兌(dui) 換生活用品的積分超市也鮮有人來。
“想要激發村民內(nei) 生動力,還要和老百姓更多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方法得因地製宜。”培訓時受到的啟發,讓舒軍(jun) 想到要對症下藥。恰逢廣漢農(nong) 商銀行工作人員來村裏調研,交流中相互碰撞,琢磨出了“積分貸”的點子。老百姓幹事缺錢,通過積分確定信貸額度,一下子把村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培養(yang) 一個(ge) 人,帶動一個(ge) 村。”張天佐亮出一組數據:兩(liang) 年來,“耕耘者”振興(xing) 計劃已在全國29個(ge) 省(區、市)落地,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開班352期,培訓總人數達4.1萬(wan) 人。
“‘耕耘者’振興(xing) 計劃切合了鄉(xiang) 村治理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現實需要,接下來要堅持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凝聚各方力量,持續以數字手段賦能鄉(xiang) 村治理,探索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領域新模式,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張天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