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8萬億 基礎設施頂層設計持續強化
7月17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cong) 2023中國算力大會(hui) 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1.8萬(wan) 億(yi) 元,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ye) 、交通、醫療等各行業(ye) 各領域滲透。工信部將結合算力行業(ye) 最新發展情況,出台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加強CPU、GPU和服務器等重點產(chan) 品研發,加速新技術、新產(chan) 品落地應用。
通過模型計算,企業(ye) 生產(chan) 更加智能;運用機器學習(xi) ,人工智能輔助藥物研發和診療;挖掘數據價(jia) 值,出行效率不斷提升……數字時代,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麵開啟,算力已經像水、電一樣,滲透到生產(chan) 生活的各個(ge) 領域,正以一種新的生產(chan) 力形式,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工信部副部長張雲(yun) 明當天表示,隨著算力發展規劃政策相繼出台,算力整體(ti) 布局持續優(you) 化,全國上下已形成積極推動算力產(chan) 業(ye) 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麵。
會(hui) 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我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截至2022年底,在用標準機架超過650萬(wan) 架,算力總規模達180EFLOPS,居世界第二,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wan) 億(yi) GB)。
與(yu) 基礎設施建設相同步,算力融合應用加速湧現。張雲(yun) 明說,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ye) 、交通、醫療等各行業(ye) 各領域滲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極大地激發了數據要素創新活力。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1.8萬(wan) 億(yi) 元。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
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也指出,與(yu) 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相比,與(yu) 應對國際市場激烈競爭(zheng) 的要求相比,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仍有一定差距。
記者獲悉,下一步工信部將做好政策接續,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技術創新,培育良好生態;建優(you) 算力網絡,促進應用落地,不斷夯實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算力底座。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近期工信部在行業(ye) 內(nei) 開展了深入廣泛的調研,並計劃結合算力行業(ye) 最新發展情況,出台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
圍繞加強技術創新,培育良好生態,工信部一方麵將圍繞算力發展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計算架構、計算方式和算法創新,加強CPU、GPU和服務器等重點產(chan) 品研發,加速新技術、新產(chan) 品落地應用;另一方麵將圍繞算力相關(guan) 軟硬件生態體(ti) 係建設,加強硬件、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等適配協同,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水平。
與(yu) 此同時,還將建優(you) 算力網絡,促進應用落地。謝存說,將加速推進網絡設施與(yu) 算力設施配套部署,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網絡體(ti) 係架構,加強算力網絡監測,打造滿足各類算力應用需求的運力體(ti) 係。強化算力資源統籌調度,不斷提高算力利用效能。以工業(ye) 、交通、醫療等典型行業(ye) 為(wei) 主要場景,打造一批成熟解決(jue) 方案,持續推動算力助力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