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 2022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助殘新聞人物:扶殘助殘,追光前行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楊月 實習(xi) 記者 滕昭宇)近日,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宣傳(chuan) 促進會(hui) 、新華網、中國網在北京聯合舉(ju) 行2022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助殘新聞人物揭曉活動。中國殘聯黨(dang) 組成員、副理事長張偉(wei)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hui) 議成員黃傳(chuan) 芳以及文化和旅遊部、全國總工會(hui) 、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有關(guan) 領導出席活動,新華網常務副總編輯、黨(dang) 委常委周紅軍(jun)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副總編輯薛立勝、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宣傳(chuan) 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郭利群代表主辦方致辭。
馬寅青、王妙等10位同誌獲得2022年度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稱號;“益起初發”助殘公益團隊以及孫龍飛、徐誌新等10位同誌獲得2022年度助殘新聞人物稱號;丁姣、牛鈺等10位同誌獲得專(zhuan) 家提名“2022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稱號;馬永慶、王東(dong) 傑等10位同誌獲得專(zhuan) 家提名“2022年度助殘新聞人物”稱號。
自強不息,人生是場馬拉鬆
活動中,不少獲獎者的故事感人至深。獲得專(zhuan) 家提名的“2022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hui) 輪椅冰壺冠軍(jun) 閆卓講述了自己的自強之路。閆卓回憶2019年自己被查出腎積水後的訓練經曆時說:“健全人帶幾天尿管都很難受。我那時候帶了一年多,每次訓練要坐著做投壺動作,每次投壺下腰擠壓尿管,特別疼。每一次都感覺像坐在針尖上一樣。”她從(cong) 2008年看張娟娟在奧運會(hui) 上戰勝三位韓國選手拿下我國首枚奧運會(hui) 射箭金牌時,就立下了這樣的誌願——“她能為(wei) 祖國爭(zheng) 光,我也想拿下殘奧金牌,我從(cong) 那時就有了這個(ge) 目標和夢想。”
那時她的訓練從(cong) 練射箭開始,但2016年,因規則變更,她不得已隻能退出訓練,麵對不甘心的她,教練說:“你為(wei) 什麽(me) 不考慮冰壺呢?難道是你怕了嗎?”經曆了三次激將,閆卓才鼓足勇氣進軍(jun) 冰壺項目。“那時候剛開始練,我感覺自己差得特別多,我訓練都不敢喝水,因為(wei) 我每次上廁所比較麻煩,怕耽誤訓練。”又是一次無情的打擊,2018年,她未入選平昌殘奧會(hui) ,2019年她又患了嚴(yan) 重的腎積水,但閆卓仍堅持訓練,從(cong) 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鬆”,終成殘奧冠軍(jun) 。“如今,我身邊很多人把我當成榜樣,他們(men) 中有殘疾人也有健全人,他們(men) 很佩服我這股勁兒(er) ,就是不服輸、不甘心在黑暗裏沉淪的勁兒(er) 。這個(ge) 社會(hui) ,每個(ge) 人都有成功機會(hui) 。隻要保持樂(le) 觀向上的心,盡可能更多地曆練自己,多讀書(shu) 學習(xi) ,發現自己的興(xing) 趣點,就一定可以在這個(ge) 社會(hui) 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閆卓說。
助人自助,是顆星辰就要照亮更多人
“我有兩(liang) 個(ge) 家。一個(ge) 是有妻子兒(er) 女的小家,另一個(ge) 是有殘疾人朋友們(men) 的大家。”林名長,湖南宏城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二級殘疾(雙側(ce) 前臂缺失),創下了湖南省殘疾人集體(ti) 自主投資創業(ye) 的先例。“坦白說,那時候心裏過不去那個(ge) 坎,哪怕是現在,我去哪還是想要拿著一件衣服遮住雙手。但我沒有辦法,從(cong) 我開打印社那時候起,殘疾人兄弟們(men) 、環衛工朋友們(men) ,他們(men) 來,我從(cong) 來都不收他們(men) 錢,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十多年前,林名長用別人資助的12000元,和家人一起在鎮上開了一家打印店,後來他一步一步將小店做成了廣告公司、又先後投資注冊(ce) 成立了“瀏陽市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致力於(yu) 助殘事業(ye) 。“我在家,電視陪了我三年,那段時間實在太苦了,我不想讓他們(men) 也這樣。”林名長以堅定的信念,一直走在助人自助的路上。
獲獎者中,有的人是自己經曆過黑暗,因此希望幫助更多人擺脫黑暗;還有的人是因為(wei) 和素不相識的殘疾朋友深深共情,此後走上了扶殘助殘的溫暖之旅。
2021年5月的第三個(ge) 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一個(ge) 視障按摩師的電話打亂(luan) 了記者王靖豪原有的采訪計劃。“很多盲道都被占了,沒有人領著我,我沒辦法上班生活,朋友和我說過你們(men) 的報道,我希望你們(men) 能幫幫我。”王靖豪順藤摸瓜,複原他的整個(ge) 生活工作的路徑,順著線索跟著他一起走訪,想要解決(jue) 盲道被占的問題。“我們(men) 最後發現這個(ge) 情況比他描述的可能還要嚴(yan) 重很多,在走訪的過程中很多人並不覺得占用盲道這個(ge) 事兒(er) 是錯的,沒有任何的愧疚感。有一個(ge) 人占盲道開店十多年了,他說從(cong) 來沒有看到盲人在這裏走過,所以他覺得隻是占了一個(ge) 沒有人用的設施,沒什麽(me) 大不了的。”
王靖豪發現,近年來各個(ge) 媒體(ti) 幾乎每年都在呼籲無障礙環境建設,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jue) ,他便找到了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hui) 四級調研員成文鋒了解具體(ti) 情況。他了解到,即便經濟社會(hui) 已發展到了現在的水平,以盲道為(wei) 代表的無障礙設施,如坡道、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停車位等的管理主體(ti) 、管理職責還是不明確的。誰來監管?誰來執法?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明確。“我們(men) 中國的殘疾人群體(ti) 極其龐大,隻不過他們(men) 是深居簡出的,不是他們(men) 不想出來,是我們(men) 社會(hui) 的軟環境和硬環境沒有建設好。我覺得需要再往前走一步,我們(men) 能不能建議有關(guan) 部門立法?立法是一個(ge) 非常慎重嚴(yan) 謹的事情,我和殘聯的成文鋒處長一拍即合,決(jue) 定給珠海市人大和市政府提出我們(men) 的想法,於(yu) 是開始了調研工作。我們(men) 發現,無障礙設施建設缺失確實是社會(hui) 中廣泛存在的問題。”他說。
4個(ge) 月的調研,他們(men) 走訪了55個(ge) 亟需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場所,收集了3000餘(yu) 份問卷,編寫(xie) 了《珠海市無障礙環境藍皮書(shu) 》,他們(men) 翻遍了法律規範,報送了多個(ge) 政府部門,2022年7月,珠海市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並通過了《珠海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2023年9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正式施行,談到這裏,王靖豪的眼睛裏閃著光。
“做好無障礙環境的建設不隻是一個(ge) 人道德的體(ti) 現,更是一個(ge) 社會(hui) 由集體(ti) 共識所形成的一個(ge) 法律約束。一個(ge) 健全人、一個(ge) 企業(ye) 主在享有我們(men) 社會(hui) 的便利條件和發展成果的同時,必須要回過頭來看看這些弱勢群體(ti) 的生活,我們(men) 兼沒兼顧到。這個(ge) 社會(hui) 是有這個(ge) 共識的,但總要有人出來帶著這個(ge) 社會(hui) 發現這個(ge) 共識,讓更多人意識到無障礙環境建設必將福澤全社會(hui) 每個(ge) 人。”不少網友為(wei) 王靖豪點讚,網友@沐羽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要紮根人民,紮根實踐,做對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福祉有意義(yi) 的研究。”
追光前行,扶殘助殘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
他們(men) ,絕不甘心沉浸在黑暗之中。他們(men) ,或經曆挫折後,選擇用自己的微光為(wei) 更多人指引方向,或投身無障礙環境建設,以法治力量,讓每個(ge) 人在夜晚都能坦然邁步……他們(men) 用微光驅逐陰霾,贈人玫瑰,手留餘(yu) 香。
中國殘聯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本次推薦的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事跡感人,反映了殘疾人從(cong) 個(ge) 體(ti) 的自立自強到群體(ti) 的共同發展,從(cong) 依靠社會(hui) 幫扶到依托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扶持而造福自身和社會(hui) 大眾(zhong) ,從(cong) 解決(jue) 殘疾人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到引領殘疾人事業(ye) 全麵發展等時代變化特征。他們(men) 自強不息、頑強拚搏、舍己為(wei) 人、樂(le) 善好施的高尚品質,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的的具體(ti) 體(ti) 現。助殘新聞人物以真摯的博愛情懷、無私的大愛善舉(ju) 和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為(wei) 殘疾人排憂解難,幫助殘疾人突破障礙、融入社會(hui) ,體(ti) 現了團結互助、友愛和諧、無私奉獻的道德風尚。
活動中,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獲獎者代表劉韋評、專(zhuan) 家提名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獲獎者代表牛鈺、助殘新聞人物獲獎者代表徐誌新、專(zhuan) 家提名助殘新聞人物獲獎者代表郭大鵬分別發言。與(yu) 會(hui) 者一致呼籲,希望社會(hui) 各界一如既往關(guan) 心支持殘疾人事業(ye) ,歡迎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扶殘助殘行列中來,與(yu) 廣大殘疾兄弟姐妹攜手共創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多家中央媒體(ti) 的有關(guan) 負責人,部分地方殘聯以及中國殘聯宣文部、華夏出版社、華夏時報社、盲文出版社、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中國殘疾人雜誌社有關(guan) 領導,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社會(hui) 福利基金會(hui) 等機構的代表100餘(yu) 人參加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