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 讓一塊煤奔向“星辰大海”

發布時間:2023-07-14 15:5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河南平頂山,以煤成名,因煤而變。這裏最大的煤炭企業(ye) ,去年一年的產(chan) 值達到了1200億(yi) 元,這其中隻有不到四分之一是靠銷售煤炭原料所得,其他900多億(yi) 元都來自煤的延伸產(chan) 業(ye) 。這究竟是怎麽(me) 做到的?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

  平頂山素有“中原煤倉(cang) ”之稱,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記者看到的,卻是衣服箱包、汽車輪胎、太陽能電池片這些和煤不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當地人告訴我們(men) ,它們(men) 都是由煤變身而來。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科技有限公司員工 孫雯萍:煤是化工原料之母,(煤)經過一係列的煉焦還有加熱等物理、化學反應後,就會(hui) 生成各種各樣的提取物,這瓶尼龍66鹽原液,就可以製成高強度的尼龍絲(si) 或者是切片。

  記者在車間裏看到,一排排的生產(chan) 線,正在源源不斷地加工尼龍絲(si) 。按照特定的顏色、韌性分類,它們(men) 變身為(wei) 形態各異的原材料。隨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這裏研發的尼龍新材料還在進軍(jun) 高端製造業(ye) 領域。上天,可以做成航天器降落傘(san) 傘(san) 繩、飛機輪胎;下海,可以成為(wei) 遠洋貨輪的牽引纜繩。最貴的產(chan) 品,可以賣到每噸180萬(wan) 元。

  正在測試的是一種高性能纖維材料,它的強度已經達到了鋼絲(si) 強度的六倍。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纖維全流程重點實驗室主任 李新:這樣的線,10根就可以吊起來一輛小轎車。

  而企業(ye) 還在挑戰研發更高強度的纖維新材料,他們(men) 投資5700多萬(wan) 元,在生產(chan) 一線建設一個(ge) 全流程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完成小試後,步行兩(liang) 三分鍾,就來到了旁邊生產(chan) 線上的中試基地,中試成功後,很快就能到生產(chan) 線上進行量產(chan) 。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纖維全流程重點實驗室主任 李新:在一個(ge) 月左右,我們(men) 就可以完成它的一個(ge) 開發,具備了投放市場這麽(me) 一個(ge) 條件了。

  如今在平頂山,圍繞一塊煤研發出來的新材料就有上千種,一個(ge) 千億(yi) 級的尼龍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形成。除了充分挖掘煤的價(jia) 值,當地又在“變廢為(wei) 寶”上動起了腦筋。

  總台央視記者 高媛:我現在位於(yu) 河南平頂山的花山光伏電站,我周圍這些光伏板每天可以發電50萬(wan) 度。

  山腳下的不遠處,就是河南最大的煤焦化產(chan) 業(ye) 園,煤燃燒後產(chan) 生的氫氣等氣體(ti) ,通過封閉的管道輸送到園區裏的新材料廠區,從(cong) 而加工出國內(nei) 純度最高的電子級矽烷氣。

  平煤隆基公司技術部部長 郭飛:我手裏拿的就是我們(men) 的成品電池(片),這個(ge) 電池片已經達到了(太陽能轉化率)24%的領先水平,鍍這層藍膜用到的就是矽烷(氣)和氨氣。

  目前,平頂山已經建成超大規模的光伏電池片製造項目,累計生產(chan) 35.5億(yi) 片太陽能電池片。利用煤炭、光伏等能源儲(chu) 備,當地還在積極布局新型儲(chu) 能等產(chan) 業(ye) 。就在不久前,一個(ge) 年產(chan) 能300MW(兆瓦)的全釩液流儲(chu) 能電池生產(chan) 線成功投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 李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要成為(wei) 先進產(chan) 業(ye) ,必須進行轉移升級,通過延鏈、補鏈和強鏈,通過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一塊煤可以奔向它的星辰大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