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津音樂學院複排民族歌劇《同心結》禮讚英雄

發布時間:2023-07-14 15: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天津音樂(le) 學院複排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將於(yu) 7月21日至23日在中央歌劇院上演。

  作為(wei) 一部紅色題材的經典歌劇,《同心結》於(yu) 1981年由田川、任萍擔任編劇,黃慶和、王雲(yun) 之、劉易民作曲,原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首演。2023年是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勝利七十周年,天津音樂(le) 學院對該經典劇目進行了創作複排,由天津音樂(le) 學院副院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wei) ,中央音樂(le) 學院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li) ,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蔣寧,女中音歌唱家張卓等主演。天津音樂(le) 學院青年交響樂(le) 團與(yu) 青年合唱團等300餘(yu) 人共同組成的師生團隊聯合演出。

  該劇以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為(wei) 背景,描述了黃繼光及其戰友們(men) 與(yu) 朝鮮人民,在反侵略鬥爭(zheng) 中用鮮血凝結起戰鬥友誼。全劇故事清晰完整,人物鮮活生動,音樂(le) 旋律動聽,富有民族地域特征。劇中的主題曲《同心結》、樸順姬的唱段《阿媽妮啊,你在哪裏?》《月亮啊,快快升起》、黃繼光的唱段《抬頭仰望夜黑的天》《等我把立功喜報寄回家》等等都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

  日前在京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總導演彭澎介紹,此次複排版《同心結》是在原版基礎上再次打磨、升級的音樂(le) 會(hui) 版歌劇,進行了全新編排、配器,豐(feng) 滿了織體(ti) 、和聲,進一步增強宏大敘事和音樂(le) 的交響性,融合了獨唱、和聲、交響等形式,故事情節在史實基礎上進行了合理藝術創作。“我們(men) 嚐試將樂(le) 隊置於(yu) 舞台上與(yu) 現場表演融為(wei) 一體(ti) ,以精煉簡約的舞台風格突現出來,一方麵,讓表演更真誠,讓劇情更有衝(chong) 擊力,另一方麵,更能展示音樂(le) 藝術之美。”他介紹說,此次演出的80人青年交響樂(le) 團和110人的青年合唱團,全部由天津音樂(le) 學院師生班底組成。

  “歌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集音樂(le) 、戲劇、文學、舞蹈、舞美為(wei) 一體(ti) ,對非職業(ye) 院團的‘學院派’高等音樂(le) 學府而言,對學科建設和管理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王宏偉(wei) 表示,讓這部承載著一代人集體(ti) 記憶的優(you) 秀作品,在當代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傳(chuan) 唱中,散發出更多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生命光彩。

  據悉,該劇此前先後亮相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和首屆天津音樂(le) 節,受到專(zhuan) 家和觀眾(zhong) 的一致讚譽。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原主席仲呈祥以“有思想的藝術”和“有藝術的思想”和諧統一評價(jia) 該劇,並認為(wei) 《同心結》的成功在民族歌劇創作中又立起了一個(ge) 標杆。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居其宏認為(wei) ,天津音樂(le) 學院版《同心結》在目前所有音樂(le) 會(hui) 版歌劇中是最好的,“更精煉、更純粹、更集中”。(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