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8月1日起,中國對镓、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之舉

發布時間:2023-07-12 17:0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關(guan) 於(yu) 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的公告》引發了各界關(guan) 注。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法》有關(guan) 規定,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jue) 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

  镓、鍺相關(guan) 物質有哪些作用?中國為(wei) 何對這些金屬加強出口管製?

  戰略性礦產(chan) ——具有典型兩(liang) 用物項屬性

  镓和鍺都是新興(xing) 的戰略性礦產(chan) ,在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有很廣泛的應用。

  镓(Ga)具有高導電性、中等導熱性和液態低毒等特性,是生產(chan) 砷化镓、氮化镓、磷化镓及銅銦镓硒的必要原料,下遊產(chan) 品主要有半導體(ti) 材料、半導體(ti) 發光元件、集成電路、晶體(ti) 管、射頻器件、功能合成材料、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其中,氮化镓(GaN)更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ti) 材料之一。

  鍺(Ge)也不簡單。在工業(ye) 領域,鍺同樣具備多方麵的特殊功能,在半導體(ti) 、航空航天、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中,矽鍺(SiGe)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ti) 應變材料,可大大提高晶體(ti) 管的速度,被應用於(yu) 高速芯片之中。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镓、鍺的下遊應用領域看,相關(guan) 物項除了可以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之外,還有廣泛的軍(jun) 事用途。例如,砷化镓可以用於(yu) 光纖通信、軍(jun) 事雷達、電子戰係統等領域;鍺可用於(yu) 製造單兵便攜式紅外成像係統以及坦克、艦船、飛機、導彈等武器平台所用的紅外熱像儀(yi) 。因此,镓、鍺具有典型兩(liang) 用物項屬性。

  這些珍貴的礦產(chan) 分布在哪裏?中國的儲(chu) 量情況如何?

  中南大學冶金與(yu) 環境學院副教授劉智勇告訴本報記者,镓和鍺等金屬在地殼中平均含量較低,以稀少分散狀態伴生在其他礦物之中,隻能隨開采主金屬礦床時在選冶中加以綜合回收、綜合利用。因此,這些金屬也被稱為(wei) “稀散金屬”。從(cong) 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稀散金屬礦產(chan) 較為(wei) 豐(feng) 富。

  “在我國,镓和鍺礦產(chan) 資源主要分布於(yu) 廣東(dong) 、廣西、雲(yun) 南、內(nei) 蒙古、四川、吉林等地。在北方,鍺主要伴生在含鍺褐煤礦,镓主要伴生於(yu) 鋁土礦中,在南方則主要散布於(yu) 鉛鋅礦之中。以內(nei) 蒙古的高鍺褐煤為(wei) 例,1噸煤中平均也隻含有10克左右的鍺。”劉智勇說,這些稀散金屬開采和提煉難度都比較大,加上高科技領域用途廣泛,可謂十分珍貴。正因如此,近年來,中國镓、鍺等金屬的二次回收提煉占比不斷提高。

  豐(feng) 度低、開采難、用處大……專(zhuan) 家表示,镓、鍺等稀散金屬不僅(jin) 被中國作為(wei) 戰略性儲(chu) 備礦產(chan) 之一,也先後被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ti) 列入戰略性或關(guan) 鍵礦產(chan) 目錄。

  出口管製——合情、合理、合法

  針對中國為(wei) 何加強對這兩(liang) 種稀散金屬的出口管製,有日本記者在7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hui) 上提出猜測“镓和鍺是半導體(ti) 材料,有人說這是中國對美日荷半導體(ti) 設備出口管製的反擊”。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中國始終致力於(yu) 維護全球產(chan) 供鏈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製措施。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是國際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镓、鍺相關(guan) 物項具有明顯的軍(jun) 民兩(liang) 用屬性,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是國際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對其實施管製。中國政府依法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確保其用於(yu) 合法用途,目的是為(wei) 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履行國際義(yi) 務。

  “需要指出的是,出口管製不是禁止出口,出口符合相關(guan) 規定的,將予以許可。”束玨婷說,中國政府依法實施出口管製,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在發布公告前,中方已通過中美、中歐出口管製對話渠道進行了預先通報。

  記者查詢了關(guan) 於(yu) “镓”和“鍺”兩(liang) 種金屬的數據,盡管不同機構發布的數據有所差別,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長期以來,中國向世界供應的產(chan) 品份額高於(yu) 自身占世界的儲(chu) 量。

  美國相關(guan) 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镓儲(chu) 量占全球68%左右。但從(cong) 產(chan) 量來看,中國的镓產(chan) 量占全球镓產(chan) 量比重超過90%。再看鍺,全球已探明的鍺儲(chu) 量僅(jin) 為(wei) 8600噸,美國、中國分別擁有45%和41%。但近10年來,中國累計供應全球68.5%的鍺。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初,中國國內(nei) 經營範圍含“镓”“鍺”“稀散金屬”的存量企業(ye) 僅(jin) 750家,主要分布在河北、廣東(dong) 、雲(yun) 南、湖南等地。

  劉智勇說,隨著中國金屬冶煉和提純技術的快速進步,目前供應世界的镓、鍺等稀散金屬早已不是初級粗镓鍺產(chan) 品,而是高純金屬等深加工產(chan) 品。

  “中國對於(yu) 镓、鍺相關(guan) 物項進行出口管製,合情、合理、合法。”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說,對於(yu) 重要物資出口進行管製是各國幾乎都有的出口管理措施。既然是管製,就有出口許可與(yu) 出口不許可兩(liang) 種可能,隻要用途合理就沒必要擔心什麽(me) 。“管理好這些重要物資的出口,也是中國對世界負責任的表現,不影響中國為(wei) 維護國際產(chan) 業(ye) 鏈正常運轉而努力的態度。”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永認為(wei) ,出口管製是為(wei) 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其要義(yi) 是最終用戶不能使用中國提供的關(guan) 鍵材料用於(yu) 危害和威脅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出口審查是以每單出口個(ge) 案為(wei) 基礎,逐一審查,目的是評估出口個(ge) 案是否構成國家安全和利益風險,審查流程將是公正和審慎的,正常貿易關(guan) 係背景下的交易不會(hui) 受到審查的影響。”李永說。

  依法監管——符合國際慣例和規則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镓、鍺相關(guan) 物項具有明顯的軍(jun) 民兩(liang) 用屬性,對镓、鍺相關(guan) 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監管的法律依據十分清晰。

  中國政法大學WTO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史曉麗(li) 向本報記者介紹了具體(ti) 的法律條款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第二條指出:國家對兩(liang) 用物項、軍(jun) 品、核以及其他與(yu) 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yi) 務相關(guan) 的貨物、技術、服務等物項(以下統稱管製物項)的出口管製,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十五條“國家基於(yu) 下列原因,可以限製或者禁止有關(guan) 貨物、技術的進口或者出口”的情形中,第一項就是“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社會(hui) 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製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法》第四十條指出,國家對進出境貨物、物品有禁止性或者限製性規定的,海關(guan) 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的規定或者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作出的規定實施監管。

  “關(guan) 鍵礦產(chan) 是指對一國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guan) 重要,但是供應鏈容易中斷的非燃料礦物或者礦物材料,其短缺將對經濟或國家安全產(chan) 生重大影響。”史曉麗(li) 說,西方主導的出口管製多邊機製“瓦森納安排”管製清單將镓和鍺相關(guan) 物項納入了出口管製範圍,包括美歐國家在內(nei) 的瓦森納安排各成員也都采納了該做法,對镓和鍺相關(guan) 物項進行出口管製。

  那麽(me) ,這些出口管製是否違背WTO自由貿易精神呢?

  史曉麗(li) 表示,WTO多個(ge) 協定都規定了“安全例外”條款。如《關(guan) 稅與(yu) 貿易總協定》(GATT)第21條,《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第14條之二,《與(yu) 貿易有關(guan) 的知識產(chan) 權協定》(TRIPS)第73條等。“WTO成員應當根據WTO規則中的安全例外條款采取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guan) 措施。這些措施必須是為(wei) 保護其基本安全利益所必需的措施,或者是為(wei) 了履行其在《聯合國憲章》項下維護國際和平與(yu) 安全的義(yi) 務所采取的措施。”她說。

  處理好發展與(yu) 安全、對外開放和獨立自主的辯證關(guan) 係,並非中國獨有,而是每個(ge) 國家都需要應對的問題。李永表示,中國實施出口管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如果相關(guan) 國家刻意選擇政治化解讀、炒作中國出口管製,采取政策措施迫使市場主體(ti) 和最終用戶規避中國供給,必將擾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秩序,影響全球經濟預期。(記者 王俊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