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日報金觀平:強化上市公司董監高責任

發布時間:2023-07-11 16:56:00來源: 經濟日報

  某上市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原董事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證監會(hui) 立案。造假、欺詐、操縱股價(jia) 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在A股市場並不鮮見。近年來,上市公司董監高等群體(ti) 涉嫌違法違規的勢頭有所上升。

  粗略統計,年內(nei) A股市場已有20餘(yu) 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際控製人,因違法違規行為(wei) 或被立案調查,或被檢察院起訴,或被刑事拘留。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體(ti) 製機製逐步完善,監管力度持續加強,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等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越來越難以遁形。然而,當前依舊有部分上市公司董監高法治意識淡薄,缺乏敬畏之心,不惜犧牲公司長遠發展換取自身短期利益,頻頻借職務之便牟取一己私利。

  作為(wei) 上市公司生產(chan) 經營重要負責人,董監高的一言一行都有示範作用。部分董監高“帶頭”違法,形成“上行下效”的反向示範效應,從(cong) 根基上影響了上市公司健康發展,損害了中小股東(dong) 利益,更破壞了資本市場生態,可謂危害重重。

  緊盯董監高等關(guan) 鍵人員,督促其遵紀守法,強化責任意識,帶領上市公司規範運作,為(wei) 資本市場樹標杆、作表率。如此,可帶動大部分市場參與(yu) 主體(ti) 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從(cong) 而更好預防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股價(jia) 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

  強化董監高責任意識,要曉之以“理”。從(cong) 現實情況看,一些董監高人員並不缺乏專(zhuan) 業(ye) 水準,反而是借助專(zhuan) 業(ye) 能力從(cong) 事違法活動,暴露出職業(ye) 道德的缺失。這就需要強化對董監高的培訓引導,通過開展履職評價(jia) 、優(you) 秀管理人評選等,提升其規範意識和道德意識。還可以通過將董監高與(yu) 上市公司、與(yu) 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綁定來影響其行為(wei) ,督促其決(jue) 策符合大多數股東(dong) 利益,而不是隻為(wei) 特定股東(dong) 服務。

  強化董監高責任意識,要導之以“法”。不斷建立健全嚴(yan) 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製度機製,明確劃定董監高人員的行為(wei) 邊界;加強對董監高的立體(ti) 化追責力度,對於(yu) 嚴(yan) 重違法違規的處罰要有“一罰定終身”的威懾效果。以嚴(yan) 懲重罰,增強董監高的合規意識,打破其僥(jiao) 幸心理,督促其守規矩、知敬畏、盡責任,積極引領上市公司合規發展、穩健經營。

  強化董監高責任意識,需要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加強自律。董監高的公信力和道德水準,不僅(jin) 事關(guan) 個(ge) 人發展,更關(guan) 乎一個(ge) 企業(ye) 的未來。要形成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動自覺,時刻守好底線、不越紅線,勇於(yu) 走在前列、做好表率,讓遵紀守法、恪盡職守不隻是一句漂亮口號,而是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的實際行動,帶頭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助力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