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故事”再啟幕

發布時間:2023-07-18 10:1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23“北京故事”優(you) 秀小劇場劇目展演活動近日拉開帷幕,兩(liang) 個(ge) 多月中,一批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的小劇場戲劇作品將在北京輪番登台,為(wei) 京城觀眾(zhong) 奉上暑期文化盛宴,展演劇目《新西廂》作為(wei) 開幕演出亮相繁星戲劇村。

  為(wei) 更好引導小劇場劇目創作、搭建小劇場演出平台,2012年,北京市打造了“北京故事”優(you) 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品牌,至今已舉(ju) 辦9屆,累計推出182台劇目、近400場演出。本屆展演活動在全國範圍內(nei) 征集、遴選了22部優(you) 秀小劇場劇目,涵蓋了話劇、戲曲、音樂(le) 劇、兒(er) 童劇、沉浸式戲劇等多個(ge) 門類,分為(wei) “優(you) 秀傳(chuan) 承”“經典重構”和“探索創新”三個(ge) 單元。

  在“優(you) 秀傳(chuan) 承”單元中,北方昆曲劇院的《流光歌闋》和中國評劇院的《染》以當代審美展現中國傳(chuan) 統戲曲的魅力;七小時馬拉鬆戲劇《孔丘》通過現代演劇手段與(yu) 先哲跨時空思辨對話,追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民國係列三部曲之一《不翼而飛》帶給觀眾(zhong) 關(guan) 於(yu) 惡與(yu) 善、愚昧與(yu) 智慧的思考;兒(er) 童劇《獅王》則講述了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北京白紙坊太獅傳(chuan) 承人成長經曆為(wei) 背景的奇幻故事……

  在“經典重構”單元裏,有改編自老舍先生同名小說的北京曲劇《我這一輩子》、改編自卡夫卡短篇小說的獨角戲《一隻猿的報告》、改編自同名係列童書(shu) 的兒(er) 童劇《故宮裏的大怪獸(shou) 》,也有將經典劇情置於(yu) 當下語境思考、解讀的新程式戲劇《新西廂》。既有對外國經典作品的本土化改編,如話劇《晚安,媽媽》《杏仁豆腐心》分別是美國劇作家瑪莎·諾曼和日本劇作家鄭義(yi) 信的代表作,也有對西方經典劇作的大膽中國化創作,如北京京劇院的《吝嗇鬼》改編自法國著名劇作家莫裏哀的喜劇。

  “探索創新”單元的劇目很好地詮釋了小劇場戲劇的創新力。沉浸式戲劇《大真探趙趕鵝》將觀眾(zhong) 席與(yu) 表演區融為(wei) 一體(ti) ,真實還原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胡同一景;多媒體(ti) 創意劇《那個(ge) 小孩》通過前後雙投影組合,把觀眾(zhong) 帶入一個(ge) 裸眼3D世界;沉浸式互動戲劇《開心聊齋》讓唱念做打、川劇變臉、說唱RAP和現代舞等元素充分碰撞;話劇《GOODBYE》兩(liang) 部曲則通過上下半場兩(liang) 個(ge) 獨立的故事,帶領觀眾(zhong) 體(ti) 味兩(liang) 種告別;而《三昧》表現形式簡單卻極具戲劇感染力。

  此外,展演安排在暑期,在組織演出的同時,還將開展劇本朗讀會(hui) 、戲劇演後談、讀書(shu) 分享會(hui) 、戲劇體(ti) 驗周等藝術普及活動,讓觀眾(zhong) 在觀演的同時獲得更加豐(feng) 富的體(ti) 驗。文/本報記者 郭佳(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