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造推廣、規範管理沿街外擺區 集市熱起來 消費旺起來
“周末去哪玩?”“去集市逛逛!”如今,趕集成了重慶市民休閑娛樂(le) 的新選擇。
自2022年起,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出台通知,按照“主幹道嚴(yan) 禁、次幹道嚴(yan) 控、背街小巷規範”的原則,設置打造了一批沿街外擺區。截至目前,重慶共設置沿街外擺區655個(ge) ,可容納2.5萬(wan) 個(ge) 外擺小店。其中,江北區小熊集市、兩(liang) 江新區金山街道民心佳園集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學府悅園集市,開業(ye) 以來日均人流量均超6000人次。
大大小小的集市,讓山城變得更有煙火氣,也讓當地消費市場火熱起來。
主體(ti) 多元,有效促進就業(ye) 創業(ye)
針鉤花束、手工飾品、竹編昆蟲、非遺糖畫……在巴南區巴濱路融匯西流沱小鎮,“西流有好市”集市上人頭攢動。
“我喜歡畫畫,就想著來賣賣手工,賺點零花錢。”95後肖媛媛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設計的原創短袖很受顧客歡迎。
“青年創業(ye) 者是我們(men) 集市的主力軍(jun) 。”“西流有好市”集市負責人朱代逸說,混搭和多元的集市,成為(wei) 不少年輕人的創業(ye) 潮流地。
在江北區鎏嘉碼頭小熊集市,湯龍打開車後備箱,掛上招牌,擺好商品,就可以開張了。
2022年4月,湯龍通過社交平台向集市負責人提出申請,提交健康證、營業(ye) 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等材料後,正式入駐小熊集市,運營了一個(ge) 美食鋪位。“我聘了5名兼職員工幫忙照看生意,每日銷售額能達3000元。”湯龍說。
出生於(yu) 2002年的陳女士是重慶本地人,也是小熊集市中最年輕的創業(ye) 者。“我的手作鋪鋪位平均每天能銷售1000元左右。”她笑著說,“來了集市,接觸到很多年輕朋友,大家經常在一起分享收獲和經驗。”
“集市的經營者大部分是95後、00後,現在我們(men) 的商戶庫裏還有6000多人想要報名。”小熊集市主理人熊英東(dong) 說。
“我們(men) 在有條件的街區、開放空間以及符合相應標準的沿街餐飲商鋪等開展外擺經營,集市經營主體(ti) 大部分是小微企業(ye) 、手工藝人及青年創業(ye) 者。”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執法監督處處長辜敏說,“外擺集市有效激發了消費需求,提振了消費信心,同時促進了就業(ye) 創業(ye) 。”
精心運營,打造良好經營環境
在南岸區塗山鎮的耍街集市,一輛經過藝術改造的粉色小篷車格外醒目。
“我從(cong) 小就喜歡不同口味的泡麵,自己研究吃法,很想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給更多人。”羅詩雨是一名泡麵愛好者,她有入駐集市的想法,但是因為(wei) 沒有經營經驗,一直在猶豫。這時,耍街集市主理人盧律向她推薦了餐車經營戶王藝樺。
兩(liang) 個(ge) 95後一拍即合。一個(ge) 負責店鋪裝飾,一個(ge) 負責拓展品類,改造後的泡麵小鋪很快成了集市的熱門打卡點。
集市人氣高,離不開團隊的精心運營。盧律介紹,創業(ye) 者正式入駐集市前,客服會(hui) 幫助他們(men) 對鋪位和產(chan) 品進行視覺設計,“我們(men) 想為(wei) 年輕人創業(ye) 提供更多便利,因此從(cong) 包裝到運營提供一條龍服務。”
在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的小花集市,一套烹飪工具、數把折疊椅、後備箱拚湊出的簡易工作台,就成了90後劉檳賓獨自運營的私家廚房。
站在創意十足的招牌和氛圍燈旁,劉檳賓麻利地製作炒麵,不到3分鍾,一碗熱氣騰騰的炒麵就到了顧客手裏。“集市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了很多經營難題,雖然我隻有一個(ge) 人,但也能運營。”
石坪橋街道是重慶主城區人口密度最大的街區之一,常住人口超過3萬(wan) 人,周邊小區眾(zhong) 多,遊玩場所卻不多。石坪橋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建圖說:“我們(men) 一直想為(wei) 社區做加法,豐(feng) 富居民的休閑體(ti) 驗,所以引入創業(ye) 者建立了小花集市。”
“想要運營好集市,一定要把好入口關(guan) 。”張建圖說,“比如,在這裏擺賣的商品僅(jin) 限日用小百貨、小裝飾品及部分無油煙的小吃。再比如,商戶不能使用高音喇叭以免製造噪聲。”
加強保障,助力集市快速發展
集市開起來了,怎樣才能管理好?小花集市每周開放7天,客流量大,給相關(guan) 部門帶來不小的壓力。
“集市有需求,我們(men) 第一時間進行保障。”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吳鬆說,區城市管理局在集市安裝了免費直飲水機和移動公廁,協調自來水公司為(wei) 集市安裝供水管網。
小花集市裏每個(ge) 店鋪都配發了垃圾桶,石坪橋街道還安排專(zhuan) 門人員每天對集市旁的河道進行清漂保潔。“附近就是居民區,不能讓集市給居民造成困擾。”張建圖說。
“小花集市開街當天,65戶店主戶均銷售額達到4000元以上,吸引了上萬(wan) 人的客流量,周邊社區的好多居民被吸引而來。”張建圖說,“集市的到來,盤活了整個(ge) 街道,還為(wei) 附近的商業(ye) 綜合體(ti) 引來了客流,帶火了入駐商場的餐飲商家。”
小熊集市所屬的江北區五裏店街道市場監管所負責監管食品安全。五裏店街道市場監管所副所長朱仁興(xing) 說:“每當有新商戶入駐集市,我們(men) 都會(hui) 主動發放食品衛生宣傳(chuan) 材料,指導其向市場監管所申請備案。”
“我們(men) 每天都會(hui) 抽檢幾家商戶,每周會(hui) 把集市上的商戶巡查一遍。”朱仁興(xing) 說,除了定期對從(cong) 業(ye) 人員健康證明、進貨票據、貯存條件等情況進行督查,監管人員還應商戶邀請,到現場宣傳(chuan) 各類食品安全常識。“我們(men) 和商戶的心願一致,都希望集市越來越好。”
“我們(men) 將把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多渠道、多措施維護消費市場,為(wei) 集市打造放心經營的空間,打通城市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辜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